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路上:懒妈妈旅行育儿系列2——父母越依靠,孩子越可靠

懒妈妈带娃旅行的日常——

“宸,麻烦帮忙打电话让前台再送两瓶矿泉水来,谢谢!”

“宸,现在咱们去哪里呀?”

“宸,这里需要排队买门票……”

“宸,你安排今天晚上吃什么呀?”

“宸,麻烦帮忙把脏衣服送到洗衣房去,记得要先去前台领洗衣粉哦,数一下要洗的衣服的件数,填个单子……”

“宸,帮忙去前台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取回来。”

……


旅行,能提供给孩子很多锻炼机会,只要你舍得依靠他。

旅行是一件繁琐的事,衣食住行,父母不必包办彻底,留一点空隙给孩子

从确定目的地,到设计旅游攻略,再到收拾行李、购买车票、预订酒店……张罗包办过的人都知道这其中艰辛,有时候遇到酒店不舒适、食物不好吃,最怕孩子水土不服,再有个头疼脑热,那当妈的肯定免不了被一顿埋怨。

我从宸哥4岁时便开始独自带他出行,我该庆幸,无论东北、西北、东南亚……他非常适应旅途的一切:五星级酒店住得,草原农家的破败民宿也住得;吃得了山珍海味,也能吃泡面;能深度体验舒适的海岛游,也能日行3万步,不喊累不撒娇……

其实,从第一次出行开始,我就有意识让孩子适当承担属于他的责任:

宸4岁,我让他在旁边看着我整理行李、准备旅行必要的应急药品;他有一个自己的小背包,旅途中我会允许他带1件玩具,和他的牛奶、点心一起装进小背包,这就是属于他的责任。

当他逐渐长大,旅行中需要他承担的“责任”也慢慢变多,他总能欣然接受,并完成。

通过旅行,他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勤,妈妈则越来越“懒”。


教育孩子独立思考,学会自我保护

二年级暑假,我们去了北京。

那天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偌大的展馆人山人海,我陪着他一层一层参观,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体验,累到双腿像灌了铅。

于是我跟他说:“我去那边休息一下,你带好电话手表,玩好这个项目就过来找我。”

我顾不得形象,席地而坐,身边坐满了像我这样的家长。


半小时过去了,不见他回来,于是我打他的电话,竟然不在服务区。我急忙起身寻找,乌压压到处都是孩子,就是看不到他的身影。

我慌了,找到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他向我要了孩子的照片、姓名,发到工作群,请所有岗位上的同事帮忙留意,并要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继续疯狂地四处寻找,大概也就5分钟左右,我接到了电话,孩子找到了。

我几乎是用尽全力飞奔过去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的眼里竟没有一丝慌乱,看到我的眼泪,他很诧异:“我一直都在那儿呀,说好了等我玩够过去找你呀,我还没玩够啊!刚才这个哥哥突然叫我,说你在找我。”


谢天谢地!虚惊一场!平复好心情,我突然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刚才你有没有怀疑过哥哥是坏人?怎么这么相信他?”我问,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绝佳契机。

“第一,我看到他戴着工作证,之前你告诉过我,如果在外面万一和家长走散了,就要找警察或工作人员帮忙;

第二,他直接问我的名字是不是叫XXX,他说你正在找我;

第三,我用之前咱们玩情景游戏的那招儿试探:我问他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妈妈是短头发,我跟她约好了在二楼扶梯见面的,她应该在那儿等我。他说可能真的弄错了,因为是一个长头发的妈妈在找孩子;

最后,他给我看了照片,说是那位妈妈的孩子,真的和我很像。所以我才让他打电话叫你过来的。”

那一刻,我知道,他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年级暑假,我们去泰国自由行,落地正好是清晨。我请他去帮我们买早餐,他支支吾吾不敢开口。

在泰国的几天里,出门坐车、吃饭点菜……哪哪都需要说英文,我们一起学着用中文翻译app,并双手笔划着向当地人问路、寻找美食……慢慢地,即使英文蹩脚,但他无惧开口。

锻炼孩子的整体统筹能力,借助工具解决问题

此次杭州自由行,我说:“过去,我带着你完成了很多旅行,这一次,能不能试试你带着我?攻略你来做,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可以协助。”

对此,他很兴奋。

我教给他几件“法宝”(虽然事实上,很多下单的步骤是我操作的):

通过百度app对杭州有个初步认识;

在马蜂窝app上查看杭州旅行攻略,结合我们的需求,确定我们这几天的大致行程;

携程、马蜂窝、去哪儿对比车票和酒店房价,最后下单;

这次他自己的行李,自己收拾;一路上他拖着箱子,我背着轻便的小背包……

每天,我都问他:“明天我们去哪里呀?怎么去呀?那儿玩什么呀?吃什么呀?……”


每一次旅行,都是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好机会,是为将来与孩子的分离做的预演,你越依靠他,他就越可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