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二)——城门楼

桂平,古称浔州,州府中心城,自宋代起,才开始在现在城区位置上建城,有了古代城市的模样,一圈城墙,最初只有四个城门,从宋到清,城池建设历十次改扩建后,才有了清代所示的地图样式,不过古人作的地图非常不规范,也不严格,所作的城市地图也只是大概有个模样,仅仅起到标识的作用,而方位,位置和实际往往相差很大。

现在看到的清道光年流传下来的桂平城厢地图,偏圆,但实际上,那时桂平城(下图红线所标示就城墙位置),整个城池是长型,古人有形容桂平城池像个竹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明代万历年讲究风水学说的时任知县刘万安在桂平城东三角嘴对面浔江边建起东塔的故事!这里边的事,日后再另起篇章细细说!

早前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系列》文章里对清代桂平古城有过部分介绍,而今天这篇也是“桂平古仔系列”的延续与扩展。

古时候的城池,必有城门,按城市的大小,所在地的地形,地势,城门的数量或多,或少,所谓标准,就是方方正正的,只有东,南,西,北四门,宋代桂平城就是这样。

但实际上,古代城市也没有一定的规则,除了曾经几个都城,如北京,南京,西安的规模称得上宏大外,一般的州县城池都不大,现在完整保留,部分保留下来的古城也可以印证。

作为古代城市的一种建筑规范,城池的建设,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防御设施,城墙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有效的军事防御线。古代社会中,城池也是分等级的,可分为府级、县级、厅级、堡级等;一般来说,层级越高,规模也越大,配置的官方建筑也不同。桂平以前作为州府级城市,这个城池规模按照标准,算是很高级了。

城墙的建设样式,一般和长城的没什么两样,区别只在于局部,垛口,宽窄,高度不同而己。见过相关图片,电影,电视上的场景,一般都可以想象得出来。

城门的样式也大同小异,在墙中开个门洞,作为城内外的交通通道,城门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场所,一个进出城的必经之所。

最不相同的是城门上方的建筑,城门座基宽大,通道深长,门座之上往往也有建筑,也就是俗称的城楼,城楼的样式很多,简单的,像一间房;复杂讲究的,像是阁,又像是殿等,因为城门是民众每天进出,各地商贾出入,游历的文人仕官往来的必经之处,城楼就很很显眼,很重要了,可以说,城楼是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之一,所以有此城市比较重视这城门楼的建设。

古人对每地场所,每个建筑,一般都有名称。对城门,很多地方的城池习惯就是东,西,南,北的命名,这也很好理解,无论是当地人,外地人,初到一地,最容易理解的,与辨识的就是方向了,也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但也有给城门以专门的名称,就像古人的名和字一样,名就是大名,书面上,或是其他正式场合用。字就是小名,乳名,日常中熟悉的人经常喊的。对于城楼也一样了,虽说城墙,城门,城楼等,属于一种军事建筑,但对于亭,台,楼,阁等,历史传统中却又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所以人们往往又给予一个很贴切的名称,或霸气,或诗意。

浔州府城桂平曾经的城楼,也没有脱俗,有着相同的城池文化,宋代古城就是四个城门。清代古城时已扩到六个城门,东,西向各一门,南,北向各两门,三个带瓮城(也有叫月城)。自然,也就有六个城楼。城楼长什么样,也许和现在某些保留下来的古城楼一样或相似,但无论如何,现在都讲不清楚了,关于城楼故事,也只在古籍中留下一行半字而已。比如城楼名,比如古人站在城楼处的诗意。

但实际上,最初的桂平城池自宋嘉佑年(公元1056年~1063年)始建,到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宋代城池才真正完成,当时,城不大,以四穿楼为城中心,四向只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当时的桂平城显得方正。

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第一次扩建,但当时城池还是四门,改变不多。直到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在近二十几年的城池改扩工程中,桂平城池南,北门位置不变,也就是现在的大南门——四穿楼——下北门一线,以此线向东西各扩展数百丈,南,北城墙也就各多开一门。直到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才基本定型,城门,城楼的名称也都基本保留延续下来。

