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这四个表现代表有人在暗中嫌弃你,别再傻傻地往上贴了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被人嫌弃,同时也会去嫌弃别人,我们可以尽量做到不嫌弃别人,但避免被别人嫌弃,可能还需采取一些方法,比如你首先得对别人的“嫌弃”做到心中有数。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下一个人嫌弃你的四个表现,以及嫌弃背后的心理机制,供我们在生活中参考。

1、看不惯你,挑你毛病

所谓看不惯,就是瞧不上和你有关的人和事,这里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就是主观上不认可你,对你产生消极情绪,向你发出消极的行为。

有这样一句话可能大家都听过:“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尽管这句话说的是道德修养层面的事,但却与心理层面的原因殊途同归,即“看别人不顺眼,看不惯,是自己认知错误”。

那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问题就来自于个体认知不合理,甚至是错误。所谓“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是改变认知的典型事例,而错误的认知,会引起错误的的情绪,引发错误的行为,在“嫌弃”这个行为中,具体的表现就是看不惯他人。

2、打击你,认为你不行

孩子要被鼓励,大人也不例外,因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人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对于打击,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是人的本性,可是始终会有一些人,乐于打击人,给别人泼凉水。

为什么总有人会喜欢用这种方式评价别人,这与咱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因为众多的我们当中的成年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我们就不会被鼓励,导致一些人潜移默化的习得了这种评价方式。

所以这些人一旦成为父母、变成兄长、当了老师、成了同事、交了朋友、升职成领导就会用打击人的方法评价别人,嫌弃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

3、取笑你,拿你的缺点开玩笑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甚至是缺陷,可偏偏却有人会拿此开玩笑,如果我们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一下喜欢嫌弃别人的人,他们这样做的心理特点,又会有怎么样的不同呢?

首先这种情况下,这种喜欢嫌弃别人的人待人比较苛刻,源自于他们性格特点中的完美主义,当然这些人也表现出来较为强大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将自己的感受自动放大,忽略或较少考虑别人。

此外,取笑别人,拿别人缺点开玩笑的另一个心理动机往往是个体的存在感较低,且有某方面自卑特质的下意识反应。这一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他在某些方面不自信的一个外在表现,通过贬低别人,达到体现自己存在感的一个目的。

4、指责或反驳你

如果一个人指责或反驳你,你应该首先客观的思考,对方的说法是否合理,是不是符合客观的事实,是否对方有这种指责或反驳别人的行为习惯,因为从心理咨询的案例来看,确实存在一部分人他们有经常性指责或反驳别人的行为习惯。

但如果对方只是针对你,经常性指责或反驳你,你就需要注意,可能对方嫌弃你,对你有意见,针对这种现象,你要么远离他,但我想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逃避,你还连问题都没有了解清楚。

所以建议面对这种状况,先采取有效的沟通,然后判断出对方为什么“嫌弃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即远离、影响或改变。

心理学上每一种行为都对应着至少一种心理动机,所谓“嫌弃”也是如此,他为什么会嫌弃你,你为什么会嫌弃别人,其实背后都是一种心理诉求。

面对他人的嫌弃,我们也需要差别对待,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远离之,不再傻傻的往上贴,但是我想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对方多加沟通,找到他或她背后的心理诉求。

欢迎留言评论,写下你的见解,心理小先生与你一起进步。

关注心理学科普,科普心理学:心理学≠读心≠鸡汤≠算命=科学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