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蔡光洁:高校与地方共建新农村建设学院 提升乡村队伍教育水平

蔡光洁

今年是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蔡光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特意带上了一本《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C3联盟首期行动纪实》。因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将提出的建议就与此有关,“希望川师正在参与探索实践的‘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模式,能给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一些参考、借鉴。”

打造“天府文化”大IP

有利于成都特色文化百花齐放

作为一位来自成都的全国人大代表,蔡光洁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成都的文化事业发展,去年,还出席了2017“天府文化论坛”。在蔡光洁看来,成都是一座拥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出的“天府文化”,既是对巴蜀文明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又是对现代文化的弘扬和创新性发展。

“事实上,成都的特色文化体系内涵非常丰富。但在国际上,成都最显著的文化符号是‘大熊猫’。只有大熊猫能代表成都吗?显然不是。它只是自然生态领域的一个代表。成都历史领域还有金沙、三国,自然、美学领域的芙蓉,包括各种各样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蔡光洁认为,当前,成都以“天府文化”这个大IP为统领,大力推动其发展,给更多本地特色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了百花齐放的机遇。

“我也是民盟成都市委会的成员之一,此前我们在成都市两会上提出了《打造芙蓉文化产业 点亮“蓉城”名片》的建议。今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成都市委市政府已采纳了相关建议,并且有了行动,例如在天府绿道体系中打造了‘天府芙蓉园’特色景点。”蔡光洁认为,类似的举措有利于提高成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显示度,促进本地文创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有利于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利于带动老百姓增收,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利用高校资源

帮助乡村人才队伍素质提升

蔡光洁介绍,C3联盟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高校联盟。去年该联盟与仪陇、北川、苍溪、达川等区县共建了新农村人才培训机构——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联盟高校利用各自的优势学科和师资力量,通过学院平台,帮助这些区县对农村人才队伍开展教育和培训。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已经初步取得了实效,各类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共建区县的新农村正呈现出新气象。

蔡光洁认为乡村振兴发展,人才队伍培养优先,而高校的优势就在于人才培养。因此,结合现有四川高校的实践探索,蔡光洁将在这次全国人代会议期间提出“大学与地方共建新农村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主要致力于乡村人才队伍能力的系统教育提升。包括:对村支书在内的乡村干部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其乡村治理能力、党纪国法意识、领导力等综合素养;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对农技站工作人员开展最新农业技术培训;对乡村教师、校长(园长)开展综合教育能力、治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乡村学校普遍缺乏艺体教师的现状,开展“全科教师”培养;根据乡村医疗站的人才需求,开展全科医生的培养。她希望此建议能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并能吸引更多的高校参与进来,帮助乡村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进而推动更多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创新发展非遗技艺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蔡光洁的第二个建议是“创新发展非遗技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近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很大,取得了很多实效,但也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据蔡光洁调研,在四川省广袤的乡村有很多根植于乡村生存和发展的技艺类非遗,因为缺乏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路径不明等限制,发展缓慢或停滞。

对此,她建议构建由政府引导、高校助力、企业参与、村民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助推其走向创新性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实施由非遗技艺到文化产品的创造性转化,再让创新的文化产品通过村民主体实践走向产业化发展,甚至走向国际化。“市场反响比较好的话,还有机会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以此为龙头,构建乡村文化旅游、非遗技艺体验等延伸文化产业体系。”

“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在一些关键环节发挥作用,比如通过科研进行文化价值挖掘、技艺的传承培训、创新产品孵化、文化品牌的塑造等等。”蔡光洁以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为例。街子古镇与川师大美术学院合作,通过创意创新有机融入古蜀国“朱利与杜宇”的爱情故事等文化元素,把当地一个大型的杜鹃花基地打造成“川西女红艺术创客基地”,大力挖掘和培养一批在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手工产业领域表现卓越的女性民间艺术巧匠,促其就近就业、带动留守妇女致富增收,把街子女红打造成了古镇又一张“温柔”的名片。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黄尚斐 北京摄影报道

编辑:胡静 责任编辑:李端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