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餐厅难开?谈谈那些被不经意抛弃的天生优势~



前几天,有个朋友来找我,说想开一家素食餐厅。我说开素餐厅太好了,不过一定要理性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啊!

他问我,素食餐厅应该怎么开才能赚钱呢?我说我没开过素食餐厅,你应该问问素食餐厅的经营者嘛!他说,我认识的几家餐厅都没怎么赚钱,有的还亏了很多,很难啊!你经常去素食餐厅吃饭,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是的,我没开过餐厅,但是几乎天天去素食餐厅吃饭,吃过许多盈利的餐厅,也吃过许多不盈利的餐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后来我就大胆地跟他交流了一些我的看法。

我觉得素食餐饮本身是有优势的,只是这种优势一些做素食餐饮的人并没有重视。


素食餐饮的第一个优势是经济实惠,素食食材的价格总体来说比荤食食材要便宜很多。举个例子:同样一碗面条,加上几种蔬菜和加上一块大排或海鲜,前者的成本要比后者低许多。餐饮的毛利润一般要控制在70%以上,那么在定价上,素食比荤食更有竞争优势。


但事实上很多常去素食餐厅吃饭的朋友有一个感受,吃素并不便宜,很多餐厅人均消费都比较高。最便宜的就是20元的素食自助餐了,但是自助餐的老板却感觉到工作繁重、盈利微薄,有些还亏本了。

那原本经济实惠是素食餐饮的优势,为什么不见了呢?我觉得是一个思维问题。经营者跟着消费市场的潮流而走,却没有分析素食本身的特点。

很多人开店能开大就不开小,觉得开大店仿佛就更显得厉害一点。但是大店的房租成本比小店要贵多了。

然后,大家都想着如何把素食餐厅做的高档,先在餐厅装修上花了很多钱。

接下来,一个面积不小的餐厅要雇佣的员工也会比较多,又是一笔成本。

然后在菜品研发上,我们都会想着尽量让素食看起来更值钱,比如一碗美味的蔬菜面,有些餐厅会用一些珍贵的食材,如松茸、牛肝菌、黄耳等,来点缀一下这道菜,使素面可以卖出比较高的价格。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划不来了。

换句话说,我们通过人为的手段把素食本身的经济实惠去掉了。

稻盛和夫说过:定价就是定生死。

是的,素食不能让人看起来廉价,没有市场竞争力,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生活中必要素食食材的廉价,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竞争力。比如,一个葫芦卖两块钱,可以炒两盘,请问哪个荤菜可以与之竞争呢?白菜1块钱一斤,土豆两块钱一斤,又有哪样荤菜比他们便宜呢?另外,越是当季的蔬菜,越是价廉物美。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餐饮更多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活中的饮食刚需,解决大众日常吃饭问题。其次才是交际和享受生活等等。

在食材本身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价格实惠不一定代表低端服务,有时候它像极了社会主义的福利。而那些把普通的东西包装精美昂贵然后刺激大家消费的思路,恰恰是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刺激生产”经济学理论体系下的产物。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当我们把素食餐饮变得昂贵时,素食餐饮就无法走向大众,不可能成为民生工程。但是我们如果在开餐厅之前没有做好走向大众的准备,不控制好成本,餐厅想要做亲民价格也不太可能。

目前很多餐厅的成本都很高,主要成本是房租和人工,餐厅面积比较大,房租很贵,需要的服务员也会比较多。然后,到素食餐厅消费的群体数量还不够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餐厅只好想办法把菜品卖得更贵一点了。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也希望投资素食,他们的愿景是做得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让吃饭不像吃饭,而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充满禅意的生活情趣。当然这样定位的餐厅,人均消费大约都在200以上。我觉得这些模式可以去尝试,也有少量的需求,但不是目前素食推广真正需要的模式

