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落的王冠:他把周王室打倒在地,而他捡起王冠,打开了一个时代

春秋初年,繻葛之战,周王的权威被彻底打倒,王冠掉落在地,诸侯们都惊讶的看着这一幕,但谁也不敢动。而胜利的一方,郑庄公小霸也迅速凋零。齐桓公抓住机会,快步过去捡起了周王的王冠,拍了拍上面的灰尘,重新给周王带上。

1 王冠的掉落

郑庄公是一位崇尚实力的枭雄。郑国虽然立国不久,但因为是王室近亲,一直以卿士的身份主持周政,因此实力膨胀的很快。到了郑庄公时期,随着实力一起膨胀的还有他的野心。

周王室对郑庄公跋扈的不满从平王时期就开始了。平王死后,年轻的周桓王姬林政治手段显得有些稚嫩。周郑之间接连发生了郑刈王麦(派人割了王室农田的麦子和稻谷)、郑朝而王弗礼、郑易王田(郑把代管的王室的土地交换给了鲁国)、郑不朝周等事件。

周郑矛盾不断升级。周虽东迁,好歹还是宗主国,庄公不朝让周桓王有些实在拉不下来脸。周桓王决定用武力来挽回王室的尊严。桓王十三年,周桓王亲率王室和陈、蔡、虢、卫联军讨伐郑庄公。

在周的历史上,王室联合诸侯讨伐近亲诸侯国的案例还几乎没有发生过,大家至少表面都安守君臣本分。那么周桓王究竟是想要干什么呢?

春秋早期的战争大多是政治目的,很多次战争都在阅兵和演习中就结束了,还没有到逢战必见血的地步。因此,周桓王有可能不是真的要打,而是以为摆出讨伐的架势,郑便会求和。这样大家都下得来台,桓王可以顺势挽回王室尊严。

按理说,遭到宗主国的讨伐,身为王室卿士和诸侯双重身份的郑庄公确实应该遣使求和。然而,对于郑庄公来说,既然然我朝见你你不理我,那我便不来朝见了;既然你生气了要打我,那么咱们就掰一掰手腕看谁厉害!枭雄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求和二字。

于是,郑庄公与大夫祭仲、高渠弥率领郑军迎击周王联军。这样一来,周桓王就算想不打也不行了。双方在繻葛摆开阵势,史称“繻葛之战”。

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史记·郑世家》

周王室的军队却撑不起桓王的尊严。此战在左传、史记的周本纪等处的记载均是“王师大败”,可见周桓王败的很惨。更让周王室颜面尽失的是,周桓王本人被郑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

虽然郑庄公没有追击王师,还在当天慰问周王并趁机修复了与王室的一些关系。但堂堂周王竟然败于诸侯,还是足以引起中原的轰动。

周王室威望尽失。周王的王冠彻底掉落在沾满灰尘的地上,惊掉了下巴的中原诸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就此事多说一句。

2 凋零的小霸和中原危机

周王的失败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对于胜利的一方,郑国得到他想要的了吗?

普遍认为,郑庄公时代能建立一定的诸侯霸权,全靠这一仗,而郑国霸权的凋零是因为庄公诸子争位。

实际情况或许并不如此。

后来的齐国虽然也只维持了桓公一代霸主,桓公死后也诸子争位混乱多年,但齐国却一直保持了一流大国的水平,并成功在战国再次大放异彩。

而在此战之后数年,庄公去世,郑国不仅霸业凋零,且迅速成为二流诸侯,此后再无出彩,战国前夕就灭亡了。

如此巨大的差异,难道仅仅是因为齐和郑的地缘不同而说得过去吗?

此战之前,郑庄公凭借周王卿士的身份,假王命东征西讨,灭许、败宋卫陈蔡,盟齐鲁,这才大有称霸诸侯的势头。

而在此战过后,除了救援齐国抵御北戎,郑国再无大的作为。分配俘虏的时候,鲁国还将郑国放在自己的后面。郑庄公死前的最后一年,在恶曹与齐、宋、卫会盟,然而左传的记载顺序却将郑排在倒数第二,而史记的世家中根本没有记录,可见郑国并没有在此次会盟被奉为主导地位。庄公死后两年,原来的盟国宋齐等五国联军伐郑,郑国损兵失地。

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左传·桓公十一年》

因此可见,繻葛之战可以说才是郑国霸业的真正转折点,而不是庄公之死。那么,庄公明明打赢了周王,郑国却为何迎来这样的结局呢?