东门,最初也叫拱辰门,明洪武后改名为浔阳门,就位于现在的厢东村村口。东城门楼,叫思古楼。

思古,故名思义,怀旧过去,怀念古时候,此名在此地非常贴切。东门之外,就现在的三角嘴,有个古城遗址,但此城却如迷一般存在,在残瓦断陶中,只知此城年代久远,但经过现代考古又找不到确切证据,证明是哪一座城,流传下来的各种史书记载中,却又十分纷乱,说法不一。

这东门之外,有什么景致?思古楼上向外望去,视野开阔,左黔江,右郁江,交汇于东,合并为浔江!两江水色,流速各不同,清人林若逋的一首诗词带给你想像:

岸草通幽步,沙明映蔚蓝,

双江澄夕霁,水名一亭涵。

大南门也叫迎恩门,带有瓮城,主门楼就位于现在大南门路口,而瓮城门就在现在大南门社公处,此处也是宋代以来没有变动过的南城门,明洪武扩展后,为区分而有了大小之分,大南门属官道,一直就是桂平城对外重要的出入口。而大南门城楼,叫观风楼。

(之前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写过的《桂平:城南故事一一“人头桥”》系列文章中所说的“人头桥”,其最早的“迎恩桥”之名,应该就来自于宋代,大南门的雅称)。

不过这观风楼在清道光年被毁后了,到了同治年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大清一统志》中表示,观风楼在南门上,而后世考证,则以诗为凭(此诗摘自本地志书):

三里之城渺大荒,两江横截比金汤。

唐家设险今犹在,圣代登埤虑更长。

此诗是南宋嘉佑年福建人廖德明在浔州府任知州时所作,也正是他主持修筑完成了宋代桂平城池,城池修完后,站在有城门楼上,廖知州望着郁江水,远望三角嘴,见到前朝在此处遗留建筑旧迹,一首《南楼》诗应景而出,这南楼也就是大南门城楼,所以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唯一不同的,倒是廖德明所作的这首《南楼》诗,其他公开资料中显示的和古书中记载有几个字不同,很多公开资料上都是以下的诗词,

三里之城渺大荒,两江横截金汤。

唐家设险犹在,圣代增陴虑更长。

小南门也叫宁远门,带有瓮城,主门楼也是在现在西街口,瓮城门,也是正对现在西街街口。小南门是明洪武年城池扩建时所增加的,此处城楼史籍中并没有多加描述记载,当时西街还没诞生,小南门外都只是一片水塘之地,而最初,这也只是作为一个偏门存在,直到清康乾时期,西街开发后,此处才渐渐成为桂平城最重要的一个街区与城区出入口,这小南门成为桂平重要的南门。

大,小南门之间,也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关系,宋明时期,大南门为重,城中心就在四穿楼一带,而清以后则小南门为重,城中心为府衙这一带,这也是历史前进与时代发展的必然。此处的城楼,也不见有详细记载。

西门也叫安远门,带有瓮城,主门楼,大概就在现在中山公园孙中山像周边,瓮城门对正农行路口。这西门也是明洪武年城池扩建后,移至此处的,至于最初的宋代西门在哪个位置,就不好猜测了,按宋城以四穿楼为中心,南北对称,至今可辨识,而东西也对称的话,当时的西门也许就在现在基督教堂丁字口这个位置,不是也差不了多远了。西城门楼,叫卷雨楼

《卷雨楼赋》

西城门处的卷雨楼有多美?也许现在不能体会,但可以想像一下,当年西门之外,一片田野,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正望过去,无遮无挡,左可观思陵山,右可听黔江水,作为清代初期声誉浔州的文人,“三潘”之一的潘geng(鱼旁加亘字,去声),就曾站在卷雨楼上,吟出一篇《卷雨楼赋》赞之。

上北门也叫宣武门,就在现在旧北江港务所这里。而桂平古城墙保留残存可见的一段,就在这里。这上北门城楼,叫平远楼。现在,上北门处,也就剩下这一段还能想像出城楼的样子了。

