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给汽车导进了河里,北斗导航却能精准到家门,北斗导航逆袭记

说到导航,大家首先想到了车载导航、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想到了GPS。但是关注新闻的朋友都听说过很多次导航事故,原因是导航出错,把车开进河里的故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国内很多导航软件使用的都是GPS导航系统,而GPS导航的精度是10米。也就是,GPS导航误差在10米以内,10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明明在河里游泳,他觉得你在旁边的马路上行走。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国产北斗导航的消息刷屏了,说是导航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也就是导弹想打你鼻子绝对不会打到眼的精度。这么高的精度,对于开车的人来说也许用途不大,但对于铁路、公路、桥梁、电力、航空、智能家居等领域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即使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开车走在路上,导航提醒你“你现在走在直行道上,左侧并入左转车道”,“前方1米左转,请减速,请注意红绿灯”,“您不在左转车道上,请到下一路口掉头行驶”,是不是方便很多。如果快递小哥拿着手机导航,直接到达目标客户门口,是不是方便很多?再比如,将来手机或者车钥匙找不到了,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帮你找到桌子底下的车钥匙或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些功能,未来通过国产北斗导航都可以实现。

有些朋友会说了,我国的导航技术超过西方了?没有!很多功能GPS也能实现,而且一开始就能实现,只是不面向民用而已。GPS虽然可以民用,但开发目的还是军用,只是可以通过民用来降低运营成本而已。其实GPS有两种编码,我们能用到的都是民码,可想而知民码的精度是比较低的,而且民码可以随时屏蔽掉。

为什么我们要研发北斗,研发团队说我们的军舰和导弹不能“没有眼睛”,我们要自己掌握金钥匙。在历史上我们的船只和导弹确实被控制过。如1993年7月,“银河”号货轮被关闭GPS信号而无法航行;1996年,我们发射了三枚导弹,第一枚精准打中目标,第二枚和第三枚却跑丢了,原因也是人家关闭了相关海域的民用信号。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痛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导航系统。

开始,我们跟欧洲关系不错,加入了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钱都交了,可是欧洲内部却发生分歧,硬是把我们撵了出来。

没了退路,只好自己研究,卧薪尝胆十多年,我们终于发展起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第一代导航,精度低,终端研发能力跟不上,应用并不广泛。第二代导航开始,我们的原子钟技术(这是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以后另文讲述)得到发展,导航精度和终端研发不断改善。到第三代北斗,我们已经赶超欧美的导航水平了,毕竟美国的GPS还是上世纪的产物,需要更新才能跟上时代,而更新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

最新的三代北斗导航,我们已经用上了精度最高的国产星载氢原子钟,一天误差0.2纳秒,相当于一千万年误差一秒。再加上地面建立的1800个地基增强站,能够非常精准地完成导航任务。借助于这些措施,我们的导航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厘米级。而GPS在我国没有这么多的地基增强站,而且我们用到的民码也达不到那么高的精度,因此,国内市场北斗是优于GPS的。

伴随着北斗导航的兴起,我们国人可以享受更高级导航服务了,以后基于精准导航的科技可以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很多朋友说我的手机支持北斗啊,是不是就能厘米级导航了啊?不是,导航精度是一个方面,开放服务是另一方面,同时配套地图更新也非常关键。目前厘米级导航是收费的,厘米级应用是400每月,包年3600元,亚米级服务是10元每月,100元包年。米级应用是免费的。而且也不是所有区域都可以高精度导航,有一个覆盖范围,见下图:

好了,关于北斗的简介就到这里,后面有时间再介绍北斗导航的核心技术原子钟的事情。

喜欢科普和航天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以后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科普知识。

另外也可以关注我以前的航天科普文章:

嫦娥四号,你家的玉兔坚强吗?中国航天加油!

嫦娥五号,等了你40年,今年能发射吗?

长征五号故障原因公布,氢氧发动机怎么这么难?

长征五号,艰难的抉择(一)(系列文章,一共三篇)

中日印三国火箭技术哪个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