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启发—五行的数学表达基础在于波

试探解读五行数理里面数

暂时先放下古人所有对五行的人文解读,我们先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五行的最基础的数学解读目的是什么?

我非中医,我在考虑古人的数理文化内容中的数包含了一些什么?

五行数理文化里面的数,可能比你想的意外的复杂。甚至超出了一些人的数学能力。这也是它晦涩难懂的原因之一。

甲骨文的启发—五行的五—五行逼出来的五维数学问题求中国人解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它的终极数学解读的两个问题。关键问题实际就是,用数学我们怎们表达五个具有相同数学性质的相互影响的因素产生的结果。

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学问题,爱因斯坦的方法仅仅考虑了四个具有相同数学性质的相互影响的因素产生的结果的表达,而五行是五个因素,暂时并没有明确数学结果。

当然,更多的人,事隔几千年了,甚至连我提出来的这道数学问题还没有想出来。

对于这个数学结果,我会以另外一种波的方式进行简化表达。至于涉及维度的函数表达和函数解的表达,留给数学家了。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道数学题,但,以前的古人都忽视这方面的数学问题了。而且数学当时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表达。至爱因斯坦之后,维度数学使这种表达成为可能。但是这道数学题却没人提出来。

获得这种数学方法答案的机会留给后来者了。

为了逐层深入了解,还要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

五象与物理的三态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让我们忽然发现一个古代数理文化比拟的方法。

老子研究的竟然是流体动力学,而黄帝内经重点是气体动力学,而孔子研究的是经典力学。当然,他们的表达方式是人文性的,和现代的西式物理和数学表达并不同。

金木水火土,这是五个意象,便于记忆比拟,表达是象金木水火土的性质。

金木土的性质和关系,是经典力学;水的性质,是流体动力学;火的性质是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五行是要考虑这种不同的态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的表达,居然把近代物理凑到了一起。

金是纯正的固态,不易改变;木是相对软的固态,容易改变;土让我们更多的想起一团散沙,其性质有类水的地方。这又是三种态之间的区别。

固、液、气这三态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当年考试的时候有多么的头疼。用多少热量化多少冰之后水箱居然又用两个不同的阀门排水,想着这些东西,都头痛。但是,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如何量化表达五行?

近代实际已经在探讨量化表达五行的问题,仅仅是进展缓慢罢了。

一是五行数理的那个终极数学问题没人提出来或者没人想到,竟然是这么高难的数学。学中医的,高等数学达到超过爱因斯坦的水平,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另外一个因素是因为,一锅草药最终形成的物质的分子式是什么?到了人肚子里面,与什么反应,形成了什么?这个什么为什么对人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系列问题,西方的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设备等使用的方法并无法给出答案。而中药有多少种?互相配伍之后又有多少种呢?

别以为西方这些所谓的科技都上天了,解决类似这样的中医的具体问题的时候,依然还是无能为力。

五行的数理难度

对于五行数理模型中的数,超越、兼容周易数学模型,一些人颇为不屑,这实际是儒教造成的流毒影响。

三态之间关系的解读,这又是五行数理方法的另外一个优势。周易在这方面解读能力欠缺。但周易补充了五行的计算能力。

五行数理兼容了太极、八卦、周易、阴阳数理,这又是它的难度。也就是要懂五行,中国这几大数理模型你都得懂,同时,还包括河图洛书也得懂。因为五行这个模型最初的来源是河图,而后天八卦和周王64卦兼容了洛书。

也就是解读五行的数理,将利用上以上所有的中国古代主流的数理模型中数的性质。前面一百多篇有关古代数理模型中数的解读连载形成的这本《甲骨文的启发》,也仅仅是对解读五行数理中数的一个前提铺垫。

从难度这一点,要有精神准备。这并不娱乐,只会烧脑。

对于五行数理模型的数的讨论,我们依然还仅仅是在探索而已,而非是正确与错误的评价,数学暂时依然并没有这个全面评价五行数理中数的问题的全面的资格。因为,这又涉及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现代医学等等学科。古人的文理不分科,文术不区分,让这个问题很复杂。

即便未来,发现了其中数的个别问题,而对于中医这种方法的验证,现代物理、化学、医学方法依然还需努力,暂时并不敢有唯物意义的表态。五千年的医学经验积淀的验证和理论解读,至少得给一千年的时间吧。

中国古人对石头的爱好

中国人好石头,这在西方很多国家的文化中并不理解。例如国内已经欠缺的玛瑙石,往往是巴西和乌拉圭进口的,实际成本主要是海上运输的运费价格。那里的这种石头,没什么大用处。

而从经济考虑,西方人在意钻石,而东方人在意黄金。

这种爱好石头的习惯,不仅仅是石器时代的风俗流传,在《礼记》中,石头成为祭祀用品、君子的装饰用品。这两样用途,就已经注定了石头的身价。这是文化形成的产品。

古人使用石器工具、青铜器工具,制造一个古代的祭祀玉器,并不容易,往往一件玉器的完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耗费这样的人生时间在一块石头上,这个石头的价值已经远非人工费了。

