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之战丨张学良5万东北军吃不掉傅作义8000人

01

民国给人的感觉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就和历史周期律一样,隔那么一阵子就会出现一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就是军阀割据和大一统更替。

旧秩序已然崩溃,新秩序尚未建立,其结果必然是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豪强凭借武力趁势崛起,多个豪强组团开干,就成了军阀混战。至于说民不聊生,其实不仅军阀混战,无论什么战争,民都会不聊生。

北伐战争时期全国形势图

所以,民国军阀混战其实是大清崩溃之后社会无序的延续,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今天说说傅作义的成名之战——涿州之战。

作为民国军阀混战中最经典的城市防御战,涿州之战就像老舍的《茶馆》一样,能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窥见民国军阀混战的生态。

02

故事还得从北伐说起。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广州誓师北伐,不到一年功夫,北伐军便打垮了吴佩孚集团,重创孙传芳集团,分兵攻略闽浙,拿下了南中国。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然而很快,国民党因派系斗争而分裂。1928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史称宁汉分裂。

宁汉分裂之后,蒋介石和汪精卫都以总理衣钵传人自居,各扯起正统的大旗继续北伐。

武汉方面,唐生智指挥北伐军进攻河南,在漯河、临颍击败了前来救火的张作霖奉军主力,并于6月1日与东出潼关的冯玉祥部会师郑州。

南京方面,蒋介石、李宗仁率军进攻陇海路,在徐州一带与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反复拉锯。

北伐军将士

其实所谓北伐战争,就是国民党与北洋集团之间的大PK,具体到人上,就是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等所谓的新军阀人,与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等旧军阀之间的战争。

北伐军四巨头,前排左起阎锡山、冯玉祥、蒋介石、李宗仁

北洋大佬,右起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

此时,以上诸公都亮了相,独缺阎锡山。

阎老西是鬼精鬼精的主,不到最后关头不站队。

直到1927年6月6日,吴佩孚和孙传芳覆灭,张作霖在河南连连败退,北洋集团眼见没戏了,躲在山西望风的阎锡山才表态,宣布出任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15万晋绥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北方军。

阎锡山

阎锡山改旗易帜,最震惊的莫过于张作霖。在此之前,阎锡山和张作霖是“讨赤”盟友,当年在共同对付冯玉祥时合作很默契,很来感。

老阎劈腿了,老张不能不有所表示。6月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安国军海陆大元帅,并将北方各省军队编为7军团级战略单位,以壮声势,然后发表“讨赤”通电,暗示可以在反共的基础上,和国民党展开对话,同时派人前往太原,请阎锡山出任安国军副元帅,以探风声。

张作霖

副帅肯定是不能当的,但是晋军没有叫板老张的实力,为之奈何?

阎锡山表示改旗易帜只是为了自保,没有与大元帅作对的意思。之后话锋一转,为奉系剖析利害,反劝张作霖也改旗易帜。

张作霖:笑话!你阎老西只是一方诸侯,俺老张是国家元首,你改旗易帜只是换个阵营,老子改旗易帜那是改朝换代。现在要么打下去,看谁能吃掉谁,要么南北分治,各过个的。

阎锡山:切,当我什么都没说···

晋奉关系逐渐恶化。张作霖认为阎锡山素来谨慎,实力一般,不敢单独冒险向奉方开战,因此对阎老西防备较为松懈。

然而,这一次老张失算了,阎锡山这次就是要锤死张作霖,鼓破万人捶嘛。

阎锡山已经不是当年的小阎了,1927太原兵工厂成立后,日夜不停生产军火,晋军鸟枪换炮,十几万晋军装备有6000余轻重机枪,500多门火炮,1000多门迫击炮。

凭着这些家底,阎锡山决定冲出山西,走向中国。

1927年10月,阎锡山亲率晋军主力出太行山,向河北平原席卷而来,目标直指平津。

晋奉战争爆发!

晋军的作战计划:商震率领左路军出大同,沿京绥路东进,杀奔张家口、宣化,然后进攻北京,同时截断北京和山海关之间的交通,堵住奉军退往东北的退路;阎锡山亲率右路军东出太行山,占领石家庄截断京汉铁路,然后进攻保定,与左路军会攻北京。

