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错了


说起探案,英国有福尔摩斯,日本有柯南,中国就比较厉害了,有狄仁杰、包拯、宋慈这一群。

而且,福尔摩斯和柯南都是虚构的,但中国这三位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不过,时过境迁,他们仨的故事也有了很多虚构的成分。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真实的三大“神探”。

狄仁杰:做神探简直大材小用

史书上关于狄仁杰断案的记录,只有短短一句: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旧唐书》)

意思是,狄仁杰当上大理寺寺丞,一年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000人。平均算下来,一天要处理47人的案子。其中,没有任何人喊冤举报。

这个大理寺,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院。之所以有这么多积压的案子,大概主要是因为判决的轻重不好掂量。

狄仁杰如此高效,因为他公正廉洁,不偏不倚。但断案的细节,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各种工作都做过——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知顿使、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地官侍郎、河北道行军元帅、同平章事等等。

这里面的很多官名大家可能不太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

狄仁杰在地方干过,也在中央干过,基层经验也很丰富;

他干过各种杂活,也干过各种专项工作,什么审判、监察、秘书、户籍、工程、军事等各类工作都有他的参与;

他曾官至宰相,后来被陷害被打压,后来又当上了宰相。

狄仁杰的能力和品性没得说,他的谥号“文惠”很贴切。

他的性格,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直男”。

他不仅对同事很“直”,不畏权贵,对老板也很直接。

不管是唐高宗还是武则天,都多次遇到狄仁杰的逆耳忠言。

比如,有两名官员误砍昭陵的柏树,他劝唐高宗不要处死那两个人。

比如,武则天答应了太学生的面谈,他劝武则天把具体事情交给相关部门处理,把精力用来管大事。

比如,武则天想造一个大佛像,他劝武则天不要搞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

虽然狄仁杰很直,但他遇到了宽容的唐高宗和善识人才的武则天。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说了四个字:“朝堂空矣。”可见狄仁杰的重要性。

所以说,真正的狄仁杰并不是“神探狄仁杰”,而是“名相狄仁杰”。

包拯:人家白着呢

关于包拯,最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是一张大黑脸、额头中间有个白月牙的“包青天”。

但历史上的包拯长得挺白的,也没有月牙。



包拯是怎么“被黑”的呢?

因为他也是一个“直男”,不畏权贵,为民请命,所以他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喜提“包青天”称号。

京城还流传着他的传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意思是:世界上有两个地方是没办法走后门的,一个是阎罗王那里,一个是包拯这里。

能和阎王肩并肩的男人,怎么能用普通的形象?

于是,后世对他的形象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加工,什么奎星转世、可判鬼神都被加进去了,他就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司法之神”。

既然是铁面无私,当然要用一张严肃的大黑脸。而那个弯弯的月牙,代表了他的清正廉洁。

这个脸谱形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大家才不管符不符合遗传逻辑呢。



至于包公断案的故事,大部分也是虚构的。

史书上记载的,只有“盗割牛舌”等几个小案子。

而“铡美案”这种知名度很高的故事,都是别人编造的。顺便说一下,“陈世美”也是虚构的,《铡美案》的作者和这个角色的原型人物有仇。

所以,不要随随便便得罪写小说的人。

历史上,包拯担任过的职务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谏官和财政官。

1043年,包拯从地方调到中央,后来担任监察御史。

在职期间,他向皇帝提出了不少建议,涉及边防工作、人事选拔等多个方面。

后来,包拯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本着爱国爱民的心,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但包拯的战斗力远不止于此,他还是纪委中的战斗机,被他弹劾的权贵不在少数。

这些权贵,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背景强大,但包拯一概不惧。

比如王逵,和不少高官关系紧密,还受宋仁宗宠信,数任转运使,却剥削百姓,激起民变,还暴力镇压。

于是,包拯连续七次弹劾他。

最后一次弹劾时,包拯气得直接骂皇帝:“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于是,由于这事闹得太大,王逵最终被罢免了。

比如连续两届的三司使张方平宋祁

三司使是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

当时的三司使是张方平,包拯弹劾了他,原因是:他利用职权,用远低于市价的价钱买了大宅子。

于是,张方平被罢免了。

然后由宋祁接任三司使,包拯也弹劾了他,原因是:他铺张浪费,生活作风不好。

于是,宋祁也被罢免了。

然后,皇帝直接把包拯被任命为三司使了。就是这么尴尬。

顺便说一下,宋祁的哥哥宋庠,曾官至宰相(同平章事),也被包拯弹劾免官过。

此外,包拯还弹劾过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人。

这一波操作搞得官不聊生,不过朝廷风气确实好了不少。

包拯也因此再度喜提“包弹”称号。

如果有官吏德行有缺,就会收到亲切的恐吓:“有包弹矣。”

历史学家公认包拯有三大政绩:一是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二是关心民众,为民请命;三是严惩贪污,廉洁清正。

所以,包青天的定位不是“神探”,而是“清官”。

宋慈:一不小心成了鼻祖

宋慈是货真价实的“神探”。

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宋慈是“法医鉴定学”的开创者,是世界法医学鼻祖

他曾经担任过广东、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官,实践经验丰富。

他不仅工作靠谱,还善于思考,写出了《洗冤集录》这本书。

《洗冤集录》有多强呢?

它包含了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

他还详细讲解了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各个部分。

而且,这本书是宋慈根据自身经验和前人事迹编写而成,对于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后来的法医学著作,也大多以此为蓝本。

这本书实在太厉害了,受到全世界法医界的重视,被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出版。

所以,宋慈才是真“神探”。

归根到底,得民心者得形象。

只要你是真心为民,哪怕是过了几轮的改朝换代,历时千年,老百姓也会记得你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douyouliangxiazi)

本期编辑:不夏班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左宗棠鸡很好吃,左宗棠却一脸懵逼

请问你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运气好

杆秤:中国古代堪比魔杖的存在!

想看更多热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有两夏子(ID douyouliangxiazi)”。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