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牌营销贴合心智规律——宇见读《畅销的原理》(上)

今天宇见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近年来的一本营销畅销书,这就是由博达大桥广告公司的马修·威尔科克斯所写的《畅销的原理》。

这本书将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作为探讨营销活动的中心命题,并将品牌视之为一种“终极的人造选择捷径”,认为“品牌最大的成功,就是能让我们感觉良好地做出快速、简单的选择。”

无论如何,在进入这些内容,逐步厘清这本书的知识脉络之前,请允许我先来尝试界定一下该书在营销学中所处的位置。

一、《畅销的原理》属于营销学中的哪一分支?

倒退100年,如果从知识谱系的角度,来诉说今天市场营销的发展,那么在我看来,今天的营销学主要是受到了四个学科的交叉影响,它们分别是广告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并由此催生了四个截然不同的营销流派:

  1. 20世纪50年代前,广告学派无疑是营销学中的绝对主流,其代表人物可以首推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和罗瑟·瑞夫斯。无论是强调创意,还是强调“科学的广告”,可以说,这些“古典主义”的营销思想,都是将“广告”置于整个营销活动的中心而发展起来的。
  2.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杰罗姆·麦卡锡提出4P,经济学和管理学逐渐取代了广告学,而成为了营销学当中的主导者,菲利普·科特勒、唐·舒尔茨等人步入C位,倡导从商业经营、成本效益、市场竞争、组织结构的“全貌”来看待和理解营销。
  3.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70年代后,心理学开始在营销学中放出异彩。由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共同提出的“定位理论”,为该流派的成型做出了贡献。而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畅销的原理》,其内容,其实同样也是以心理学作为指导思想而构建起来的。
  4. 最后,进入新世纪来,如果说还有哪个营销思想中的新兴流派最值得我们关注,那么我会想要首推由道格拉斯·霍尔特所创立的“文化战略”流派。该流派强调用独特的品牌意识形态,来满足消费者的意识形态需求,强调营销从业者要多去思考品牌的“文化价值”,对我提出“发现营销理论”带来了巨大启迪。

二、用心理学指导营销实践

通过上边的简短巡游,我们大致认清了《畅销的原理》的“营销心理学”背景。

作为一个重要分支,营销心理学流派普遍重视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当中吸收养分。比如,定位理论鼓励品牌通过广告活动,积极塑造自己的“领导者”形象,同时鼓励品牌在广告中强调自己“被更多人选择”,这都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普遍依赖于参考他人的社会心理特征。

与此相似地,在《畅销的原理》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基于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在这种视角下,作者建议营销人将消费者视为“选择者”,并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营销活动,能够符合“选择者”的心智规律与认知机制:

1.巧用“熟悉的扭曲”

与定位理论一样,《畅销的原理》首先强调了“熟悉”对“选择者”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人们不倾向于选择陌生事物,虽然你可以反驳说,我们的消费行为充满了“第一次”,但是别忘了这些“第一次”,其实也依赖于品牌使用了你熟悉的元素,以及通过广告和内容,预先创造出了某种“熟悉感”。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熟悉”对我们极其重要,熟悉意味着“安全”。在原始社会,如果某类动物让你感到熟悉,这至少说明它们还没有把你吃掉;而如果我们对“第一次”看到的事物不保持警戒,那就绝不会是一种好的生存策略。

不过,当谈到这一心理机制时,《畅销的原理》也强调了“熟悉”的对立面——“新鲜”的重要性。因为虽然“选择陌生”不是好的生存策略,但“一成不变”也同样不是。

比如,在面对“食物”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从多个来源当中获取,从而减少单一来源风险。

对营销人来说,在“熟悉”中追求“新鲜”的人类心理,意味着我们虽然能通过前者大大提升品牌被选择的概率,但却不能阻止人们去尝试新的选择。而一种更好的策略是,在营销活动中,既能保持一以贯之的风格与形象,又能尽量创造出细节差异,这就是作者所强调的——善用“熟悉的扭曲”。

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很多品牌都在有意识地运用“熟悉的扭曲”。比如,Google会根据不同节日来设计并展示Logo,这一做法已经被众多的互联网品牌所借鉴。

又比如,日本的亦竹烧酒,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着一种文艺范儿十足的海报风格,同时不会忘记在每一次的创意中,嵌入一个经年累月不变的酒瓶形象(实际上在这些创意中寻找“酒瓶”,几乎已经成了顾客的一种惯性期待)。

除了通过Logo和产品特征来营造“熟悉的扭曲”,从发现营销理论的观点来看,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方法,就是积极塑造你的“品牌文化原型”。