另派第4师傅作义部为奇兵,从太行山间挺进,截断京汉路铁路以及北京和保定之间联系,同时相机策应左路军进攻北京。

阎锡山突然发难,张作霖措手不及,连失正定、张家口等要地。

为了策应阎老西,冯玉祥也在津浦路和陇海路发起了进攻。

张作霖毕竟是老江湖,北洋一哥,经过初期的混乱之后,老张很快调整部署,又急调黑龙江、吉林两省军队入关支援,京绥、京汉路上的奉军兵力猛增到17万人,号称30万。

奉军兵力和装备均占上风,阎锡山顿感压力山大,连忙向宁汉双方请求支援。

此时南京方面蒋介石已下野,桂系主政,李宗仁正手撕唐生智,宁汉双方没人操理阎锡山。10月8日,奉军在京汉、京绥、陇海三个方向上,对阎锡山和冯玉祥反动了全面反击,阎锡山节节败退,张作霖穷追不舍,阎锡山无奈,只得率军撤回山西。

山西表里山河,易守难攻,阎锡山以右路军防守娘子关,左路军防守雁门关,两个重兵集团依山傍关,据险防守,牢牢封闭了山西的东大门和北大门,张作霖也无可奈何。

03

张作霖的反攻太凌厉,阎锡山的撤退太迅速,迅速到司令部的印信都丢了,当然也没人通知傅作义部。

没有得到撤退命令,傅作义第4师仍在按原计划向涿州挺进。

傅作义

涿州是一个东西宽约2里、南北长约3里的小城,由于拱卫京师的缘故,涿州城有坚固城墙,城东5里,京汉铁路斜穿而过。

涿州位于北京和保定之间,保定是奉军对付晋军东出和冯玉祥国民军北上的前敌指挥处。占领涿州,可以切断北京和保定之间的联系,可以阻断奉军的补给和退路,战略意义重大!

为了出其不意占领涿州,傅作义特地选择了一条路途艰难、人烟稀少的行军路线。

10月5日,傅作义部从蔚县九宫山进入太行山,转至拒马河上游,沿河而下,一路重峦叠嶂,崎岖异常,几乎没有补给,士兵们不得不忍着饥饿昼夜兼程,经过6天高强度行军,先头部队36团到达了离涿州只有50多里的房山县张坊镇。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很差。

36团一路而来,未遇奉军一兵一卒,团长袁庆曾当机立断,决定急行军突袭涿州,否则一旦走路风声,涿州坚城将难以拿下。

酣睡的士兵太过疲劳,军令下达后无人响应,袁庆曾以马鞭乱抽,最终拉起一个营直扑涿州。

涿州原本由张作相率奉军第15师镇守,阎锡山突然发飙后,张作相率15师南下御敌,涿州由王以哲旅接防。

涿州城

晋军突袭涿州时,正值奉军换防,王以哲旅还未完全到位,涿州北门无人防守,袁庆曾把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直接突入城内,一部袭击城东南的火车站。

当晋军从北门进入涿州城,换防的奉军正从南门进城,两军在涿州南大街上相遇,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进驻涿州的奉军士兵均戴黄臂章,而晋军士兵的臂章为单日黄,双日红,10月11日是单日,奉军士兵看到晋军戴的是黄臂章,以为是自己人,故不作防备。没想到对方二话不说突然开火,双方展开巷战,激战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奉军被迫撤出城外。

城内交上火之后,突袭火车站的晋军也开火了,将正在下火车的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奉军回过神来组织反攻,晋军已经破坏铁轨后撤退。

10月14日,傅作义进入涿州,此时他已明白第4师陷入了绝境。

傅作义

涿州战略地位重要,奉军肯定重兵围攻,如果此时弃城而走,一路高山险阻,根本躲不掉的奉军追击,如果固守坚城以待援军,尚有一线生机。

置之死地而后生,傅作义立即巡察城防,研究部署守城方略。

04

城池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傅作义把人马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卫戍,负责城内管理,统一调配城内粮食和物资,一部分是城防,负责城池防御,构筑防御工事,布置炮兵阵地。

为了防止城内居民遭受战火荼毒,傅作义还命令工兵帮助城内居民挖地窖,贮藏物资,防备炮击和空袭。

傅作义布置的防御体系以涿州城墙为核心,城上设交通沟,墙上堆积沙包,每隔20米设置机枪阵地,形成侧向交叉火力,城墙垛口后堆满砖石碎瓦,以作应急之用,城墙突出部位和翁城等,也增加了火力,强化了防御。

晋军1个师防守涿州,王以哲1个旅显然不是对手。

不过没关系,老张有的是人。

奉军士兵

小张(张学良)接到老张拿下涿州的命令后,立即增调2个师和1个炮兵旅3万多人加入了涿州之战。算上之前的王以哲旅,围攻涿州的奉军达到了4万多人,而作为防守方的傅作义第4师不到8000人。

