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官窑,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御窑瓷器

厂官釉是清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的一种铁镁结晶釉,也称秘釉。按直隶厂官窑所仿,故沿袭其旧称。

制作时将釉料中含铁、镁的着色剂挂于坯胎上,经一次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黄绿色泽,釉中散布不规则的黄色星点,有的酷似茶叶末,有的颇似鳝鱼皮,有的如蟹壳色,因此又有茶叶末、鳝鱼黄、蟹甲青等名称。

雍正 茶叶末釉茶壶

《南窑笔记》:(厂官窑)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自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配合诸窑另成一家。今仿造者用紫金杂釉,白土配合,胜于旧窑。厂官窑址还没有找到,有人士认为河南彭城窑,也有认为是北京门头沟琉璃窑。

雍正 茶叶末釉螭耳花浇

《陶雅》对清历朝厂官釉的评价是:“以雍正仿成化者贵”。“雍正窑则仿于黄矣”。“而尤以绿色独多者,最为稀罕,盖乾隆窑也”。“嘉、道以后,取人憎厌,亦莫名其所以然,大抵色暗败板滞,釉汁不润,质有颇粗。

顾康熙一代,不见有茶叶末之瓷品,抑独何欤”。从实物看,古人评价非常准确:雍正茶叶末多偏黄色,乾隆茶叶末多发色深绿,而康熙以深墨色居多。

清雍正 鳝鱼黄釉钵

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

钵敛口,圆腹,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钵内外通体施鳝鱼黄釉,底阴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清雍正时期厂官釉的色调有多种变化,品种名目繁多。如蟹甲青、鳝鱼黄、瓜皮绿等。此钵釉色偏黄,色如鳝鱼皮色,匀净优雅,且器型规整,为典型的雍正朝制品。

清乾隆 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

高25.8cm,口径2.8cm,足径8.2cm

瓶葫芦式,上小下大,束腰处模印莲瓣纹,瓶体两侧饰有细长的绶带耳,通体满施茶叶末釉。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瓶为传统样式,釉面呈黄绿色,古朴雅致,为典型的乾隆朝官窑制品。

清乾隆 茶叶末釉牺耳尊

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

清咸丰 茶叶末釉铺首耳炉

高13cm,口径19.8cm,足径13.5cm

炉撇口,鼓腹,圈足。腹上部置对称铺首耳。通体施茶叶末釉。外底署金彩篆书“大清咸丰年制”三行六字款。

“茶叶末釉”是厂官釉的一种,这个仿铜器制作的瓷炉釉面润泽,古意盎然。

原文阅读↓↓↓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