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秘境与盛宴(2),拍摄?在这个高原秘境拍些什么?

不很懂,硬凑的字:

一篇怎么拍的内容,这里要分拆开墨脱这个摄影地,我们所关注景点的拍摄方法(可以结构分类成色彩、构图、光影;可以结构成全景、小品;可以结构成四季;还可以结构成山川、湖泊、林木、河流、瀑布;也可以结构成天光、彩霞、日出日落、云海、雾霭等各种类型)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前不久,墨脱又一次通了公路,现在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墨脱县政府的大门口。这很值得顿足欢呼,向伟大的筑路者敬礼,走过的人都知道在那里筑路之难,热切希望从波密方向进来的那141.9公里的路,这次真能就此顺畅,不再像往日那样只留下一些记录着憧憬和希望的80k、108k、141k之类的地名。希望能有更多的道路通达大峡谷深处。理很简单,撇开经济政治等等不论,仅就走路而言,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是自虐狂,有好路不走非要自己找罪受。私心里,路通了,我希望能去以前不可能达到的更多的地方,满足好奇心。大点说,对于广阔的大峡谷地区,人类的认识实在是太有限,而不是已经成为后花园了。除了可怜巴巴的几条细线,这个地区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还实在太无知。劳师动众的1998年所谓确认世界第一大峡谷之后,雅江主河床上究竟有几个大瀑布,仍然是谜。其实,仅就走路的锻炼意志功能而言,并非遥远的墨脱,很多地方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中部的太白山、神农架等等。在我们这个拥有世界屋脊的伟大国度,幸运的我们,要想找这样的背景,那是太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墨脱也仅仅是一个背景而已。

从摄影的角度讲,仅仅发现和记录都已是填补空白的事情了。摄影者在此,各个方面都可以大展宏图。目前,这里特殊的地貌和民族风情都影像资料缺乏。极端的美景和极端恶劣的道路,是事情的两个方面。

在《中国国家地理》的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这里一下子就拔了三个头筹:这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第一名南迦巴瓦;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第一名雅鲁藏布江峡谷;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第一名藏布巴东瀑布群。这里拥有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基本上,从我国东北到海南岛,从极地到赤道,地球上所能见到的景观,全在这里浓缩了……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相依,许多地区人类至今仍无法涉足,仍属地质空白区,仍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境”。地理上,墨脱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个围绕着海拔7782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马蹄形的大拐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逆雅鲁藏布江而上,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也是雅江中部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再往上,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西端,围绕着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竟然也有一个印度河上游冲过的马蹄形大拐弯。科学家们便奇怪:为什么同一山脉的两端会有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地对峙着?为什么这种对峙又几乎对称地被两条大河深切成马蹄形大拐弯峡谷?这是大自然偶尔为之还是深藏地壳运动规律?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是咱们这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和山脉,并且一直还在长高,一直被看成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金钥匙,这一西一东两个“地结”、两个峡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锁孔”。——这是墨脱风物神奇的内因吧?

墨脱全县人口一万左右,每平方公里平均仅1.041人。其中门巴6447人,占72.5%。珞巴177人,占13.3%。汉族30人,占0.4%。藏族1220人,占13.8%。大峡谷深处的旁辛、加热萨乡一带居住的主要是门巴人,门巴族占总人口尚不到一万的墨脱全县人口的70%以上,门巴族也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7 月,都要庆祝本民族的望果节。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加措就是门巴族。

这一带的另一个主要民族——占目前墨脱总人口13.3%的珞巴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只有几千人。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直到2 0 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奇特的民族风情,也是摄影的绝佳题材。比如在旁辛乡,我看到了当地人颇具研究价值的富业,制作石锅。大峡谷地区的门巴、珞巴、藏族等各族居民现在还在使用石头做的锅煮饭烧菜。虽然铁锅、铜锅、铝锅早已大量输入这片雪域孤岛,但当地人还是喜欢使用石锅作为当家灶具。

对外来者而言,这石锅可以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石器时代。除了猎奇自然还要想着研究。但对当地人而言,石锅就仅仅是他们的日常炊具而已。仅此而已。这石锅虽然传热慢,烧起来费劲,但散热也慢,自有不可道尽之妙处。我走访的当地人都坚持认为石锅做的饭要比铁锅、铝锅更香一些。在墨脱县城时,县民宗局长次仁旺堆为我展示了他收藏的一大堆来自旁辛乡的石锅,大的直径有三尺,小的只有几寸。

(原为给中国摄影报写的,刊在2014年1月25日,此处存原稿)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1998年

前后文链接:

墨脱:秘境与盛宴(1)一篇摄游的故事,大峡谷有什么好玩的?

墨脱:秘境与盛宴(4)装备与老资讯,怎么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