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震天下的将领,却因朝廷的瞎指挥而战死沙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火焱燚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胜,出征在外的将军则是军队指挥的大脑,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因此负责指挥的将军,必须多谋善断,紧抓战机,灵活机变,出奇制胜。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往往有帝王(或朝廷中央)笃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乱命令,瞎指挥,而这些帝王——恰恰不通军事。

今天笔者就来数一数那些被帝王(朝廷中央)坑死的名将们(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

一、哥舒翰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若论唐朝诗人笔下被称颂最多的将军,那非哥舒翰莫属。

公元755年,安禄山兵锋直指潼关,高仙芝、封常清先后战败赐死,玄宗启用年事已高的哥舒翰。当时哥舒翰手握的是20万未经战阵的新兵,而潼关城外则是崔乾佑率领的13万精兵

哥舒翰深知用手中新兵去和敌人打野战,必死无疑,唯一的办法便是深沟高垒、打消耗战,一方面挫伤敌人的锐气,另一方面也在守城战中培养和锻炼新兵。

面对潼关防守,叛军崔乾佑也是日渐焦灼,他深知叛军起事以来,烧杀劫掠,行径不得民心,征伐虽多,却基础不稳,久战下去,必然崩盘。

因此,崔乾佑故意示敌以弱,把精兵都隐藏起来,每天只派一些老弱病残外出活动,想以此诱使哥舒翰出城决战。

久经战阵的哥舒翰当然不会上当,但是不通军事的唐玄宗和杨国忠却上当了,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pandia

皇命不可违,哥舒翰无奈,只好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加之新兵又不经战阵,一触即溃,全军覆没。一代名将哥舒翰晚节不保,被部将绑缚后送给了安禄山。

二、周德威

周德威,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名将,智勇双全。在梁晋争霸期间屡破梁军,以骁勇著称。

公元918年(天祐十五年),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幽州等地军队,准备直捣汴州,一举攻灭朱温。919年1月,李存勖进驻胡柳陂(在今河南濮阳东南)。

次日,梁军赶至。周德威对李存勖道:“梁军日夜兼程而来,还没来得及修筑营垒,而我军却已扎好营栅,足以守备。此处距汴州只有两三日路程,梁军家属皆在城中,牵挂家园乃是人之常情,梁军必然死战。我军又是深入敌境,如不用计,恐难保必胜。”

他建议李存勖按兵不动,自己率骑兵骚扰梁军,使其难以安营,待梁军疲乏不堪时再发动进攻。李存勖不听,率亲军列阵迎战。周德威无奈,只得强硬正面出战。

结果在梁军死战之下,李存勖果然兵败,最终周德威父子死于沙场。

三、种师中

种师中,北宋名将,他是另外一名北宋名将种师道的弟(种氏三代为将,是军事世家,有点像演义中的杨家将)。

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五月,时年67岁的种师中和姚古、张灏兵分三路救援被金军包围的太原城。

种师中进军速度较快,很快接近前线,他认为不可再前进,应该等待姚古、张灏,合兵一处之后,以优势兵力对金兵展开攻击。

此时太原已经被围困了1年之久,金军久攻不下,十分焦灼,军队补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便纵兵在周围劫掠、放牧,太原城下的金军也减缓了攻击频次,看起来松散、懈怠。

朝堂之上的枢密院知事许翰接到金军放松警惕的情报后,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便几次以宋廷中央的名义严令种师中出战,并指责种师中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

可怜老将军明知不可为,但却囿于忠心,扬天长叹后,率军出征,迎接死亡,在山西寿阳的石坑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四、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的经历,简直就是明朝版的哥舒翰,同样的地点——潼关,同样的悲剧——皇命不可违。

1639年,松锦之战失败之后,明王朝已经无力反击后金,而李自成、张献忠民变却星火燎原,愈演愈烈。无奈,明王朝重新启用孙传庭镇压农民军。

但是农民军势大,而明军三大主力部队(陕西兵、湖广兵、保定兵)却不能协同作战,战事接连惨败。

1643年(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置办武器,陕西官军实力有显著增长。同年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命令孙传庭主动出击。

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孙传庭不愿草率出战。

兵部侍郎张凤翔也向崇祯帝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

但是崇祯帝不听,一再下诏催逼出战。

孙传庭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九月,孙传庭在汝州兵败,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马革裹尸,时年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一腔热血壮烈殉国,这是为将者的尊荣。而如果完全是外行瞎指挥,导致名将饮恨,这种牺牲又有什么意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是总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帝王,认为自己既然是天选之子,就有可能突破常规、跳脱于外,一次次反复的挖坑勇敢去跳。

结果误了名将,误了江山,最后也误了自己。

参考资料:《新唐书·哥舒翰传》、《周德威传》、《宋史》、《明史·孙传庭传》

清军入关时,中国的邻居在干什么?没有一处太平

北人骁勇善战,中原王朝该如何应对北方强大骑兵?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