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民间“除非‘善菩萨’再世”之说的来历

桂北民间,若遇上找人不愿出面帮忙的事,常说出这样一句口头禅: “除非‘善菩萨’再世。”

据说,这句话缘自古全州六乡的升乡大冈,今全州永岁镇大岗。大岗与永岁梅潭一样,都是全州蒋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皆是三国丞相蒋琬的后裔,但梅潭蒋氏于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由蒋琬妻毛氏夫人携子,徙居零陵洮阳县城北二十五里之石龙潭,即今全州之梅潭。从我掌握史料记载来看,这是蒋姓定居全州最早的时间,但从相关史料推断,蒋琬也有可能更早便定居全州一带。而定居大冈的蒋氏则到了明朝。

我十余岁时,父亲曾说,我们祖籍源于大岗,又名大坪江。他说,他曾因工作需要去过大岗,大岗人得知他是同宗之人,非常讲义气。第六次编修大岗族谱时,他从中做过一些工作。从编好的《全州大岗蒋氏族谱》来看,发现大岗出了不少人物,不乏清官义士、孝子贤人,高风亮节者甚众。我因此记住了大岗。刚毕业时在永岁镇工作,也去过大岗,虽然此地没有相识的故人,但也感到大岗的山水特别亲切。

被称为善菩萨的人就是全州升乡大冈村人蒋尚玉,族谱称为蒋培玉,宿儒,授八品,以孙蒋锡书贵,诰封文林郎。父亲早逝,他事母尽孝,外公外婆无子,他就接来大冈家里,养生送死。

他为人善,急人难,有“善菩萨”之称。如今乡中父老还在传扬他那“一“生’一‘死’两帮忙”的逸事。

帮生,有一位外地人,因为清康熙初年吴三桂叛乱,道路不通,便久住乡里,打算近期回归故里。但有人欺他是外乡人,想乘机谋夺他的财产,于是编了个理由,说他欠了债还想逃跑,将他捆绑送到牢里。此人在全州举目无亲,欲哭无泪。但蒋尚玉査清实情,知其被诬,便替他申诉冤情,并自己掏钱将他从囚禁中保释出来,然后召集这帮人,谕以大义,劝告他们正正当当做人,不要见利忘义做小人。让这帮人心悦诚服。

帮“死”是说有个姓毛的刺史在广西为官,母亲死在任所,他想扶母亲棺椁回归江西,途经全州大岗,恰逢吴三桂叛乱,道路受阻。毛刺史打听到村中蒋尚玉好善,便将母榇寄放于他的偏宅,说好待动乱平定之后再来运回。蒋尚玉满口应承。但此人去,杳如黄鹤,久久不见回来。蒋培玉只好为他营葬好母亲,并每年清明都去祭扫。

帮生,不惧惹怒本地人,以理为大;帮死,为他人尽孝。这些非常人所能为也。蒋尚玉因此被人称善菩萨,后来口头禅“除非‘善菩萨’再世”便因此而来。现在人们也说这句话,但往往不知其来历了。大岗人蒋尚玉这种以理为大,不盲目偏袒地方人的做法,依然值得今人仿效。

大岗村 蒋勇刚摄影

蒋廷松

参考书目《寻觅全州先贤》(广西人民出版社)《全州大岗蒋氏族谱》(2000年)

全州蒋姓重要发祥地之一:大冈古村寻根记

广西籍宰相仅全州蒋姓一位,蒋姓翰林中全州蒋姓约占总数八分之一

关注全州石塘这个新湖,湖面正越来越宽阔,会不会危及附近的村庄

全州有个舍施活菩萨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