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价值评断只看影响因子?太草率了!

ISI公布了1994~2004年所有领域期刊被引用次数的排行榜。其中,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被引用数高达174万余次,居首位;综合类期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以引用133万余次排名第二;英国的Nature期刊与美国的Science期刊则分别以引用119万余次和17万余次位居第三名、第四名。基础生物医学领域与临床医学领域最具盛名的两大期刊Cell和Newe Engl J Med则分别位列第6与第10。11年间这两种期刊均仅仅发表了4000多篇文章,虽然其在论文发表总数上远远低于其他期刊,但在“引用总数”中位居前10名,这充分说明Cell和Neve Engl J Mad的单篇论文引用率相当惊人。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期刊的质量和论文的水平是相关的,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表明期刊被引用得多,它在该学科中的影响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体水平高。因此,影响力以论文被引用频率来衡量。被引频次已被科学界公认为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1961~1971年,SCI一般作者平均被引用频次约为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被引用频率为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但简单地认为影响因子高,其期刊质量就高、其论文水平就高,显得有一定的局限,因为:

首先,学科的差异导致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相差数十倍。某一种科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只能针对其自身学科领域,因为影响因子和总引用数在学科之间都没有可比性。例如,物理、生化研究方面的任何发现,都会被国际同行重视和引证,研究论文被上百次引用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地质学、植物学等,因为研究对象有很强的地域性,研究论文很少被同行引用,而这与文章的实际学术水平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因此,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小只能在相同学科范围内的期刊之间比较。

其次,影响因子是一种统计学上的概念,是大量论文产生的结果。因此,影响因子用于评价期刊的整体水平是可行的。而评价一篇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指标不仅要看期刊的影响因子,还要看该论文的被引用频次。两者互为补充,就能更客观、公正和科学地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再次,期刊的发行间隔、每期收录的论文篇数各有不同。每期收录论文篇数较多的期刊可能因为较容易获得引用频次,而在统计总引用次数上具有优势。

最后,漏引和文献作者引用的不规范,如“转引”(对自己没有亲自查阅过的文献从别人论文的引文中加以引用)、“崇引”(为装点门面盲目搬用“权威名著”,或故意使用一些时髦的术语名词)、不恰当的“自引”(著者引用自己的文献表明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但有的著者喜欢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与著文主题关联不大或毫不相关的文章,以此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等。

可见,虽然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评估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正确对待。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