首先,法理上来说,郑以周王卿士的身份得以封国称霸,现在却公开反对周王。虽然战胜,建立了一定威望,却丧失了自己的权力的来源和霸权的合法性,因此诸侯并不信服。

其次,从实力和形势来说,虽然郑国在庄公之时十分强盛,但究其实力并未强于诸侯太多,不过是其势较强而已。春秋初年,较小的诸侯国和王室的近亲还是比较忠于周王的。因此,此战使郑国之势被削弱了不少。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原来在周王畿的西北,有许多少数民族,周把他们统称为狄。随着周的衰落,无力阻挡狄人的东迁,他们开始越过关中向东发展。在郑庄公去世的两年前,狄人大规模入侵了诸侯中的大国-齐国,虽在诸侯合力之下败退,但这使得各诸侯国惶恐不安。从接下来的数十年,狄人能够灭卫、灭邢、败燕等行为来看,当时狄人的势力已经大到足以使力量分散的诸侯们恐惧。

不仅如此,南方兴起的楚国也开始呈现出向北扩张的势头。鲁桓公八年,楚国和南方诸侯在沈鹿会盟。接着,楚国就讨伐了不服的随、黄等国。(春秋早年的楚国对于中原来说,也是蛮夷之国。)

这和郑国霸业凋零有何关系呢?刚刚说了,郑国力量并没有强大到比诸侯大多少,无力单独保护诸侯。而现在郑反于周,又分裂了诸侯的力量,使得诸侯们必须分散面对很强大的狄人和楚人,许多诸侯甚至处在存亡之秋。

因此,在宗庙存亡关键时刻,谁能使诸侯们团结起来,谁才能赢得诸侯们的拥戴,而繻葛之战,郑国显然背道而驰。

3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死后,诸侯们在南北狄人和楚人的威胁中,惶惶不安的度过了多年,直到齐桓公上位。

齐桓公和管仲君臣实施了春秋时期第一场大规模的改革,使得齐国开始强盛起来。而后,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扩展了领土;而后又帮助被狄人灭国的邢国、卫国重新建国;同时,齐国率领诸侯联军进逼楚境,逼迫楚国签订了和平条约,并恢复对周王室的进贡。这样,大致上解决了中原诸侯的外部威胁。

同时,在管仲的指点下,齐桓公看到了地上那顶带着灰尘的王冠。齐桓公快步趋上前去,将王冠捡起来,抖了抖上面的灰尘,重新戴在了周王的头上。同时,齐桓公还帮助周襄王“合理合法”的继承了王位。

周王非常高兴,在葵丘一次大规模诸侯会盟上,正式任命齐桓公为“方伯”,即诸侯们的大哥,授权他带领中原诸侯们,赶走戎狄,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原。此前,齐桓公已经实际取得了这个地位,但有了周王室的任命,齐桓公也很高兴。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迫于葵丘。···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使孔赐伯舅胙。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

从此,齐桓公成为周王室和诸侯们公认的大哥,后世所谓“春秋第一霸主”。这便是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故事。

实际上,齐桓公走了一条和郑庄公不太相同的路线,从而达到了称霸诸侯的目的。而与郑庄公最大的不同在于,齐桓公尊崇没落的周王室,利用周王室的合法授权率领诸侯。

而被郑庄公弃如敝履的,已失威权的周王室,为何能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呢?

西周王朝以《周礼》为准则建立了事实上的中原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周及周的诸侯们自封为文明人,而将四周的其他部落称为野蛮人(蛮夷戎狄)。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标榜,因为《周礼》同时规定周王在这个体系之内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无上的地位。

但周通过完善的礼节、严格的通婚、更多的财富和土地等等,使得中原成为贵族的象征,而其他部落成为低级的象征,周王再配以强大的武力,让中原诸侯们愿意遵从这样一个秩序。

几百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这样一种秩序。因此从法理上来说,尊崇周王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谁如不遵,那就是自弃于中原。

当然,周威权已失,这不过是面子工程。

更重要的是,尊周有其必要的现实意义:就是刚刚提到的,中原诸侯力量分散,散落在各处,而周边的蛮夷没了周的制约,力量强大。中原诸侯们需要利用尊周团结多数,共同对付周围的蛮夷。

因此,春秋时期的诸侯们,实际上已经不太愿意听从宗主周王的号令,却很愿意在名义上承认周王天下共主的身份,这便是所谓的“周德虽衰,天命犹在”。与其说诸侯们需要周王,不如说,在没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诸侯们更需要周建立的中原体系来共同维护“文明人”的权益和地位。

郑庄公想要打破这种体系,却无法维护诸侯们的权益。而齐桓公,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来维护原来的中原体系,因此齐桓公霸业是各方都满意后的结果。

子彧说

在周王东迁之后,权威就有所下降;在齐桓公之后就进入了春秋霸主时代。而中间的这段时间,是郑庄公和齐桓公代表着强大起来的诸侯们,在进行霸主模式的探索(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这个美德,但实际上做着这样的事)。

郑庄公的方法是打压周王室、从而抬高自己的权威。而这种方法,引起了周王的反抗,而诸侯们也畏而不服,因此郑庄公并未能完全成功的称霸诸侯。

接下来的齐桓公,进而采取了扶立周王室、通过授权来抬高自己的权威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周王室能继续成为天下共主,齐国在周王的授权下“合法”的攫取更多的利益,而诸侯们能利用齐国和盟友的力量抵御蛮夷的入侵,这样下来,各方都比较满意,因此齐桓公的霸权得到了周天子和大多数诸侯们的承认。

但实际上,郑庄公和齐桓公的本质是一样的,在周王无力制约的情况下,让郑国/齐国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诸侯威望,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而当齐桓公成功的进行了实践之后,其他诸侯纷纷效仿,而周的天下,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霸主时代。(完)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郑世家·齐太公世家》、《春秋史》朱顺龙 顾德融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彭林著

本文为子彧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