10月15日黎明,奉军向涿州发动了首次总攻,上百门火炮猛轰城池,飞机空中助战,步兵像潮水一般汹涌而上。

孙子兵法不是说过吗,攻城是下下之策。从古至今,一旦守方意志坚定,有备而战,坚城之下,往往尸山血海。从唐朝的张巡守雍丘,到明朝的袁崇焕守宁远,莫不如此。

奉军野战工事

果然,战斗黎明达到中午,晋军一边迎战一边抢修工事,连续打退了奉军的5次冲锋。

强攻不行,奉军改变策略:当天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奉军工兵向涿州城墙脚下铺设了轻便铁路,这样就可以把铁斗车反扣过来作为装甲车,往涿州城墙脚下运送了大量炸药,然后炸塌城墙,杀进城内。

第二天黎明,第二次总攻开始,随着地动山摇一声响,城角塌了半壁,但没有形成豁口,集结起来准备冲锋的奉军还未从诧异中回过神来,便遭到了守军火炮的精确轰击,死伤惨重。

事后分析,一是城墙太坚固,二是炸药未完全引爆······

涿州城内有双塔,高十余丈,在塔顶眺望,方圆二十里尽收眼底,晋军在塔顶设有观察所,可以为火炮提供定位,还能瞭望奉军调兵部署。

为了打掉这个观察所,奉军拉来2门加农炮,轰击双塔。第一炮击中了南塔塔尖,未造成大破坏,第二炮击中了塔身,但炮弹未爆炸,第三炮,炮管直接炸膛。

涿州双塔

三炮下来,怪事连连,想到传说双塔有灵异,迷信的奉军炮兵再也不敢轰击双塔。

奉军见强攻难以奏效,再次转变攻城战术。

05

傅作义稳住城防守后,时常派出小股部队出城偷袭奉军,通过审讯俘虏,傅作义得知奉军调来了技术队。

技术队来干嘛,还用猜吗?

攻城的战术无非就那几种,地上啃不动,就只能从空中和地下想办法。

空降兵还未问世,空中不用考虑,那就只能是地下了——在工兵司令柏桂林的指挥下,奉军工兵利用房屋和树丛作掩护,从九个地方向涿州城挖掘地道。

傅作义命令工兵在城墙内挖掘壕沟,然后从壕沟往城外挖直沟,再以横壕相连,阻断奉军地道;又命人倒扣水缸,侦听地下动静。一些列动作下来,奉军九条地道有八条被发现破坏。

奉军装备的150mm重迫击炮

10月27日黎明,奉军利用剩下地道,将2吨炸药放在了涿州城墙脚下,一声巨响之后,步兵再次像潮水般席卷而来。

然而很快,冲到城墙脚下的奉军士兵再次傻眼,城墙虽然被炸塌了,但飞起的砖石落下后,又将炸开的豁口赌了一半,冲锋的士兵不得不攀着碎砖乱石堆向前冲。

晋军以密集的火力网封锁豁口,又组织士兵拼死抢堵豁口,激战至中午,奉军始终无法突入城内。此战双方伤亡十分惨重,奉军在豁口处留下了层层尸体,晋军堵豁口的2个连死伤殆尽。

在这次战斗中,张学良亲自驾驶飞机飞临涿州上空,视察战况,鼓舞士气,表演了一场华丽的空中秀。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奉军飞机

少帅表演完之后,奉军飞机又往涿州城内空投了劝降传单和燃烧弹,涿州城内一片火海。好在事先各家都挖掘了地窖,城内居民伤亡并不大。

恶战之后,傅作义未雨绸缪,组织工兵和居民在城内挖掘战壕,挖壕的积土则垒成内城墙,这样,即使外城墙被突破,还可以凭借内城墙继续抵抗。

10月30日,杀红眼的奉军发动了最猛烈的第五次总攻,这次进攻不讲战术了,只有人海战术,火炮轮番轰击,步兵波浪式冲锋,为了增加胜算,前敌指挥万福麟甚至还调来了6辆坦克参战。

奉军“雷诺-17”坦克

奉军坦克是张作霖从法国购买的雷诺-17轻型坦克,一共36辆,都是一战之后的旧货,性能和火力一般,部分坦克轮子为木制,周边包有铁箍,一旦被击中很容易失去机动能力。果然,第五次总攻就被击毁了2辆,第六次总攻又被击毁了1辆,气得老张大骂万福麟败家子。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的坦克部队发起进攻

坦克虽然对奉军攻城没起多大作用,但对晋军恢复电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晋军士兵趁着夜色出城,从被击毁的坦克上搞到了3桶汽油,使已经停止工作的发报机再次得以启动(汽油发报机)。

