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酷夏,试试用龙脑俘获人心

龙脑,也叫梅花脑、梅花冰片、羯布罗香、冰片、片脑、桔片、艾片、梅冰

龙脑,也叫梅花脑、梅花冰片、羯布罗香、冰片、片脑、桔片、艾片、梅冰等,名字众多,是因为它确实是大众通吃的一款好用又好闻的香料,用处广到在日常用香和吃吃喝喝都能无意间瞄到它纤弱的身影。用它最妙的,我认为当属五代十国的花蕊夫人。

正史(即《续资治通鉴》,上与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相衔接,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中鲜有记载我们这位“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美女宠妃,在南宋工部郎中吴曾(1162年前后在世)的《能改斋漫录》中也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徐匡璋纳女于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翻轻也。又升号慧妃,以号如其性也。王师下蜀,太祖闻其名,命别护送,途中作词自解曰:“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在民间,野史对她却像戴了主角光环一样,人们似乎把其他朝代的两个贵妃的生平事迹移花接木到女主身上,使得被传奇人生和溢美之词包裹的“花蕊夫人”行事真假难辨无从考证。

【述国亡诗】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

在她众多八卦旧文中,有一个点是宋以来一直为人乐道的,那就是花蕊夫人嗜香。明末周嘉胄搜集编撰的《香乘》一书中,有花蕊夫人衙香方:

沉香三两 栈香三两 檀香一两 
乳香一两 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 
甲香一两法制 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右除脑、麝外同捣末,入炭皮末、
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磁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作饼爇之。

此香方除用料讲究外,重汤煮沸约十五分钟也是关键的炮制方法,使香气更加融合沉稳。龙脑和麝香均有开窍回苏的功效,冰片性寒,而麝香性温,两药往往配伍应用。由此可见我们的女主对香的气氛和功效的要求从不马虎。

作者:陆鸿年 (临摹仇英)

诗作:《宫词》王建·唐
御前新赐紫罗襦,步步金阶上软舆。
宫局总来为喜乐,院中新拜内尚书。

北宋初年的翰林学士陶谷(公元903-970年)的《清异录》记载:“孟昶夏月水调龙脑末涂白扇上,用以挥风。一夜,与花蕊夫人登楼望月,误堕其扇,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香扇’。”就是说,女主自己做了把涂满龙脑的扇子,不小心城楼上掉落到老百姓群里,使得大家纷纷效仿,手拿把雪香扇有事没事的晃着,成为当时气候湿热的成都乃至蜀地的时髦风尚。

雪香扇

在今天看来,夏季纳凉小扇随处可以买到。但散发阵阵清凉香氛,有着通诸窍散郁火功效的小扇,恐怕只有自己亲自手作才能用上了。试想,炎炎夏日里,你在办公室吹着设定为16度的空调,飕飕的冷风叫人脊背麻木。好不容易挨到下班,天也黑了。于是手摇着自己加工制作的雪香扇,信步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身的轻松惬意。之余,想想那婀娜可人的花蕊夫人,是不是觉得她的发明不仅是为夺得君心倾慕,也为你的生活添了些情趣?

作者:卡卡

美编:chai

图片:Google

「香」别声张,这是我们驱蚊香包的秘方

「香」被贬后的苏轼和黄庭坚是怎么品香的

「香」本草香饰——见人、见物、见生活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独家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独家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独家设计制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