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都去哪了?要么累死要么不干!

每天与您分享优质的健康护理知识,只需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在换季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去医院看儿科,会发现人山人海,尤其是夜诊。在某些地方,因长时间等候,甚至有家长打市长热线投诉,愤怒的质问为什么医院不多安排几个医生值班。可能大家会想:“儿科医生都去哪了?”

等~等~等~塞~塞~塞~

儿科医生缺缺缺!

儿科医生有多缺,随着流感爆发,相信大家都十分了解:听诊、限诊、通宵排队......

儿科的医护人员如同“打仗”般的忙碌,面对那么多又哭又闹的小患者,不停地写字,不断地说话,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一方面是不忍心让他们等着,另一方面被家长催的要命。这也几乎成为了当下中国儿科医生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放开二胎后,更加重了这种局面。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儿科医生总数约为10万人,却要服务2.6亿0岁至14岁儿童,平均每2000名儿童才能拥有1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可见,我们的儿科医生有多缺啊!

很多孩子生病了,家属心情尤其急切,指责、辱骂甚至动手成了常事。前几天的男子怒砸儿科护士站事件,由于护士告知家长儿科床位的爆满的情况,家长听后瞬间暴怒,对医护人员破口大骂, 不听解释,一边口出狂言一边还动起了手。把儿科护理站的打印机、试管架、办公椅、花盆等物品一一打了个稀碎,致使办公现场一片狼藉,严重影响了儿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其实,这样现象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并不是第一次见了。在这种情况下,又累又苦又穷,还要时不时挨打挨骂。这种工作环境下,谁乐意去做儿科医生?谁乐意去出儿科急诊?

造成儿科医生缺乏的原因

工作繁杂,工资低廉,简称“性价比低”。

医患矛盾突出,人人望而生畏。

社会认识有误、重视投入不足。

花小护曾记得有人说过:“普通人的生活是平衡的,至少不用担心无意中犯下的错会导致一个人终生残疾。”没错!救死扶伤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职责,尤其对于刚起步的生命,这份沉重才是我们每次值班时最深层的压力,特别是儿科医生在他们的重压上还要加上恐惧。

希望大家戴着有色眼睛看待医务人员,给儿科医生最基本的职业尊重,给儿科医生与劳动价值相符的待遇,我想不仅仅每位儿科医生的呼声,更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请不要等到无医可求时才觉得悔恨,不要等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1、儿科爆满:护士每8小时配药2000多瓶,穿刺900人!如何预防流感?

2、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你还会从医吗?

3、护士值班期间吃饭,遭病人家属投诉!难道护士就不用吃饭了吗?

有一种爱叫点赞,喜欢文章的话,为花小护点个赞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