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宝大赏(4)

秘色瓷

秘色瓷原产于浙江越窑。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实际上,“秘色瓷”在9世纪晚唐时期就流行中原,成为皇家珍器。要不然我们就无法在封存于9世纪唐懿宗时代的法门寺地宫里发现皇家供奉的秘色瓷器了!生活在9世纪的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名为《秘色越器》的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诗告诉我们秘色瓷产自越窑,其色泽有如青山翠岭,无以言状。

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它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调。由于秘色瓷在制胎施釉及烧造等方面独具特色,使烧制成型的秘色瓷器似冰类玉,在光线的照射下,盘内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清彻明亮,玲珑剔透。五代时还有一位诗人徐夤也赞叹秘色瓷:“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供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首诗应证了宋人关于“秘色瓷”的文献记载。诗中描绘秘色瓷器绿如春水,剔透轻盈,成为一代一代的瓷器研究者了解秘色瓷器的重要依据。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越窑在装烧工艺方面的革新,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对唐宋以后的烧制工艺,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秘色瓷盘,敞口,口沿五曲,腹壁斜收,曲口以下的腹壁有竖向凸棱。胎较薄,遍体施青色釉,釉色均匀,晶莹凝润。

1987年4月12日,考古专家在清理法门寺地宫中室文物时,在一朽坏的木箱内发现了13件瓷器,有碗、盘、碟,器型较大而且规整,造型精美,胎质优良,釉色自然,制作精巧,器物口、腹、底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地宫中发现的供奉物帐碑上明确刻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加上另一件放于地宫后室的八棱瓶,法门寺地宫共发现14件秘色瓷器物!而其釉色也与古人记载相吻合,破解了一直笼罩在秘色瓷身上的种种谜团。


琉璃器

法门寺国宝文物的另一大类便是琉璃器共20件,除一套茶具属自产外,其余18件均为伊斯兰国家的“舶来品”,这批器物,绝大部分完整如新,且多为精品,并采用了刻花、描金、釉彩、模压、贴塑等先进工艺,为伊斯兰琉璃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黄琉璃瓶来自东罗马地区。以刻花手法装饰默赫拉巴、艾斯里米纹的盘、碟等,使用冷加工技术制作,属典型伊斯兰风格。又有石榴纹黄琉璃盘,是世界现存最早生产的釉彩琉璃器。时至今日,这些珍品在其产地亦属罕见。

素面圈足琉璃碟

琉璃即玻璃。据考古发掘所知,大约在公元前16或15世纪,玻璃器首先出现在两河流域,稍晚埃及也开始生产,罗马帝国的玻璃业十分繁荣,先后发明吹制法,刻花玻璃和套色花玻璃。公元8至9世纪以后,伊斯兰玻璃业兴盛发达,一直持续到14世纪。中国至迟在战国时已能制造玻璃,至汉代有很大进步,但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反而有对西方之国出产琉璃的记载和赞誉。

素面蓝色琉璃盘

唐代琉璃器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其价贵逾黄金,仅供皇室专享。这次在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大量琉璃器大部分为鲜明的伊斯兰风格,至今在原产地也不多见,可谓是世界琉璃史的一次重大发现。对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中外玻璃发展史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丹芭纹蓝琉璃盘

此盘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玻璃器,盘作圆形,蓝色半透明,侈口平折沿,沿边较宽,浅腹起棱。此盘为模铸成型,从色泽上来看盘心略深,盘沿较浅淡,表面光泽滑润,质地纯正,造型浑圆,熔铸工艺和成型工艺均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盘中用阴线刻绘的纹饰为整盘增色不少,这种刻花玻璃器国内罕见,是伊斯兰早期的作品,属于伊斯兰玻璃制作的冷加工技术,即在制成的器型上打磨、刻画纹样。

从加工技术和器型纹饰分析,该工艺是伊斯兰玻璃匠从罗马帝国继承下来的工艺之一,在伊斯兰早期流行一时,但像这样保存下来,完整无损的实属罕见。其产地当在伊朗的内沙布尔或地中海沿岸。据史书记载,大食国向唐朝遣使朝贡始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但大约从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后直至僖宗元年中断朝贡,所以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几件伊斯兰玻璃器皿很有可能是经过陆路或海上交通,通过贸易传到长安,进入唐皇室宫廷的。

四瓣花纹蓝琉璃盘

四瓣花纹蓝琉璃盘

四瓣花纹蓝琉璃盘口径20厘米,高2.3厘米,为吹塑成型,纹饰镌刻。侈口、平沿、浅腹、平底。盘外底心凸起,系铁棒加工痕迹。通体呈蓝色,光洁透明。盘面刻满纹饰,主体纹饰为以双线勾勒出的十字形框架,其四出部分与方框组成四个“米哈拉布”纹样,四出的尖瓣内,各刻一朵无花果叶,尖瓣之间,饰以忍冬。中间方框内刻虚实相间的小斜方格纹。刻纹和刻花都属冷加工装饰工艺。

“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西方译为“壁龛”,为伊斯兰典型器物,是伊斯兰最壮严、最神圣的地方,设在礼拜大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其方位朝向麦加克尔白,以标志礼拜的方向,伊玛目率众礼拜时面向凹壁。伍麦叶王朝时,哈里发瓦利德于708年在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首建米哈拉布。早期的米哈拉布周围无任何装饰,后在小拱门周围、内壁及窑殿内顶部均雕刻绘制有精美的《古兰经》文和花卉几何图案,庄严肃穆。我国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均在大殿西墙中间,代表着麦加方向。

菱环纹琉璃杯

琉璃杯高8.4厘米,口径8.2厘米,无色透明。直口、尖唇、深腹,平底微上凸,外底部有粘棒疤痕,腹壁稍外鼓。壁面装饰五组花纹,每组中间为菱纹,菱纹内饰双环纹,菱纹上下各饰三组双环纹。桶形杯是伊斯兰玻璃的常见器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伊朗内沙布尔发掘时,曾发现多件8~9世纪的桶形杯,但都是素面。这件玻璃杯的纹饰来看,它是经过模制印花的。

注一:文中照片皆为作者拍摄。

注二: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相关文章:

法门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宝大赏(3)

法门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宝大赏(2)

法门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宝大赏(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