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画佳赏|宋朝人家的家财万贯你知道吗

家财万贯(宋,黑釉罐)

此瓶体薄通体施以黑釉,器底露胎,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内凹圈足。

釉面以钱币纹作为装饰,寓意家财万贯(罐)的美好愿景!



钱币纹

该器生产烧制于宋代吉州窑,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窑场,又名“永和窑”。(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吉安古称吉州,故名之。)

吉州窑创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到南宋时达到鼎盛,衰于元初。

吉州窑陶瓷文化展示区(窑岭曾家古村)

据宋人周必正撰《辅顺庙记》载:“皇朝景德中,瓷窑始置官吏,为永和镇,秀民大家,陶埏者半之……窑焰竟日夜。

又据《东昌志序》:“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瓷窑烟火公事,辟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实西南之一都会也。”可知吉州窑的所在地永和镇于北宋景德年间已辟为镇市,并置官职监镇司专门掌管窑务公事,当时的永和镇已成为日夜窑火旺兴、“舟车辐辏”的都会。

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饰丰富,装饰技法多样,曾经大量生产以满足内外销的需要,带动过众多窑场的发展。

吉州窑在北宋开始烧制黑釉瓷,采用了剪纸贴花、彩绘、洒釉、剔花、刻花、划花和木叶贴花等多种装饰技法,使黑釉瓷成为吉州窑的一朵“奇葩“。

吉州窑器一般为正烧,少有大器出现。

因吉州窑的瓷土来源于附近地区,生产作坊位于赣江岸边的沙丘上,无法避免砂粒混入瓷土中,因而胎体含砂量大,胎质都较粗松。加之淘洗欠精,使得器物粗松似陶,界于瓷与陶之间,粗看似陶,但叩击之下有金属声。

吉州窑属民间窑场,产量大,生产也就较为随意。吉州窑瓷器一般都较厚实,但当时制作追求效率,熟练窑工往往就在快速的几刀之中完成了修坯的工作,修胎时常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因此,在器物上可见到修坯时所留下的明显刀痕和旋纹



由于无法改变瓷土中含砂量大的事实,遂吉州窑形成了重釉轻胎的生产习惯。

在坯胎制作上较为草率,刻意追求釉色变化,博采众长。

黑釉瓷因颜色不喜人,历史上产量稀少,但由于宋代斗茶文化的盛行,黑釉瓷在宋代备受欢迎,吉州窑的黑釉瓷得以大放异彩。

黑釉瓷又称“天目瓷”,是吉州窑中最具代表性、装饰工艺最具地方民俗色彩的产品,也是代表吉州窑陶瓷面貌的一种主要类别。

吉州窑黑釉因含铁量比其他窑口低,而钛、钾、钙、镁的含量相对要高,故烧成后,釉质肥厚,黑色深沉柔和,仔细观察,可见黑中泛褐、泛紫、泛红,釉薄处表现得更为明显。



釉料稀,施釉薄是吉州窑的一大特点,与建窑黑釉凝重的特色比,吉州窑的黑釉瓷少有建窑所特有的“流泪”现象,瓷口沿往往显现淡淡的黄线圈

且因受釉冷却快慢的温差影响,几乎所有的黑釉窑变瓷的釉面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不规则的冰裂纹和许多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

但置入水中后,水分会迅速填满釉层表面的毛孔,釉面就会显得浑然一体、晶莹剔透。

老瓷器都使用天然矿物釉料,釉色自然古朴,加之年深岁久,多有使用磨损痕迹,保存完好的尚且不多,此件瓷器釉色极好,器表泛光亦显柔和,品相极佳。现已由上海收藏家,优画网总经理汪義成收藏。


END

优画网出品,欢迎转发

商务合作请联系优画君(uart_2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