古人发现了石头的一个关键特点,由于其坚固、难于刻画,所以可以“永远的”流传。那么石头也就成了重要的文化内容的载体。

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体现出来的社会性、群体性与这种爱好的意象相似,文以载道,教化育人,古人想的很长远。这也是儒家乐山的原因。

五行中,金木土三个是固态的,这是否有人文倾向性,并不清楚。

柏拉图的五元素说与五行的差异

相对上述提到的内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的五元素说,也就不值一提了。即便在西方,这种古代学说也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但在网上,却有人拿出一种崇拜的样子,在描述这种东西,不免垃圾了。如果就是说说西方古代的哲学,这无所谓的,研究西方的古代数理产生的古代哲学文化嘛。但是那种舔屁股的人文态度的流露和文风,也就不免让人觉得太弱智了,让人不免产生不屑、厌恶。这种文风的影响,对于不懂的人来说,贻害极大。

所以顺便提一下西方古代的这种五元素说,和中国的五行不在一个文化层次。柏拉图在西方古代数学几何方面的贡献是有的,但是,其古代哲学水平的确差太多,偏科数学了。

五行的基础,先从波说起

波谁擅长?那就是太极了。

后世产生了两种太极图画法,一种太极图的中间分界线是传统的两个半圆形成的波;后来产生了一种基于螺旋变化的模式。都说自己是正宗。如果从数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螺旋变化的分界线的太极是后世产生的。至于你喜欢哪种,无所谓的。都在描述一个道理。螺旋的1/4局部可以用半圆近似表达,只要你明白圆是动态的就可以了。古人中部分机械化的人文、哲学解读,是造成其被现代哲学批判的原因。

太极这个标准波形的分界线,是最早的明确的波的表达(人文表达),解读表达比笛卡尔、欧拉的表达要早很多,但是,数学表达方式是这两位先生做到的。我在前文讨论过西方现代流行的波来源蹊跷的问题。

五行的每个要素,通过古人的描述,我们发现,每个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变化系统。例如每个要素不仅有阴阳、虚实、寒热等等。这类对称意象表达,老子的《老子》里面体现的最明显。

而这类意象,如何过渡转化,加上时间因素,转化的模式是什么?理想化的表达或者说简化的表达,就是波的一部分。

也就是五行的每个要素,都可以利用波来简化表达。

这是笔者自己提出来的那道五行数学题的第二种解读方法。

解读五行数理模型中的数遇到的最基础的数学难题

当四个相同数学因素互相影响的时候,爱因斯坦利用了ict与长度统一各要素的数学性质,这样四个坐标轴依然互相垂直,仅仅是ict轴我们无法看见,无法在三维坐标轴体系中画出来。

那么,现在又多了一个因素,这个因素的要求很简单,也就是五个坐标轴是要互相垂直的,其数学因素相互影响。这数学如何实现?原有的爱因斯坦的四维方法,不能直接借用了。这个数学问题留给数学家吧。这涉及五行数学模型的通项式函数表达和几何表达。

那么五个因素的相互影响怎么表达?

当我发现,五行的每个要素可以用波来表达的时候,这个数学问题,才变成了另外一个数学问题,也就是波的干涉与共振。

波具有四维的穿透力,因为一个完整的动态水波本身就是需要四维的数学性质来描述的。四个维度的水波,可以用二维的方法简化表达产生的结果。这在前文已经讨论了。

那么,借助这种方法,五个相互影响的因素,被简化为五个波的共同干涉作用。

我忽然发现老子的上善若水有多么的伟大!这就是古人给现代人的启发!最常见的拥有三态的是什么?水!

另外需要感谢的就是西方的特斯拉,他说:“如果你要理解宇宙的奥秘,请关注能量的干涉和共振。”这实际是西方现代弦理论产生的基础思想,也同时让我想到了五维的五行的波的表达!

雷达图的解读是数学错误方法的使用

对于这种四维的简化二维方案实际是雷达图。一个四方加上对角线。但是这种方法,明显表达不了四维坐标轴相互垂直的性质。

当很多人在利用雷达图的面积来考虑四个因素造成的结果的影响的时候,是否想到,这个数学方法本身就是对结果的错误的解读。

当我们从西方当科学、当数学的学来雷达图的时候,西方并没有告诉你这个数学错误。这个东西,表达不了四个因素造成的影响结果。这是西方古代数理的错误方法的延续而已。

四维的数学二维表达不正确,多维的表达就正确了?笑话!

在文化层面,西方人并不区分数理文化、宗教文化、物理文化、辩证唯物主义文化与唯心文化的区别。在西方,基于地心说数理的星相算命依然流行,迷信也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而已。当然,西方人不在乎古人雷达图这点数学错误带来的问题,就像我们依然有人不听善易不卜的劝告,依然用周易算卦一样。

而如果我们是当科学、当先进的文化学来的这个东西,而且还在广泛使用,这不值得深思吗?

用错误的数学解读来解释一件事情,这是东西方古代数理文化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时的原因是数学不发达,现在的原因是什么?一些人不懂数学,一些人把“西方”这两个字当崇拜了。

待续。。。。。。

五行这个要素还有什么,不同级别的分形;分形之间的过渡的方案是什么,螺旋;分形的基础是什么,迭代!这些明天陆续再说。。。。。。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