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元:站在高处的小女孩|散文

文学天空专注原创,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插图来源:东方IC

在蒙蒙细雨中,婺源的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黄灿灿的梯田,如一幅幅被游人抖开的巨大横幅,一级一级由山脚传递到山顶白云缭绕处。黄花把山野挤爆了,人流又把黄花挤爆了。

我手举雨伞,小心注意脚下湿漉漉的青石,拾级而上。赏花的人们兴致很浓,将弯弯曲曲的石径挤成布满蘑菇花伞的人流。

雨势稍停,人们将伞收起。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很多人,那些年轻的女士们,头戴着油菜鲜花编织的花环。从高处望下去,条条山路上蜿蜒着涌动着花环的人流。

山路两侧,不时有帐篷或临时小屋,卖小饼烤薯一类。阿嫂阿婆们,臂弯套着一串一串的花环,操着当地口音热情过分地探身拦着向过往游人兜售,“花环,鲜花环,嫩花环,十元一只。” 散发着芳香轻微气息。

花环编织得并不细致,却很别致。纤细柔软青青鲜活的嫩茎缠绕拧绑成一圈儿,一小朵一小朵小花上开放着四片花瓣。有的米黄,有的柳黄,有的鹅黄,还间杂有火焰红,春水绿和彩虹蓝。一株一株的伞状小花,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排成阵势,几百亩上千亩铺陈开去,那满目黄花足以让你叹为观止。花环虽小,却蕴含丰富,光彩映人,花香拂面还引来嗡嗡蜜蜂。人面花环,相衬生辉。

快到山顶的时候,我有点饿了。眼睛寻过去,前边路旁拐角一块黑色山石上,孤零零立着一个身披白塑料布石雕般的小姑娘在张望,她似乎在卖什么吃食。

我走上前去。这个小姑娘确实小,也就八,九岁的样子。一绺枯黄湿发黏贴在她的小脸庞,眼睛黑而大。她面前放一只古董般的木笼,底部是黑灰的木炭,却看不到火色,上层放着灰黑的红薯。旁边一个竹篮,几块红薯一只花环。一块不大的塑料布,看来她尽量用来遮挡木笼,以致雨水打湿了她的瘦肩头和窄额头。

我指着笼上的一块红薯问,“多少钱一块?”

“五块钱。” 小姑娘怯生生伸出五根手指。手指皴黑,手背粗糙。那是常做农活的明证。

“可山脚下是四块钱。” 我故意说。导游说过,旅游景区是足可以砍价的地方。

“您给四块也成。” 她态度很诚恳。

于是,我掏出一张五元票,递给她。小姑娘用双手捧上一块红薯。然后从衣兜掏出很舒展的一元票,也用双手捧上。

我慌了,忙说,“逗你玩呢。你要十块我也会给的。”

插图来源:东方IC

小姑娘见我坚辞不要,又将那一元钱很郑重地放回去。仰起脸大声说,“谢谢叔叔!”一脸地感激。

这一声“谢谢”谢得我心酸,这一声“叔叔”叫得我心虚。我望下去,山脚的房子只比火柴盒大些,人流也影影绰绰。我身边这个小人儿,定是天麻麻亮就起身,背着木笼,挎着红薯篮子,披着塑料布,冒着细雨,蹒跚地扭曲地吃力地一步一步登上水汪汪的石阶,且攀登到高处,为的就是每块红薯多卖一块钱。一块钱,在这小姑娘心中,地位如此重要。

山顶毕竟游人少一些,也清冷一些。我和她攀谈起来,“你挣的钱干什么用?”

“上学。”

“你上几年级?”

“我没上学。供我哥哥上学。”

“你哥哥几年级?”

“我哥哥也没上学。钱攒够了再上学。”

“你今年几岁?” 我心里顿时发紧,猜想她的实际年龄。

“我十岁,我哥哥十二岁。” 小姑娘说得很坦然。

我立刻想起我的小外孙女糖糖,今年六岁,上幼儿园大班。到九月份,该就近上小学一年级了。于是我问,“你哥要是上学,学校一定很远吧?”

“也不远。您看,就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

我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云深不知处。

一定要换一个话题。我指着遍地黄花,“小姑娘,你看,那么多游人都头戴花环。那么多阿婆编花环卖花环。你也可以采摘编了卖钱呀。花期这么短,可别错过呀。”

“不。”小姑娘口里只吐出一个字,却很坚决。脸上的表情很严肃,显得心思重重。

“为什么?”我有些不解。

插图来源:东方IC

这时,她从竹篮里拿起那个花环,显然是被人戴过遗弃的。花朵已萎谢,叶子已萎蔫,嫩梗已萎缩。她脸泛红,将花环举到我眼前,“把鲜活的菜花折了,还能结籽吗?花越好看,就越该折吗?花是不会喊疼,可是会流泪的。这就是油菜花的眼泪。” 又问,“你们大人这是怎么了?” 她用粗手背抹抹眼睛。

油菜花环,浸出绿色微红汁液,那就是花的泪水。如果尝一尝,定然是苦涩的。

是的。人们将美丽葱翠的花环戴在头上照相留念,将一瞬变成永恒。随后弃之,踩在脚下。我看到多少花环被投进垃圾箱,以为本是菜花应有的下场与归宿。只有我眼前这个卖红薯的小姑娘,能听到油菜花环在哭泣,她触摸到了油菜花的疼痛。

我无言以对。真的,无言以对。

我定了定神,对小姑娘说,“你看,雨丝又飘起来了,我看你穿得单薄,衣服也湿了。你还有多少块红薯,我全包了。你也该回家了。”

“不。”小姑娘又只说出一个字,仍很坚决。脸上的表情仍然严肃。

“为什么?”我依然不解。

“您是不饿了。可有人饿了咋办?我不能将红薯卖给一个不饿的人。我妈说了:饭给饥人。”

“饭给饥人。”这四个字,让我心头一震。

这时,我小外孙女糖糖跑过来,连连嚷着,“我饿了,我饿了。”

炭火已灭,温热不在。红薯是有的,但是凉的。这时,小姑娘从怀中掏出一个塑料包,层层打开,是一块红薯。她双手捧起,睫毛闪动着,“小妹,给。”

这块红薯,带着小姑娘的体温与温情。

下山的时候,糖糖频频回头,问,“我小姐姐呢?”

我指给糖糖,仰望那澄澈光亮的地方:站在高处的小女孩!

作家简介:

作家许福元近照

许福元,笔名星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早春》;小说集《半夏》《仲秋》《惊蛰》;散文集《瑞冬》;游记《印象美国三十天》。另有作品散见《北京文学》《小说林》《小说月刊》 《星火》《当代小说》《飞天》《大家》等刊物。短篇小说“香火地”和“娘亲舅大”分别获2012年,2013年北京市职工创作“五一”文学一等奖。“卷毛活”获首届浩然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其作品多篇被收入各种选本。散文“盲人玫瑰”被列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文本。小说“吊炕”“栗子. 立子” 被列为某高校高考模拟试题。

本文审稿:张学文

插图摄影:东方IC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许福元:倔三爷摔酒壶|小小说

许福元:戒烟|小小说

许福元:空 袖 子|小小说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