按照城建时间和地理位置推断,上北门也是明洪武年扩建时增加的,但上北门却沿袭了老北门的正统,因为上北门自建成以后,地理位置合理,也一直作为桂平城对外的主要出入口之一,属官道,上即首,上为要 ,所以上北门就成为正北门,自然,相关的城楼也就沿用老北门的建制,使用“平远楼”之名。

下北门也叫威镇门,和大南门一线相对,中门就是府城中心——四穿楼,位置就在桂平一中围墙东北角外的路口。

下北门,就是原来宋城的正北门,与大南门相对,门外就是黔江,自明洪武扩建城后,这正北门的地位就下降了,作为一个副门,偏门的存在。下为次,下为副,从此以“下北门”为名。城门之外,也只是人们上下到黔江边生产,生活的通道,此处本应是平远门之所,但此后,此处门楼却难见记载。

在明成化三年,时任知府孙暲把所有城墙都完成为砖墙,城墙高二丈,厚一丈二尺,在城墙上的角楼,悬楼,炮台,窝铺共二十二处,城楼六处,属兵马司(兵马司相当于现在的治安巡警队,负责城内治安为主),六处城楼差不多就是治安办公室,也就是城门守卫的办公室,自东往北分别命名为仁,信,谨,智,严,勇,并改东城门雅名——拱辰门为浔阳门。

据史书记载,在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三月,风雨大作,六处城楼因此全部倒塌,城池也有所破坏。当年,浔州府属四县时任知县,桂平舒启,吴志绾,贵县臧祚鞏,武宣倪宪,张昌蕃,平南施璜,主导共同捐资,并分段重修加固城池。

这四县分修府城,从分配上也很有意思,城池周长七里三,桂平负责东门楼到北门楼段,贵县负责北门楼至小南门楼段,小南门到大南门间则由武宣负责,而大南门到东门楼间是平南负责。依图而言,相当于贵县出资最多,修缉城池长度也最长,桂平次之,而武宣,平南则平分剩余不长的一段。当时各县经济情况差别很大吗?这没考究,只能乱想想了。

到了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时任浔州知府刘体舒加修,可惜,仅两年后,天地会陈开起兵攻打浔州府城,加修后的城墙,并没有帮助知府刘体舒守住府城桂平,城池再一次被重创,城墙千创百孔,城楼不复存,更为惨烈的是,其最后被俘获,和知县李庆福、舒桦一起,殉了大清国。

之后,桂平被改作大成国都城——秀京,估计大成国的最高领袖平浔王陈开也曾组织过对城池的修缉,只是后来清军反攻时,城池再一次遭受兵火,桂平城池再一次面目全非。

直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在大成国兵乱平息几年后,时局稳定,时任知府又率府属四县共同出资再次对城池重建,这一年,也是桂平城池最后一次大规模建设。可见,清代也是浔州府城最多变多灾的时期之一。

只可惜,1937年底因抗日战争形势所迫,当时保留还相对完整的一圈城池,被国民政府下令拆除,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曾存千年的印迹,这桂平城池,就成为一个历史印迹,历史话题了,在后来几十年的建设中,大部分清除得彻底,仅剩残存。

关于古代城池,全国范围内,完整保留的,曲指可数;部分保留的,也不是很多;更多的古代城市,城池更是痕迹全无。毕竟,经历了千百年,每个地方的发展,所遇到的事情都不一样,每个地方的历史不一样。

历史过去了,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只是讲述下过去发生过的事!而已

(说明:这些城门楼的图片,没有水印的都是临时从头条图库借用的图片,有水印的都是自己原来存下的图片,

这里只作引用与观赏,毕竟,桂平曾有过的这类型建筑早已丢失在历史深处。估计见过它们的人,没有了,能说得清楚的人,更难寻访到了,相关图片相信更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只剩下一段残存的老墙可以找到,还有史籍中关与它们的传说!)

这里是桂平,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

谢谢阅读关注!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一)——北江古渡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千年浔州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