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一座藏古识古的古镇2(澜溪老街)|行摄

一个地方,如果冠以“古”字,不论是村落、宅院还是街道,那么它一定是个有久远历史、传奇往事、烟火味道的地方。在安徽铜陵,就有这样一个藏古识古的古镇——大通古镇。

大通古镇作为铜陵南部城区核心区,坐落在长江与青通河交汇处。大通,古名澜溪,在唐朝时便设水驿,宋代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设镇,时间已超千年,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南重镇,也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千年古镇。

【古·澜溪老街】

大通古称澜溪,澜溪老街是大通古镇的一张名片。

澜溪老街是大通古镇的主要街区,始建于元末明初,现在还存有一条长780多米、宽7-15米、铺着四方形浅红麻石的街面。沿街多是小瓦屋面青砖黛瓦马头墙的门面房,有着徽派建筑特色,店铺也多是清代中后期及民国以后建筑。据介绍,此街除了有着典型的皖南传统商业街市的特点外,还独具三大看点:一是展示了安徽中南部近100多年来各个时代不同特色的建筑;二是世界上所有古城镇中少见的宽阔老街,就是最窄处也有7米开外;三是整个古街平铺的不是长条石,而是罕见的四方石。

走在这条布满四方石的老街上,感受到的烟火气尚有历史的余温。因为临江,捕捞江鲜便是当地渔民的日常。沿街的门面,除了售卖江鲜水产的,摆弄渔网捕具类的也是不少。下午时分,捕捞工作大多结束,可飞梭仍不停地在手中翻腾,织渔网、编虾笼,为了第二天更大的收获,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劳作。即便读读书看看报休息一下,也要坐在整修的渔船上,好像只有这样,生活才更有滋味。沿街不少店主都是老人,他们或许不再临江作业,可还是可以将小石磨搬出来摆放在门口,现场磨点芝麻粉、糙米粉卖给游客。年轻力壮的都跑码头去了,家中门面还得开着,有老人照管,也放心着四处奔波。

大通理发店在澜溪老街是个资深符号了,招牌上的“百年老店”四个字尽管个体偏小,但横平竖直中透出坚毅。店内光线有些昏暗,也没有当下美容美发厅里众多的设备与摆设。都是靠手艺吃饭的,没有顾客,师傅独坐在椅子上侧着脸望着门外,虽不见明显的喜怒表情,但没有生意的焦灼仍写在了脸上。想必澜溪老街上的人口外流也不少,果真如此,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哟。

夏洪兴老秤店也是个老字号,已有百年历史。做一杆老秤工序很复杂,先得选用上好的原木做秤杆,要保证秤杆的矗直和不易变形。然后还要用砝码在秤杆上定位,再用钻花在秤杆上打出均匀的秤眼。没有熟练的手艺是做不好这一道道工序的,就秤眼的深浅、大小,都能决定一杆老秤是否精确无误。如今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市场逐渐萎缩,但杆秤也已经不只是一个度量器具,谁又能说那大大小小的器件不是一个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呢。

走在尚有历史余温的澜溪老街上,时间都好像慢下了脚步。是啊,留出一缕回望的目光,看四方古石上过往脚印的轻浅,别忘了在老街石板和马头墙瓦楞之上,还有那天穹的雄浑和浩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