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给买玩具,孩子倒地哭闹,家长的做法众人称赞:我咋没想到

带孩子逛商场,向玩具区走去。远远看到一个小女孩躺在地上大哭,不知是为啥事伤心了。走近了,才知道原因。原来,小女孩想买一个玩具,妈妈不给买,小女孩就倒地打滚哭闹,企图要挟妈妈就范。

妈妈安抚小女孩说“我们家里有一个,买回去就重复了,你不玩的话会浪费!”小女孩根本不听妈妈解释,只管哭自己的。小女孩子在地上滚来滚去,妈妈越说话,反而越会激怒她。渐渐地人多了起来,妈妈觉得没面子,又无计可施,干脆掏钱买下玩具,息事宁人。小女孩拿到玩具立即不哭了,妈妈带着小女孩离开,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起来。

有不少孩子存在类似的问题,当自己的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就采用让家长没面子的方式,逼着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

墨菲脾气定律认为,孩子专挑你最不希望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如果孩子在备受关注时发脾气,或者在家长不愿意孩子吵闹耍脾气的地方,家长屈服的可能性更大。

孩子很聪明,他在几次试探之后就能掌握这个规律,所以经常采用这个办法让家长满足他的要求,家长也只能无奈屈服。

现在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可以,对于孩子的要求基本都会完全满足。家长认为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既保住自己的面子,又哄孩子开心,两全其美。但是,这可不单单是钱的事,关乎到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及成人后待人接物的问题,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能过于随意。

总是满足孩子的要求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1、习惯成自然

如果每次孩子哭闹,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强化孩子哭闹的行为。孩子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采用同样的方法表演给家长看。家长迫于无奈,只好不加节制地满足孩子。

家长可能认为“他是个孩子”,孩子长大了就好了。但是,孩子往往形成习惯,不管他多大都改不掉这个毛病。这样的孩子可能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会成为“没有断奶的孩子”,也可以说是巨婴,还可能会成为啃老族、白眼狼。在生活中拿不起放不下,没有担当,人际关系受到不良影响,成为不被人喜欢的人,慢慢封闭自己,生活会变得不如意。

2、容易受到挫折

家长总是满足孩子的要求,实际上是在讨好孩子。家长习惯讨好孩子,孩子习惯被讨好,一旦进入学校、走入社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讨好孩子。当没有人讨好孩子的时候,他的心理就会产生落差,很容易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

《孩子:挑战》中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有能力面对挫折了”,这是无稽之谈,这些从小培养的技能,长大了怎会突然拥有,除非使用魔法。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聪明家长这样做

美国当代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戴维·沃尔什在《如何对孩子说“不”》中说:帮孩子控制他们的强烈需要、愿望和欲望,是爱孩子、关心孩子和引导孩子的一部分,否则他们就会被自己失控的情绪左右。

1、保持冷静

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家长一定保持冷静,不能冲孩子发火,发火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如果你的声音比孩子的声音还大,孩子的哭闹会愈演愈烈。

对于小孩子,可以抱住孩子,让孩子渐渐冷静下来。对于大孩子,就要让他到一个冷静的场所,慢慢平复情绪。或者采用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的视线离开想买的东西。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父母二人带凯凯逛颐和园。凯凯看见有卖水枪的,闹着要买。妈妈说家里有一个就不给买。凯凯大哭, 不走了。父母不理他,径直朝前走。凯凯跟在父母后面,一面哭一面窥测家长的态度,看见没有希望,哭声越来越小,最后终于不哭了。 爸爸妈妈有意放慢脚步,让凯凯追上来,领他回家,却绝口不提水枪的事。

这对父母就是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不对孩子妥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决心毫不动摇,孩子也就知道哭闹要挟父母是无济于事的,自己无法控制父母。这种方法真的让人称赞,也值得家长学习。很多父母看了这个案例后,都表示“我咋没想到!”

2、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有时候也不是非要当前的东西不可,当你抓住他的痛点,就很容易控制孩子,孩子就会忘掉刚才的需求,而开心地把注意力转向别处。

在动车上,售卖动车模型的阿姨故意给橙宝展示动车,允许橙宝摸一下,并打开声光开关,还让火车动起来,吸引橙宝的注意力。对于小男孩来说,对火车是没有抗拒力的。橙宝拿着模型不放手,妈妈不想给橙宝买,因为家里有。

妈妈告诉橙宝“家里有一摸一样的,回家就给你玩!”橙宝松手了,妈妈接着抱着橙宝望向窗外,告诉他“我们看真正的火车!”外面不仅有火车,还有大卡车、公交车等等各种车。相对来说,外面的事物更有吸引力,橙宝立马忘记了刚才的动车模型。

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喜好,就很容易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妈妈知道橙宝喜欢车,就利用他的这一特点成功地转移了注意力,拒绝了他的要求。

3、快速做出反应

在孩子发脾气之前快速做出反应,不要让火气控制住周围气氛,是非常重要的。不给孩子撒泼打滚的机会,处理孩子的情绪会变得易如反掌。这也需要父母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在某个商品面前长时间逗留,爱不释手,自己又不想给他买,那就抓紧制止孩子,带孩子离开是非之地。孩子还没有来得及要求,就被带离了,自然就没有哭闹要挟这一说。

橙宝有一个玩具,平是总是把它当作打草机来玩,但是出去玩的时候没有带。去商场的时候,发现商场里有个一摸一样的玩具,橙宝试图拿走玩一玩。妈妈知道他喜欢那个玩具,但是家里已经有一个,所以不能给他买。马上松开他的手,带他去看别的了,提前制止了一场哭闹。

每个孩子性格有所不同,面对父母的制止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是只要大人保持冷静,孩子也会很快保持冷静,无风不起浪,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克制住自己。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还是打一顿最管用!”你会采用这种方式吗?在对待孩子倒地打滚哭闹这件事上,你有什么高招呢?

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感谢支持!

点击加入婴幼儿养育指南圈,第一时间获取科学育儿知识: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