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子国——卢国,国君曾慧眼识珠,一手打造了春秋第一位霸主

卢国是春秋时齐国的一个子国,封地因处在黄河边上的卢地(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一带)而得名,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首封君是姜太公吕望第八世孙高傒。其父是齐文公之子、齐成公之弟公子高,因封于高邑而以高为氏,这也是后人高姓的其中一支。高傒封于卢后,形成卢氏,又分裂出一个卢姓,因此,高卢两姓同源。

关于“卢”字来历,《说文解字》:“卢,饭器也。”“卢”其实是一种“鬲锅”,甲骨文为上面一“虎头”,下面一“鬲锅”,表示炖煮兽骨的炉器。繁体字的写法带“皿”,从甲骨文、金文的原始写法衍化而来。也许远古时期卢地擅长制作这种器皿,故而以此来命名。

卢国的建立还得从齐国的一次内乱说起。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作乱,杀齐襄公而自立,齐襄公的兄弟们纷纷逃离齐国。这时,高傒和国懿仲力挽狂澜,拯齐国于危难,设计诛杀公孙无知,并果然不以长幼立,而以能力大小论,率先从莒国迎来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但是鲁国却支持公子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发兵阻止小白即位,高傒亲自出征,大败鲁军,并用武力胁迫鲁国杀掉公子纠、交出管仲。高傒为齐桓公扫清了所有政治障碍后,与管仲、鲍叔牙一起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齐国强盛一时。《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即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渔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可以看出,管仲,鲍叔牙、隰朋、高傒齐心协力为治理齐国,以赡贫穷,禄贤能,为齐人称道。高傒因此也被周天子册为齐国上卿,并与国懿仲一起合称为“齐国二守”,即《左传》中记载的高子和国子。

高傒因功勋卓著被齐桓公封于卢地,建子爵卢国,但其终身为齐国宗室服务。公元前662年,隔壁的鲁国发生内乱,权臣庆父趁鲁庄公死后,杀鲁君公子般,立公子启,即鲁闵公,两年后又杀鲁闵公,想要自立,遭到鲁国人的反抗,庆父力不能及逃到莒国。齐国出面干预,齐桓公派高傒到鲁国恢复次序,确立鲁僖公为国君,帮助鲁国修复内乱中遭到破坏的城防,并与鲁国签下盟约,高傒因此受到鲁国人的极大敬重,因此还出了个典故叫“犹望高子”。

四十多年后,齐桓公晚年病危时,奸佞小人竖刁和易牙趁机弄权,软禁齐桓公,号令臣下,齐国再次陷入危境。这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高傒再度出山,用计平定内乱,帮助齐孝公即位。可以说,高傒一生中拥立了两位齐国国君。

卢国高傒之后知之甚少,何时亡国也不得而知。但因卢国而形成的卢姓成为重要的卢姓来源,现在卢姓后人普遍认同卢国第一代国君高傒为始祖,并认山东济南长清为卢姓发源地。现长清归德镇有一“卢城洼”,就是卢国故城遗址,也是当年卢国的都城,残垣城墙尚依稀可辨。秦越人扁鹊,据说出身地就在卢国,故而别号“卢医”。卢姓在韩国也较多,甚至韩国史上曾出过几位卢姓总统都是卢国后裔,其中一位还回卢国故地认祖。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西北古国——鬼国,神出鬼没,中原文明的强大劲敌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