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这条街,长度不足300米,却有10万天津人在这里出生

天津的地名文化中,有个很有特色的读音,就是地名中的"阁"字,不念"隔",而念"搞",像什么铃铛阁、阁外大街、水阁大街这些地名,外地人来了准念错。此文就聊聊"水阁大街"。

水阁大街位于南开区东马路和张自忠路之间,我们之前讲过,东南西北四条马路,在过去是老城厢的城墙,所以按过去的位置来形容,水阁大街的位置就在老城东门外,一直延伸至海河。

但水阁大街的历史要比天津建卫的时间还要长,它最早建于元代,在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此街的西半段曾名为"磨盘街",但此名的具体来源已经难以考证了。

老天津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天津人从小是喝海河水长大的。"而水阁大街,当年就承担着居民用水的重要作用。水阁大街全长差不多300米,是当年连接城里和海河的重要通道,因为天津老城里没有河渠和甜水井,所以当时城内的居民每天必须出东门到海河边去挑水或用独轮车往城里运水。但运水的人多了,洒漏难免,所以此路泥泞难走,过街的人十分不便。于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大街的中间位置修了座过街楼阁,名为"观音阁",因此阁位于运水的道路上,所以俗称"水阁",此街也就被称为"水阁大街"了。

提到水阁大街,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个老天津人对其有着特殊感情的地方——水阁医院。

水阁医院至今已有116年历史,它的前身是1902年建立的天津北洋女医院,看过之前很多我的文章的朋友对1902年这个时间一定有印象,这一年袁世凯督直,创办了北洋军医学堂,(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写过的关于北宁公园、中山公园等等文章,都提到了这段历史)天津北洋女医院与其同时成立。

水阁医院最早的位置就在水阁大街靠近古文化街的地方,天津至今有很多家庭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是在水阁出生的,包括我也是,据我估算,只要是天津卫土生土长的人,差不多100人里就有一个出生在水阁,您要是也出生于水阁,那咱能论上"干亲"。

有在水阁出生的吗?我瞅瞅我有多少干哥们儿姐们儿……

为嘛天津人爱去水阁医院呢?我觉得第一是它历史长,毕竟是天津的第一个妇幼保健机构,谁家里都大概率有孩子出生在那里,所以去那心里踏实,再有就是它离古文化街内的天后宫近,早些年的天津老百姓有"到天后宫拴娃娃"的民俗,天津人传统,怀旧,所以为了图个喜兴,老辈人都愿意让闺女、媳妇到水阁医院生孩子。

2004年,水阁医院拆迁,搬到了天拖医院内,直到2011年复建后,才又重新搬回了老城厢附近,但离原址有一定距离。现在的位置在北城街和城厢西路交口处。

对了,水阁大街上现在还有个老水阁博物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更多关于天津地名历史的故事,不嫌麻烦请翻阅我的往期文章,准能找着你们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