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由奇迹构成》不管如何格格不入,活出本身的样子就很好呀

小冒坚持原创的day189 日式小清新的治愈系,“神奇动物”版的“谢耳朵”。

这部去年去年开播的典型治愈温暖系的日剧已经完结了,还是悄无声息,小众没什么热度。连弹幕都冷冷清清的。但这股日式小清新,真的很不错。豆瓣评分到现在还稳定在一个不错的高分,8.7。

《我们由奇迹构成》



男主小哥哥是高桥一生,因为他曾经的几部剧,我也算是路人粉。

去年的日剧《四重奏》,他也是四人组一员,全剧单恋爱而不得,金句频出,情节总会出现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反转,引发了我对人生,事业,爱情的很多另类思考,尤其是关于“有梦想的三流就是四流”太扎心又莫名很治愈。

短小精悍,每一集都是高潮反转的神剧《我的恐怖妻子》里,那对貌合神离的恩爱老妻少夫给人印象很深刻,他把那个表面完美的契约小丈夫的体贴和腹黑的反转演得很出彩。

所以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精明复杂到腹黑的情场浪子。


万万没想到,这一部小清新里,他饰演了一个“神奇动物”版的“谢耳朵”。

相河一辉,一个单纯的nerd,社交恐惧症,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关注动物,热爱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探索和研究。

他的职业,是在一所大学里,教授可有可无的生物课——动物行为学。

他在讲台上充分进入自己的世界,津津有味地讲着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丝毫不在意讲台下,学生们聊天、睡觉、玩手机、看漫画…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rush out,飞奔出去,也不在意这个老师还没下课,他和这个生物课一样,毫无存在感。



这就是生物课的日常。

众所周知,相河老师脾气好,好应付,无论你干什么,他都不管不问;而且即使被教导主任训,他依然不爱点名。就算再怎么不感兴趣,这也是一门非常完美的混学分的神课。


相河那么热爱动物,热爱自己的领域,真的就如此草率地敷衍教学吗?

答案慢慢揭晓。

同学渐渐发现,这课也不是这么随便应付的,因为这个相河老师,不按套路出牌。

比如,他会留随堂小论文作业:为什么斑马的条纹是黑白两色?百度谷歌也不知道呀。

比如,如此混学分的课,居然要占用周末去野外考察,去森林里用相河老师自制的鸟哨,去和鸟类对话。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老师。


然而在每一节不走寻常路的课程中,同学们越来越积极,也开始认真听课了;因为这个生物课,真的很不一样:

比如斑马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问题,大家用心地天马行空,呕心沥血地瞎掰凑作业:

为了防止寄生虫靠近;黑色吸热,可以更有效调节体温;为了迷惑天敌等等;

老师乐呵呵看着大家发表,越听越开心,最后告诉大家,他也不知道正确答案。留下一教室黑人问号脸的学生们。



野外考察。这个老师做了一晚上的简易破装置。有什么用?为了能够发出声音,模拟大自然里鸟叫的声音。大家拧了半天,发出各种声音,大自然毫无反应。

但是,相河老师演示了鸟哨的正确打开方式,轻易就模仿出山雀、山鸡、乌鸦的叫声。大家将信将疑,闭上眼睛,惊呆了:原来真的有鸟叫声在和哨声对话。此起彼伏,这也是大家第一次这么用心去聆听鸟叫声,也是第一次发现我们可以这样与大自然主动互动。


相河老师一时兴起,自己说走就走,请假去野外考察——观天文台,于是就把学生扔给另一位截然不同的典型学术“好”老师,大家才发现,原来没有相河的生物课,好无聊呀。

因为每一节课虽然看似毫无章法,但是都用心准备,别出心裁,同学们渐渐都能被他的热情和眼中闪闪发光的喜悦感染到,不仅不开小差了,而且这个冷门课还多了很多旁听生。

相河不是为了教学生动,才经常突发奇想;这也不能算是正经教育片,但是不得不说,因为和自然的接触,对自然的重新关注,通过相河对生物的热爱,真的是比教育片还要清新热血。

他骨子里就是个有种神奇想法的小孩。顺着自己的心思,不去考虑过多世俗的烦扰,一心一意倾听内心的声音。

明明一笑一脸褶子,偏偏很真诚,总会因为意外遇到动物或者发现罕见动物化石就高兴地像个孩子一样。

上班路上特别容易醉心于观察大自然,向路边小狗打招呼,听池塘边的青蛙唱歌,趴在地上以乌龟的视角看世界,然后迟到被教导主任天天骂。


和另一个像极了他的小朋友成为忘年交,

一起奇思妙想,为什么彩虹的“虹”是虫子旁?因为是给昆虫过的桥吗?

