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宝哭,抱还是不抱?任由孩子哭闹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相信大部分新手爸妈都有一个这样的困惑,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马上抱起来。抱得多了,孩子会不会更容易哭闹。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小青也有这样的担忧,婆婆觉得还是哭闹就应该缓一缓再抱,但是小青却舍不得任由孩子这样哭。

于是小青就找到了一个儿科专家来询问此事,专家则从健康的角度告诉他,孩子如果长时间的哭泣会影响脑部的发育。比起可能让孩子养成骄纵的心性,小青更愿意让孩子身体健健康康的,于是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还是选择了及时抱起。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专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Jerome S.Blackman, M.D博士写过一篇论文《Pick up the baby》,论文中阐述的观点就是在孩子哭闹时父母应该抱起孩子,别让他哭睡。

1、任由孩子哭闹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儿科专家说的理论其实在英国《每日邮报》一篇报道中有提及,Penelope Leach博士认为婴儿在长时间的哭泣中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过量的产生会有损婴儿的脑部。即便是孩子哭闹了一会儿就停止了,那也有可能是孩子哭累了才停止的。除此之外,孩子哭闹时,腹部压力也会增高,有一定的几率患上小儿疝气,常见于男宝宝身上。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心理上孩子也会留下一定的阴影。

2、心理上易缺失安全感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跟母亲是有一定的依恋关系的,它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心跳等等,内心里知道这是安全温暖的地方。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先前的环境已经没有了。1岁以内的宝宝对于环境的变化还需要适应,这个时期也是他和新环境建立“信任”的过程。获得信任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父母给他们的一次次及时的回应,所以如果没有及时回应,孩子就会陷入焦虑,恐慌的状态。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只会越来越不安,长大之后这样的不安感也会一直伴随着。

同时也有不少孩子会开始抗拒睡觉这件事情,因为在他们潜意识里觉得睡觉是不安全的,自己一旦睡着了,爸爸妈妈们就不能陪着自己了。

3、心理上缺乏积极性

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的情感需要会忽视时,也会引发出一系列的情绪。长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回应,我们就会选择放弃,也丧失了积极性。

宝宝们也是一样,自己的哭闹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哭久了也就累了,看似孩子后面的确哭得少了,也不怎么闹了。布莱克曼博士说过,哭泣的消失不会是另一个人的安慰的结果。这代表了另一种人的戒断,如果再重复,就会导致“低等”的幼儿。“低等”表现在缺乏对学习以及其他活动的控制和积极性。

抱孩子之前我们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明确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因为肚子饿了才哭?若是因为肚子饿了,那可以进行哺乳,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已经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哭闹的话,那就是孩子需要我们进行“抱抱”来安慰了。

枕边育儿寄语:

等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让他们学习翻身爬行,床上放一些安全的玩具,给孩子找点事做,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自己也就暂时放下了对父母的依恋了,也就不会出现动不动就哭闹的情况。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