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聪明的人发明的终极学习法,最适合现在啥都想学的孩子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Lucky

又到一年高考季,大家讨论“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像我们这种,孩子要N年以后才会高考的,也忍不住掺和一下。伸着脖子,想打听一点学霸的成功经验。

听来听去,除了天赋、努力之外,反复被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即是:学习方法。

那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学习方法

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搜寻,后来找到了它。

先说说它的神奇。

一个叫Scott Young的加拿大人,用它在几天之内学完了线性代数,一年的时间里自学完成了麻省理工全部计算机学课程。一共33门课程,这意味他平均通过一门课程也就花了一周半左右

不卖关子啦,它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知乎上很多人怒赞“费曼学习法”,还将其称为是“终极学习法”。

P.S.,它还能解释,为啥相比老二、老三,老大更加聪明,很神奇吧?

1费曼,你是谁?

“费曼学习法”来源于20世纪美国物理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理查德·费曼

“男神”费曼是不是很帅~

如果说20世纪全世界第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那么排名第二的可能就是费曼先生了

他不仅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参与过美国的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同时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

这样一位史诗级人物,对学习方法他有着自己的独特一面:学完了,再教一下他人。

这个方法伴随了他一生,也成就了他一生,而要追溯到他最开始的学习,则是归功于他的父亲对他思维方式的引导和积淀。

费曼和爸爸妈妈的合影。

费曼的父亲是一位推销制服的销售,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人,却在跟费曼一起读书的时候,逐渐教会了他怎样去理解和思考。

比如,一起读《大英百科全书》,父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让小费曼真正理解。

有一次,他们讲到了霸王龙。书上说:”霸王龙有20英尺高,头有6英尺宽。“很准确,但是很抽象的表述。

父亲很巧妙地用“它的头想伸到窗户外,但是却伸不出去,因为它的头太宽了”的话语,让抽象变的具象。

这让费曼不仅理解了霸王龙的庞大,更加理解了20英尺高、6英尺宽是一个什么概念。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小费曼不仅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认识到无论学什么,都要去理解它背后真正的含义,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不要小看这句话,因为这也正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所在。

2

费曼学习方法的精髓是啥?

在介绍“费曼学习法”之前,我想先讲讲“学习金字塔”这一概念。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

数据显示:

  • 在教室听讲的效果最差,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记住5%;
  • 阅读能记住10%;
  • 讨论能记住50%;
  • 实践能记住75%;
  • 而最高的是转教他人和立即运用,这样能记住90%所学的知识。

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阅读书籍大多属于“被动式学习”,往往止步于接收信息,对知识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往往不够。

当我们参与小组讨论、或在实践中运用时,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这时,我们已经从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式学习”。

但最高阶段是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教会别人。

做过老师的体会最深刻,一定要自己先把知识理解全面了、摸透彻了,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否则肯定会模棱两可,甚至不知所云。反过来说,为了给学生讲清楚的摸索过程,也正是深化自己认识的过程。

即常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所以说,为啥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大比老二聪明?

其中其重要作用的就是“指导效应”。老大在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当“老师”的角色。陪弟弟妹妹看书,玩游戏时,他得自己先把东西理解明白透彻了,才能给弟弟妹妹讲清楚。

而“费曼学习法”的核心主张就是要“教别人”。

3费曼学习法咋用?

那“费曼学习法”具体要怎么用?要怎么在教会别人的过程中自我学习?有些复杂,建议爸妈先学会,然后再教给孩子

但总的来说,一般分为4步:

1. 确定主题,将新学到的知识(某概念)写在纸上。

假如我们几天要解决的主题是“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就将这个知识点写在纸上。

2. 教给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理解,让孩子清楚明白地理解。

在我的认知里,真正厉害的老师,绝不是经常抖书袋、撂专有名词的,而是能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把内容讲成精彩故事的那些。

所以,如果我们用“瑞利散射”或者“丁铎尔散射”等现象来跟孩子解释“天为什么是蓝的”,他肯定听不懂;从另一个侧面说,讲的人估计自己也没怎么弄明白。

一定要尽量用最简单直白的话来解释

比如,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3.发现缺口,孩子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能是知识理解的缺口。这时,一定要反思,回归原始材料,重新学习,查漏补缺。

比如,孩子不明白什么叫波长,我们就要再次查找资料,用简单易懂的话说明波长的含义。

4. 组织简化,再次传授。把手头上的资料进一步整理、简化,用自己的话组织成一个流畅的故事。这样的迭代过程可能是N次,一直到把知识点彻底探究清楚为止。

编写故事的过程,其实是重新梳理头脑中想法、思路的过程,故事写的越流畅、孩子越容易理解,就说明我们对概念掌握的越透彻。

比如关于波长,我们可以说,太阳光里的红色特别厉害,能跑比较远的距离来到地面,但是蓝色就很弱,跑不了太远的距离、被困在了天上,所以天空就是蓝色了。

4教会孩子,神奇的费曼学习法

纪录片《发现的乐趣》中,费曼首先阐明的一个观点就是, “known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和“knowing something”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意思是“知道某事物的名字” ≠“知道某事物”

当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一件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教会别人时,才是真正掌握了它、内化了它,使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现在孩子学的东西是很多,但真正记住、学会、学透的部分其实并不多,我们经常在他们身上看到,今天学明天忘,似是而非、不求甚解,无法举一反三等等问题。

这时,让他们学会、掌握“费曼学习法”就变得愈加重要,很有可能成为他们领跑拔尖的助推器。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孩子担当我们或弟弟妹妹的“小老师”,把他在学校、兴趣班等等情境下学到的东西再“教给”其他人。

现在,我和川爸经常用这个方法,促进小川的钢琴学习和练习。

川爸装作什么也不懂(主要是我陪着他上课),鼓励、“请求”小川把上节课老师教的新内容,讲给他听,带领他一起练习。

有时,他还会故意提出一些“问题”让小川解答,促动他去回溯学习的内容,把新的知识点真正弄清楚、弄明白。

其实,除了巩固学习内容之外,让孩子担当“小老师“还能充分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还记得那个从湖南农村走出来,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却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的何江吗?

他的母亲也是这样陪着他和弟弟学习的。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说,母亲的这种做法极大保持了他和弟弟的学习兴趣,给予了他们最大的信心。

最后,关于费曼先生的纪录片和著作等内容我都整理出来了,想了解的亲们,可以私我回复“费曼”。

川妈说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孩子或者更准确的学生来说,“学习方法”就是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之一。

过去“相当长”的学习过程和这些年作为老师的经验,更是让我重视它,也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尽早掌握最有效率的方法。一直在寻找,也把找到的分享给大家。

有宽泛意义上的,有关于阅读、写作的,还有英语学习的等等。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有限,还希望大家发现的好方法,欢迎留言告诉我。

不过,还有一句话一定要说,方法很多很好,也很容易学会,但真正想它发挥作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坚持才是根本,才有希望获得如同那位Scott Young的惊人成绩。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