比如,MMs巧克力的“红豆”,万宝路的“牛仔”和百威的“克莱兹代尔马”都是这方面的典型。通过品牌文化原型,用故事来承载独特的品牌意识形态,就像我们在每一次的MMs广告中感受到“趣味”,在万宝路或百威的广告中感受到“男子气概”与“伙伴情谊”一样,文化原型对这些品牌的全球畅销功不可没(关于如何塑造品牌文化原型,请详见我的新书《洞察力》第六章)。

2.多去赞美顾客的决定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如下购物经历:当你决定(或正在积极考虑)某件商品时,精明的销售人员一定会在此刻表示——“非常赞同您的眼光!”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要让顾客购买,就一定要让顾客对“自己的决策”感到满意。

在《畅销的原理》中,作者对这类微妙的消费心理进行了剖析:

“当我们做出决策后,就会出现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见是指我们倾向于选择性地寻找信息来支持自己做出的决策。除了能够决定性地表明我们真的做错了决策,对其它不利因素我们通常都会不予理会,而且还会自命不凡地吹捧那些支持自己选择的证据和记忆……

在多数情况下,决策感觉上是对的,感情和经验就会告诉我们决策是对的。买的新跑鞋得到肯定,人们就会跑得更快;选择的红酒感觉很对,人们就会更能品味这瓶红酒。”

由此看来,如果能在营销活动中迎合消费者的“确认偏见”,我们就能大幅提升她们对品牌的好感度。营销人需要注意,这种好感度的提升并不是通过赞美产品,而恰恰是通过赞美顾客的决策本身实现的。

从SDi(发现营销理论)的观点来看,对消费者“确认偏见”的洞察,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品牌的“交互”策略。

比如,对依赖于人员推销的实体品牌来说,管理者就要想办法让销售人员普遍掌握“赞美顾客决定”的谈话技巧。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其它交互中穿插类似体验。例如,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饭店正在引导用户用微信点单,这让我想到,在用户确认菜品那一步,品牌完全可以考虑给顾客一条称赞他“眼光”的有趣信息(类似操作想必在很多品类都可以复制)。

从长远角度看,这或许还能促发我们对“SCRM”策略做出升级。例如在过去,当我们知道了用户的购买行为后,往往就会继续向他们推荐相关商品,而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了,在售后赞美顾客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想要激发更多分享,营销人就需要知道,当顾客在推荐你的品牌时,他们并不是在告诉别人你的品牌有多好,而是在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一个超棒的决定。

3.让顾客有更多“拥有感”

让消费者对(还未购买的)产品有更多“拥有感”,你就会更容易打开他们的钱包。这一营销原理来源于心理学当中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指的是——人一旦拥有了某件物品,他对这件物品的价值评价就要比未拥有时显著提升。

比如,曾有这样一位喜欢收藏红酒的老教授,当朋友问他愿意以多少钱买一瓶特定年份的红酒时,他报了一个数字;而另一次,当这位朋友问他愿意以多少钱卖掉一瓶他自己收藏的,相同年份的同一款红酒时,他给出的数字却要比上次高出许多。

这个例子反映出,一旦我们“拥有”了自己选择的某样物品,它往往就会在我们心中具有更高的心理价值。

另一项实验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在该测试中,一组学生从书店拿到了咖啡杯,而另一组学生则什么也没拿到。之后研究人员问那些没拿到杯子的学生,愿意付多少钱来买这样一个杯子;同时再去问那些拿到杯子的学生,多少钱他们愿意卖掉这个杯子。结果是——学生愿意卖掉杯子的金额大概是愿意买这个杯子的两倍。

在品牌营销当中,用语言文字来不断暗示“这是你的”,就有助于激发出目标消费者的“禀赋效应”。在这方面,欧莱雅的广告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持续强调“你值得拥有”,这些信息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所有权意识”。

在SDi看来,与“赞美顾客的决策”一样,“禀赋效应”的心理学原理,同样有很多都可以运用在“交互”层。

比如,对于具有功能优势的新创品牌来说,尽可能增加“产品试用”的范围、方式和时间,或许就要比将相同预算用在广告上效果更好。相关的研究表明,即使只是和产品有短暂接触,用户对产品的“所有权意识”也会大大提升,这就像在线下门店试穿了衣服的顾客,要比没有试穿的顾客购买几率高很多一样。

谈到这一点,还有一个有趣例子是,某服装品牌在自己线下门店的试衣间里,在三个挂衣钩下方,分别贴上了“超爱”、“超爱”和“不合适”的标签;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是那些介于“可买可不买”,而仅仅把衣服“不小心”挂在了“超爱”上的顾客,其最终购买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升。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你的品牌可以如何利用消费者的禀赋效应呢?

————————————

— 宇见读《畅销的原理》(上篇) —

— 未完待续 —

宇见新书《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现已全面上市,欢迎大家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购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