一起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一起分享心事。这个小朋友和他成长经历多么相似,都是天性爱好自然,不懂得也不太习惯被规矩约束,但是不得不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改变自己。

因为自己的天性与家庭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有所冲突,不断经历着内心纠结与成长阵痛。


好在,相河能顺着心愿成长,是因为他有一个“不管他怎么样和周围格格不入,就保持他本身的样子就很好”的爷爷。

相河的爷爷就很像《海蒂和爷爷》中默默保护海蒂难得的纯真的爷爷和克莱尔的奶奶一样,愿意接受孙子孙女辈的与众不同,鼓励他们不要因为格格不入而频繁受伤,难过。


相河不喜欢和人进行复杂虚伪无意义的社交,不会察言观色,不刻意去讨好别人,不懂得如何招人喜欢还经常无意得罪人。虽然一开始大家不能理解他的不成熟,但是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而且喜欢这么单纯善良的性格。

你以为他只活在自己世界里,很自私,很幼稚。但其实,他正是因为他只想将精力用在讨好自己喜欢的人身上——他曾经因为这个人总是哭,但他现在学会和他和平相处了——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每一集剧情看似温馨平淡,但是还是很会用转折点做结尾。当相河笑着说,想要讨好自己的时候,真的很触动我。

他小时候不是一个标准听话的孩子,所以总因为不够听话而被质疑批评,因为总是做不好规矩的事,控制不了自己对动物的喜爱,难过的一直哭。

好在电视里,他有爷爷的保护和认可,顺着天性依然顺利成长为一个不错的人;

现实里的孩子,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古怪的天性,但是也都各有各的特色,基于一种相似的流水线化的培养和教育体系,有着一样的养成目标——成为标准的听话的好孩子的过程中,至少还是会放弃哪怕暂时搁置一部分天性,努力成为别人期待的你,而不是你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推荐大家去看剧的原因,一方面是有很多动物的知识,大自然自带神奇治愈功能。没办法经常去接触大自然,多看看视频也是好的。毕竟动物越看越少。

另一方面,这种尊重人的天性,尊重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用心,体现在很多细节里,特别感人。方方面面的细节处,在体现人文关怀。

比如,剧中很长篇幅里,都围绕着“龟兔赛跑”的故事。

小朋友别出心裁地提问:乌龟为什么不愿意叫醒兔子呢?

相河说:大概在乌龟的世界里,它只能看到几厘米的世界,它不在乎输赢,只是单纯享受往前走的过程。享受眼前的世界,所以才不断缓缓向前。

在乌龟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兔子。

相河说,女主(荣仓奈奈饰演)像兔子。骄傲的居高临下的兔子。

从一个陌生人里得到这样的评价肯定事冒犯,所以女主会生气,会不服。我那么认真努力生活,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望,也走在生活的正轨上,甚至也算小有所成的独立女性。

为什么在你眼里是这样的兔子?然而在一步步接触相河,也经历过失恋和工作上的烦心事后,女主也会哭着承认自己是兔子——拼命努力去得到每个人的认可,用成绩去掩盖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只在乎不让别人失望,却没想过如何善待自己。

我很喜欢的两个配角之一——除了尊重相河天性的爷爷以外,还有能发掘他闪光点,知道他是心无旁骛毫无保留投入热爱的事业的天才的系主任教授。

系主任喜欢相河自然会偏心帮助他,可是这个生物系的老师各个神奇——有拼命追求学术成功的世俗功利的正常老师,也有看似沉浸在蚂蚁的世界,比相河还封闭,但其实内心柔软也渴望被接纳的“蚂蚁老师”。他对待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兔子型”可以很快适应社会,但“乌龟型”的人也能达到自洽,活得满足。世界上本就不该只有一种人,可能还有“蚂蚁型”,“树懒型”等等。但不知道为什么,主流只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成功的“兔子”。因为适者更容易生存,强者更容易生存,大家都在努力靠近,想成为一只“兔子”。

所以做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对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知足常乐固然好,但始终没办法摒弃天性的人,也需要一丝丝自由的空间。

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坚持自己心之所向,需要放弃很多,更要承担很多负面评价和非议压力。

相河一辉说:做什么事,是个人的自由,做着不知道是谁规定要做的事,才最不可思议。

人生从来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也都值得尊重。

不管如何格格不入,活出本身的样子就很好呀!

从今天起,我也想,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学着去讨好自己。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