奉军演练攻城

惨烈的攻防战让双方伤亡极其惨重,攻城的奉军一筹莫展,守城的晋军还眼巴巴望着老大阎锡山带人来解围。涿州之间持续近一个月了,傅作义多次用电告战况,请求阎锡山派兵增援,但是阎锡山无力接应,只能给予精神鼓励。

11月下旬,傅作义打退了奉军的第八次总攻,奉军前敌指挥万福麟受到张作霖严厉斥责,恼羞成怒的万福麟在征得张作霖同意后,调来了500枚毒气弹。在白俄技术人员的指挥下,500枚毒气弹全部射进了涿州城。

奉军毒气弹发射器

当奉军士兵大摇大摆准备接收涿州这座死城时,城上依然枪炮齐发,奉军士兵又被收割了一茬。

奉军的毒气弹依然是一战剩下的二手货,已经快过保质期了,且区区500枚,无法形成杀伤浓度。

这些毒气弹其实是氯气弹,氯气比空气密度大,大部分沉到了坑道和壕沟之中,对守城士兵未造成影响,而且城内军民闻到异味后,以棉花浸透碱水,做成了简易的防毒面具——毒气弹基本未造成伤害。

奉军前敌指挥万福麟视察前线

张作霖的毒气弹不仅没有大显神威,反而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阎锡山得知老张放毒之后,发电质问老张:毒气弹是国际禁用之物,雨帅(张作霖字雨亭)竟然拿来对付国人,有种!

此电报经媒体一炒,老张和奉军大失人心。

06

11月底,奉军智穷力竭,张作霖无奈,只得下令:不用打啦,封锁涿州,饿死傅作义!

12月上旬,傅作义也到了极限,城中粮食已尽,只能用杂粮、酒糟果腹,时值隆冬,晋军士兵只有单衣御寒,别提多苦逼了!

利用晋军饥寒交迫,奉军发起了统战之策:缴枪投降,粮食大大滴有!

傅作义是重点统战的对象,前来斡旋的不是同乡故旧,师生好友,就是北洋前大佬,如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王士珍、孙宝琦,大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等等。对此,傅作义一律婉拒。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傅作义仍然对阎锡山抱有信心,阎锡山不发话,傅作义决不轻言投降。

阎锡山之前被老张三下五除二被打回了山西,勉强能自保,哪还有力量支援涿州?只能继续嘉勉:第4师全师官佐一律晋衔一级,赏7万元大洋。

南京国民政府方面为了奖励傅作义,宣布任命傅作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以师长之职任军委会委员,傅作义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然而,不管是阎锡山、冯玉祥,还是南京国民政府,远水解不了近渴。

12月14日,涿州城内已经开始饿死人,城中妇孺来到司令部前伏地嚎哭,请求罢战,傅作义不为所动。第二天,将士们要求傅作义给个固守期限,否则全师会活活饿死。

傅作义:再守15日。

12月29日,傅作义派人与奉军谈判,要求奉军退兵20里,晋军让出涿州。奉军拒绝。

1月5日,晋军援军依然未至,城内饿死者越来越多,傅作义终于扛不住了,决定亲自出城与奉军议和。

1928年2月4日,傅作义与奉军签订了停战条约:

1.涿州战事自即日起一律停战。

2.涿州人民自战事发生之日起,所有一切负担及损失完全由奉方清偿。

3.涿州守城军自本日起改称国防军,永不参加任何内战,其枪械服装及饷项由奉方补充发放。

4.国防军之驻地为军粮城,由涿州开往,日期另定。

5.国防军离涿州以前,由奉方交付现洋20万元为开拔费。

2月7日,奉军开进涿州。

自1927年10月11日占领涿州,到1928年2月7日与奉军停战,傅作义以7000余众坚守孤城三个多月,打出了赫赫威名,震惊中外!此战也奠定了傅作义守城名将的称号。

涿州之战,最精彩的不是战斗过程,而是战争之外的一些东西。

傅作义出城谈判时,请求奉军拨部分粮食拯救城内军民,张学良二话没说便同意了,并未以此要挟傅作义,要知道,此时傅作义已没有任何谈判筹码了。

晋军守城三月,打死打伤奉军无数,给张氏父子造成了很大麻烦,但是傅作义放弃抵抗后,奉军将士反而对傅作义极其钦佩,张氏父子也将傅作义奉为上宾,礼遇有加,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最值得称赞的是停战条约第二条,赔偿涿州人民的损失,奉军最后赔没赔不得而知,倒是阎锡山后来认领了这笔账,给涿州城拨了一笔巨款。

军阀混战乱归乱,基本道义尚存。

涿州坚城依在,傅将军声名远扬,阎锡山还是山西老大,张雨帅还是东北扛把子,苦逼的永远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炮灰,命如蝼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