一个妙招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每个妈妈都能做到,每个孩子都管用

要想孩子听话,父母首先得“听孩子的话”。

很多父母一听,不以为然:“小孩子懂什么?总要求做一些不能做的事,怎么能听他们的话。”

其实不然,仔细想一下,大多数人对以下呵斥声肯定不陌生:

“别摸那个,弄脏了手。”

“你怎么趴地上了?看衣服弄得多脏。”

“别动那个。那不是你能拿的东西。”

“别乱跑,过来坐这儿。”

“好好走路,别乱蹦。”

可是换位一思考,你就会想到:这个你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世界,他们来了才没几年;许多你习以为常甚至厌倦的东西,他们第一次见;你们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得兴高采烈的话题,对他们来说如同听天书。

可你却告诉他们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摸,坐在一群大人中间安安静静地听你们聊一些在他们看来无聊至极的话题。这时你觉得是你的要求有道理还是他们的本能更值得尊重呢?

如果不是危险的东西,不是实在不该动的场合,就随他们去吧,手脏了,衣服脏了可以洗干净,东西坏了可以修,甚至偶尔的小磕碰对他们也是一种体验。可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旦磨灭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还有的父母也想理解尊重孩子,但又会担心:父母听孩子的话,满足他的要求,那孩子会不会越来越得寸进尺,提出越加过分的要求,最后变得肆无忌惮呢?

我的体验是不会,只要你不是在纵容孩子,而是在尊重他作为孩子的天性,满足他正常合理的要求,你越听他的话,他也会越懂事,当他感知到你的理解和尊重,他也将学会理解尊重你的意愿。

我儿子两岁时,我带他回娘家待了一个暑假,院里的自来水龙头接得比较低,他能够得着,当他发现一掰开关,水哗哗地流出来时,兴奋极了,一次次地去开,怎么都劝不住,我一遍遍给他解释不用水的时候不能开水龙头,否则既弄湿了鞋袜衣服,也浪费了水。

他当时答应,可过不了三分钟又去开,任凭衣服鞋袜湿淋淋的,我忍不住打过他屁股,可他哭完之后还是继续,看见我过去赶紧关了水龙头跑远,我一转头又去开,一天折腾成百回,实在是防不胜防。

想来想去,决定不管他了,反正是夏天,弄湿了衣服也不至于感冒,浪费的水权当是他的教育成本吧。

他再摆弄水龙头时,我就装作没看见,而我需要接水的时候,会喊他来帮我开水龙头,接完再让他关上。家人如果不着急的话也都喊他开关,一两天后,也许他的好奇心得到部分满足了,也许大家不反对他开关水龙头了,使他没有了危机感,他摆弄水龙头的次数明显少多了。

我及时强化:“这几天你帮我们大家开水龙头,真了不起,而且宝贝知道了只有用水的时候才能开,妈妈真高兴。”再后来,他除了偶尔借口洗手开一下外,几乎不再无缘无故开水龙头了。

后来遇到的事情我都用同一个思路解决,有段时候迷上了开灯,不管白天晚上,站到沙发上,按客厅的开关,仰头看着灯一亮一灭,很高兴,他爸爸怕把灯闪坏,赶紧把他抱开,可又不能时时盯着他,他一看没人注意,迅速地爬上沙发,一边提防着大人,一边以闪电速度啪啪地按着开关,灯来不及全亮就灭了,其实更容易闪坏灯管。

所以我没批评过他,只是以后时不时地喊:

“果果,帮妈妈把厨房的灯打开/关上。”

“果果,来这儿开灯。”

有的开关他够不上,我就把他抱起来让他按,后来他自己发明了踩小板凳,不需要我抱了。

本来只需一秒钟,喊他帮忙往往得三分钟,但我又不日理万机,实在也不缺那三分钟,乐得孩子高兴。这样没几天,他就开始只在需要时按开关,一直到现在。

而且现在还能真正帮忙了,有时我在客厅,需要去卧室取东西,懒得动,就喊:

“果果,帮妈妈到卧室取那个什么什么。”

他就搬着小凳子过去打开灯,取上东西拿给我。

前几天又对关电视感兴趣,正好他爸爸老是忘关电视,我最烦关电视。于是马上给他教会,现在我一看见他爸爸进卧室了,就喊一声:

