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的逸事、趣事和糗事

文/赵心放

据史料载,文举制度开创于隋代,历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一千多年,共产生599位状元(另有数据,相差不大),以此走上仕途的学子难以计数。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为选拔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但由于受时代局限等各方面原因,对考试阅卷选拔等规则也有不少差强人意之处,因而也产生出好些逸事、趣事和糗事。

在此听笔者聊聊,读者们定能“鱼和熊掌兼得”,不仅开心有趣,还能丰富历史知识。

(一)出现地域之争,虽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主考官被流放,全部考官被处决

笔者管见,从历史来看,北方地区开发在前,经济文化各方面嘛当然领先。以后由于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受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等诸多原因,持续发展有些受阻。

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后,发展势头相对较大,时有赶超北方之势。作为科举取士,宋代就出现过陕西人司马光“逐路取人”与江西人欧阳修“凭才取人”之争。“逐路取人”就是分地域取人。

实话实说,自古以来,某个时期某些地方的学子的确参考成绩好一些,分地域取人意即对参考成绩差的地方适当补偿。“凭才取人”就是不分地域,不讲照顾,取真才实学取人。

1397年春季会试,入选的51名进士全系南方人,北方人连种子选手也没捞到一个,这是自隋以来从没出现过的怪事,即使司马光欧阳修在世恐怕也分析不出其中原由。

作为“弱势群体”的北方考生群情激愤,联名上告是南方人的主考官刘三吾,说他包庇同乡人,甚至聚众在大街上拦官轿喊冤。当朝皇帝朱元璋闻讯后下令复查。估摸刘三吾自认“奉公守法”,声称“江南本多才俊”,绝无营私舞弊之事,咬紧牙关坚持原榜不变。

朱元璋仍抱怀疑态度,另派人员审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找不到一点儿营私舞弊的真凭实据。

如何搁平北方考生呢?朱元璋朱笔一挥,判主考官刘三吾流放,考官们全部问斩。朱元璋坐阵皇宫御眼阅卷,增补61名北方考生为进士。一般人可能认为老朱是“胡涂官断胡涂案”吧,其实不然哟,当时元蒙势力还比较强大,北方社会也不太稳定,皇上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可怜刘三吾无辜当了阶下囚,其他考官冤枉丢掉性命。

自此明代就开始实行“南六北四”阅卷录取制度,以后又细化为“南五五、北三五、中一十”阅卷录取制度。南北好理解。“中”指的哪里?就是把川、桂、滇、黔和包括朱元璋出生地凤阳一带的几个府单列出来,让几个后开发地区和开国皇帝出生地的读书人有机会直接沐浴皇恩。

(二)有糊涂和不懂装懂的考官,也有命运悲催和享受资格的考生

清光绪十五年的会试,颇有名气的潘祖荫担任主考官,他是个爱才之人,得知江南著名才子张謇要来参加考试,特命考官们注意阅卷,不要把这样的人才落掉了。殊不知张榜公布一看,张謇偏偏名落孙山。

潘祖荫十分生气,经查登记册,是熙麟初阅的。潘祖荫就责怪他阅卷水平不高,甚至有作梗之嫌。再继续查下去,熙麟初阅时,密封着的考生姓名没拆封,而熙麟初阅时就觉得张謇这份考卷答得特别好,特地把这份卷子送给潘祖荫看,不知潘主考官当时在想啥干啥,在卷子上批个“不通”,就这样被直接判了“死刑”。

怪谁呢?潘祖荫打掉的牙齿往肚里吞,张謇也只好自认倒霉。

帝师水平不可谓不高,翁同龢是清代同治和光绪两帝之师,水平自然高得爆表。据说翁帝师当年中状元后,曾暂代刑部右侍郎,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就是经他查明真相,才得以平反的。但他也有不少毛病哦,其中就有不懂装懂。

清何刚明《春明梦录》载,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廷试中,阅卷大臣发现一份试卷答得水平高,但对其中“闾面”一词不解,请教翁帝师是不是“闾闫”的笔误。“闾闫”者,原意闾巷之门,后泛指老百姓也。翁帝师信誓旦旦地说他曾在书中见过“闾面”这词。后来问做这份考卷的考生文廷式。文廷式明说是笔误。清代科考对错别字的处理特别严厉,如果当时查明了,文廷式的名次,至少要从第二名后退N名。

清代辛巳年开恩科,军机处章京(参谋)赵翼技痒难忍,报名参考打算弄个状元来当当。但当朝皇帝乾隆诏令不让在军机处供职的人当状元。同朝为官,阅卷大臣知晓大才子赵翼的根底,小心翼翼阅卷,生怕把他的卷子评上了。殊不知赵翼这大才子神不知鬼不觉得变换文风和字体答卷。推荐为状元的考卷当着皇帝面拆开考生姓名的密封一瞧,哎,就是赵翼!阅卷大臣吓得说不出话来,慌忙跪下直嗑响头。乾隆皇帝又好气又好笑,把赵翼降成第三名。赵翼悲催至极。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下诏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但给了外国留学生一个机会,临时组建专门机构,考核外国留学生,凡考中举人者,授予其相应资格,凡高中进士者,授翰林院修撰,当时的人们戏称这些留学生为“洋翰林”。看来不仅仅是官晋级,还包括挣学历,讲享受资格或待遇,老祖宗时代就有哦。

(三)是偏重“擅长弓马”或“讲求谋略”,武举考试录取标准不停变化

公元702年,武则天诏令“天下人学武艺”,并公布考试办法,由此确立了武举制度。武则天当政时的录取办法简单而直接,只有“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举重、言语”等项目。

后来认为只考武艺不行,加了一种制科考试,偏重于谋略,其目的是为军队培养帅才。打算虽然不错,但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统领军队的帅才难从通过制科考试的人中直接选拔。

宋代的武举考试明确分成了“谋略”和“武艺”两部分,录取原则是“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但这个办法也有很大问题,武艺高强但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就会落选。明代的武举考试偏重于文科,到了末代时期,边境冲突不断,急需军事人才,崇祯皇帝干脆废除了文科。

清代完全讲的是武艺和力量。康熙皇帝下诏,武举录取以马步箭俱佳、人才出众者为主。道光皇帝十分看重膂力,武举技艺拉硬弓一项,只要拉得开就过关,不强调射准。鸦片战争后,逐步告别了冷兵器时代,1901年,清朝廷颁布上谕,正式取消了武举考试。

实行武举制度以来,据有关史料载,一共产生了118名武状元。笔者认为历史上最有出息的武状元,是武则天实行武举制度伊始的郭子仪。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受到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尊崇,享年84岁。

这就是古代科考场,趣事还真不少。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企业管理工作。近来年发表的各类体裁文字散见于网络和本地报刊。重庆南岸作家协会会员。

推荐:

金庸笔下的靖哥哥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宝姐姐?

探秘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手段,估计你都办不到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