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及并发症简介

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及家属动不动就要求输血,原因是最近营养不良或者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红蛋白轻度下降,输点血病情恢复得快。这些要求往往会遭到主管医生的拒绝,因为输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方面因为血源紧张,另一方面因为输血伴随有很多并发症,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输血呢?

1.大量出血:以外伤及手术出血最为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出血都需要输血。人体总血容量约4-6L,平均为5L,当出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l),可通过机体自身代偿,不需要输血;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10%-20%(500-1000ml)时,根据具体情况,输入适量晶体液(0.9%氯化钠)、胶体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等血浆代用品。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l)时,应适当输入浓缩红细胞。原则上,失血量低于30%时,不输全血。

红细胞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烧伤、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重大手术前需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3.重症感染 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如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抗生素效果欠佳时,需考虑输注浓缩粒细胞控制感染。

4.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时,需输注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原增强凝血功能。

此外,根据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血红蛋白>100g/L,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70-100g/L之间,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输血。

重度贫血

输血过程伴随有很多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输血期间需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10%,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怕冷、寒战和发热,体温可达40度以上,伴有头晕、头痛以及恶心、呕吐。对于症状较轻的发热患者应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2.过敏反应:多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完毕后,发生率约3%。多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可危及生命。症状较轻时可不必停止输血,予以抗过敏药物;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合并呼吸困难者需做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窒息。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其典型症状为输入十几毫升后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和疼痛,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酸背痛以及酱油色尿。术中输血时出现溶血反应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一旦发生,需要立即停止输血。

4.细菌污染反应:所输血被细菌污染,根据污染的细菌不同,表现不同,轻者发热,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立即终止输血,并行细菌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予以相应抗生素治疗。

输注血浆

5.急性肺损伤:输血时或输血后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或咳粉红色泡沫痰。需立即停止输血,并予以利尿治疗。

6.疾病传播:输血过程中,容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合理的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不合理的输血可能夺去患者的生命,因此,要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不多输,避免输注“营养血”“安慰血”等滥用血液现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