“果果,关电视。”

他乐颠颠地跑过去拿出遥控器,关掉机顶盒,再去关电视电源。刚开始够不着电视,也得我抱,后来他等不及我抱,就爬到电视柜上去关,我也乐得彻底撒手不管了。

一次看见我刷马桶,说他要刷,我赶紧把马桶刷递给她:

“太好了,我最讨厌刷马桶,给你刷。”

我走开,任他在卫生间叮叮当当又是刷又是冲水,我听着冲了五六次水才出来,说他刷干净了。

我说:“你会刷马桶了,真好,以后咱家的马桶就一直留给你刷。”他当时说好,遗憾的是刷过两三次后,再叫他刷马桶他装作没听见。

原来一直把剪刀藏起来,不让儿子接触到,可几个月前我在用一把手工小剪刀时被他看见了,他要玩,我本能地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藏是藏不住的,保不定他在别的地方拿不到,而且从未接触过,反而更容易发生危险。

考虑到我那把剪刀也比较钝,就答应了。“好,妈妈用完了给你玩,但你要小心不要剪到手。而且,想玩剪刀只能问妈妈要,只能玩这种小剪刀,像咱们厨房里,还有老家的那种大剪刀不能拿,会剪破手的。”

他一一答应。我用完后去给他找点硬纸,容易剪一点,忘了说让他等会,回来一看,他已经拿着剪刀将腿上的秋裤剪破了两小片。

我很严肃地对他说:“你看,裤子剪破了再变不回原来的样子,多难看啊,而且你要是再用力一点,就剪到腿了,会很疼,还会流血。所以千万不能剪身上穿的衣服,知道了吗?”

他本来也知道自己错了,神情有点慌,见我这样说,赶紧答应。我趁机再告诉他,不仅身上穿的衣服不能剪,其他任何衣服,床单被套,沙发垫子之类的东西都不能剪,要玩的话可以问爸爸妈妈要纸剪着玩。然后把找到的硬纸递给他,“这张纸没用了,给你剪。”

后来他经常跑来说:“妈妈,把你的剪刀给我借一下。”我每次都爽快地给他,顺便找点不用的纸给他剪,他再从未剪坏过家里的东西。

一次,我在做饭,他又来借剪刀,我说在老地方,让他自己拿,并叮嘱他小心别剪到手。不一会,他跑到厨房,一手拿着小剪刀,另一手拿着几张纸,问我:“妈妈,这些纸你和爸爸再用吗?”

我听了很惊喜,甚至有点感动,虽然每次给他纸时我会说“这张纸没用了,给你剪。”但没专门强调过,剪之前要问爸爸妈妈再用吗。

本来那都是废纸,但我为了强化他的这种行为,故意挑了两张放起来,说:“这两张有用,其他的没用了,给你剪。”之后他要玩纸,都记得先问一声有没有用。所以你看,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事。

前面提到父母的“听话”很多时候能换来孩子的听话,并且当你满足他的要求时,他能很愉快地接受一些附加的限制。

但是,得提醒各位宝妈的是,除非绝对必要,尽量不要附加太多的条件。尤其千万不要以答应一件事作为让孩子做另一件事的交换条件。教育是最不接受套路的一件事情,容不得半点功利性。

孩子是最敏感的,当你的“听话”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时,孩子马上就能感觉出来,他可能不会表达,但他心里会感觉到受了绑架,对你充满不信任感,并且会迅速将你的行事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一个充满功利,凡事都讲求目的的孩子,你怎么能指望他真正地懂事听话呢?

另外也不要指望立竿见影的效果,你“听话”一次,就希望立即换来孩子的听话,咱们“听话”,目的并不是为了换取孩子的听话,而是真心地希望孩子好,想让他更轻松愉快地成长,他的听话只是对我们的附赠品。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真诚地去爱孩子,在不违反原则,不涉及安全的事情上,尊重孩子的天性,尽量宽容地对待孩子,满足孩子内心的愿望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经常被尊重,被真诚平等地相待的孩子,他心里自然会播下真诚待人,尊重别人的种子,也必然会长成体谅父母,懂事听话的样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