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甘肃回族世袭的土官米喇印已经投降了清朝,为何矢志反清?

作者:齐云轲


米喇印,是明朝甘肃回族世袭的土官,最初接受了明朝授予的武职官衔,后来大顺军进入甘肃,他投降了大顺。清军进入甘肃,他又投降了清朝,仍旧做他的土官,管辖回族群众。

一、被逼反正

清朝统一西北之后,米喇印任甘肃巡抚张文衡标下副将,率军驻守甘州。

当时清朝政府强迫军中士卒剃发,激发了当地降清各族将士的强烈不满。米喇印劝张文衡不要着急逼大家剃发,先对大家进行笼络。米喇印这样说本来是为张文衡着想的,没成想竟然遭到张文衡拒绝,并强行令他带头剃发。

他被逼剃发后,遭到了其他少数民族将领的责备,因此对清朝政府怀恨在心,不再强制军队中的将士剃发,又遭到张文衡的切责。

顺治五年(1648),四川一带抗清势力斗争如火如荼,清朝军队疲于应对。清朝决定调遣甘州的士兵到四川剿杀明军。消息传出,甘州军中一片哗然,一是大家不愿意离开本土作战,二是不愿意去四川送死,三是刚被强迫剃发,大家正一肚子怒火没地方发泄。


正在此时,巡道林维造又来火上浇油,他是明朝巡抚林日瑞的侄子,当初大顺军进攻甘肃,林日瑞被大顺军所杀,现在他想替叔叔报仇,严惩当年投降过大顺军的人。

米喇印等人当初均投降过大顺军,害怕被林维造报复,最终决心反清归明。

顺治五年(1648)三月,米喇印与丁国栋率部杀掉张文衡、林维造等人,占据甘州,宣布反正。

然后,米喇印等人率军东进,一连攻克凉州(今武威)、兰州等地,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苦于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与暴虐统治,纷纷响应,队伍一下子达十余万,对外号称百万。


二、拥立明王

为了师出有名,米喇印拥立了明朝宗室延长王朱识釧,以反清复明作为号召,得到了西北各地群众和官绅的支持。

朱识釧在兰州城据守,将自己的家眷也全部带进城,表示与兰州共存亡,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抗清热情。

米喇印等人率军四处征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几乎将甘肃全境占领,并推进到了宁夏一带,极大地打击了满清政府的暴虐统治。

四月中旬,陕西总督孟乔芳率军前往镇压。米喇印、丁国栋调集各地明军四万余人,重点防守于兰州。二十四日,清军进攻兰州城,米喇印率军迎战,虽然奋力杀敌,但最终还是被击败,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率军转移,放弃兰州。

朱识釧见此,也被迫逃走,后被清军抓获,不屈而死。


三、失败战死

米喇印率军突出重围向西撤退,清军跟在后边紧紧追击。

五月二十七日,在永昌西的水泉堡附近,米喇印与清军不期而遇,慌忙中摆开战阵,迎战清军。战斗中,米喇印被清军的鸟枪所伤,仍奋力杀敌。

部下劝米喇印先撤,被米喇印拒绝:“今天生则同走,死则同葬。”最终,米喇印率部与敌人拼死力战,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

米喇印死后,丁国栋等人收拾残部据守甘州。八月,清军兵临城下,派人劝降。丁国栋等人不为所动,放箭将来人射杀。

随后,清军发起攻城,被明军击退。

清朝甘肃总兵张勇下令围城。丁国栋等人趁夜率军出城,杀进清军营中,歼敌数百人。后,清军设伏,想一下子歼灭出城来犯的明军。

丁国栋率领一支弓箭手出城,射杀清军一通,又返回城里。

到第二年(1649)正月,清军攻破甘州。丁国栋等人退到肃州。清军得到援军的支持后,迅速包围了肃州,然后不分日夜地进攻。

丁国栋等人知道城破在即,而清军破城后习惯进行屠城,不想拖累城里的百姓,就主动放弃了肃州,准备撤往草原,然后与叛清的蒙古部合作,继续抗清。于是乎,明军在一个夜里开城突围,起初很顺利,将清军甩在后边。可是,离开城将近十里外,却不幸中了清军的埋伏。

结果,清军炮击明军,丁国栋等人负伤坠马,为清军所擒杀。

至此,米喇印等人领导的反正复明运动宣告彻底失败。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1988年生,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来,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七十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南县作协副主席、新蔡县作协特邀理事。

热文推荐:

《人生》里刘巧珍的爱情:低到尘埃,开出一朵无私的爱情之花

金庸笔下的瑛姑为什么放着高富帅段王爷不要,偏爱邋里邋遢周伯通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