现在这个素食推广的问题是想吃素不方面,天天去素食餐厅吃不起,素食市场没有办法满足人们的刚需。我们一直在做消费者教育,告诉大家素食的好处,但是很多人接受了吃素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后,遇到了现实的困境。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很多人觉得,每天吃素,比登天还难,餐饮环境太不友好了。中低端市场急需有朴素惠民的素食餐饮企业加入进来。

那么开一家相对廉价的素食自助餐呢?我觉得开素食自助餐真的只是早期的尝试,这样的模式成本也太高了。每天要提前做好这么多菜,需要这么多的员工,还有很多客人会浪费,那些光盘行动的人其实也可能在浪费——本来他不用吃这么多,可是有意无意吃撑了。

这些都是昂贵的成本。所以自助餐也很难盈利。如果人流量不高,就要面临亏本了。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开自助餐,不如开一个蔬食烫捞店,吃多少烫多少,店不用大,几十个平方,员工不用多,客人吃完就走,或者打包带走。小成本小投入,人均消费15-20块钱,还能高产出。能快速收回成本,才能遍地开花,越开越多。

这只是一个假设。

素食推广,需要民生工程,而民生工程的特点就是经济实惠、健康美味、唾手可得。


胡萝卜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素食餐饮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健康美味。健康和美味其实是两个优势,健康归健康,美味归美味。

首先蔬菜有天然的健康优势,无论是西方营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都认为素食比肉类是更健康的。营养学认为吃素可以预防慢性病,改善心脏病、三高、糖尿病、肥胖症等许多疾病。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中医给甚至认为每一种素食都有药性,可以滋补身体。比如山药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萝卜可以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白菜可以清热解毒等等,药食同源都是真实的。

但是这张健康牌我们并没有打好,我们的许多餐厅希望把素菜做成肉的味道,和荤餐厅去竞争。所以我们健康的素菜被做成了高糖、高盐、高味精、高油,吃多了会发现千篇一律的味道,所有的菜都是调料的味道。这就硬生生的牺牲了素食的健康优势。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素食比肉好吃,这是肯定的,但是把素食模仿成肉味,肯定也不不会比真肉更像的。效仿荤食餐厅口感的这条路,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其次就是美味了,我们吃素的人大多数相信素食比肉好吃,因为每一种蔬菜、豆子、水果,粮食都有他自己的原味。而这些原味,是被人体味觉系统所接受的,有的清香,有的甘甜,有的糯香,各种素食食材各有特点。但是各种各样的肉类,给人的感受就是差不多,不是腥气,就是骚气。

在原味上,素食完胜。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但是如何把素食做好吃呢?就是适度烹饪,在不要破坏原味的基本上烹饪。这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应有的原则。烹饪的目的不是把蔬菜变成肉,而是把蔬菜变成更容易消化吸收的蔬菜。

而肉食烹饪,必须用很多的调味料、香料,因为原味没法吃,厨师做的工作,除了让肉食经过烹饪变得容易消化以外,还要让肉食不再有原味,最后只剩下重度调料的味道和肉的肌理感了。

但是在餐饮理念上,我们盲目地跟着一般餐饮市场走,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不能使素食别具一格,打动食客的心。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素食要做的好吃,最重要的是天然的食材,这一点可以和农村种地的老百姓或者自然农场去合作,好的食材是餐饮业的必杀技。

素食还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上几条了。

在这个生活成本很高,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的时代,其实给了素食餐饮巨大的机会。价廉物美还更健康,也许一时不能打动所有人的心,但是持之以恒,终会全面胜利,赢得市场。


图片 | 璞心 王陆良


这是我一个餐饮业外行的看法,也许不足论之。但是站在普及素食餐饮、让大众选择吃素变得唾手可得的角度,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End—

壹素界原创出品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编者 | 圆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许这才是社会发展真正的出路。

破坏地球的元凶既不是温室气体,也不是塑料垃圾,你一定想不到

国家:以后慢性病能报销50%!吃瓜群众:太好了,我想生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