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间发布中心——钟鼓楼

在计时工具还不发达的古代,要想确切知道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晚上或者天阴的时候。

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发布方式,自然是很好的。

北京鼓楼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都建有钟鼓楼,按时发布时间。通过“钟声”和“鼓声”让人们知道“时”、“刻”。“元、明”普遍使用“漏”计时。到清朝改为了“时辰香”计时。

钟鼓楼起于何时?名称是否发生过变化呢?

我国有些地方有不同时期建的鼓楼,其中“临汾平阳鼓楼”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现在里面悬有一个金明昌七年铸造的大铁钟,以此推断最晚建造于北宋时期)。其最初的作用是用来防备盗贼的。

多次修缮后的临汾鼓楼

既然是用来防备盗贼的,那么在北魏以前是不是还有类似的呢?又叫什么名字呢?

“谯楼”是古代在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中“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谯楼一开始是用来防备盗贼的,后来也用来发布时间了。比如宋朝“赵崇嶓”在一首诗中写道“霜满谯楼报五更,道人睡稳几曾听。”

在《东京梦华录》里,对钟鼓楼是这样描述的“有楼对峙,谓之“钟鼓楼”。

现存的钟鼓楼是单独建的,和《东京梦华录》里的形制一样。而谯楼是建在城门上的。但他们的功能一样的。

“鼓楼”、“谯楼”一开始都是用来防备盗贼的,什么时候开始发布时间的呢?

要想发布时间,必须有计时工具“漏”。

漏是什么时间放在“钟鼓楼”或者“谯楼”上的呢?

白居易《长恨歌》里有“迟迟钟鼓初长夜”,可见当时就有“钟鼓”报时了,至于用什么计时,以及在什么地方敲的鼓,撞的钟,并不知道。

比白居易稍晚的“唐彦谦”在《叙别》中有诗句“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很明确给出了“谯楼”“莲花漏”(“莲花漏”到底是怎样的形制无从得知)。

但没有明确给出在“谯楼”用“莲花漏”报时。

不过后来,王安石为宁波的鼓楼作了一篇《新刻漏铭》,既然是“新刻漏”那就是取代旧的“漏”。当时的时间是宋庆历八年(1048年)。

宁波鼓楼

而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至于新建时是否设置有“漏”不得而知,但宁波鼓楼有“漏”的时间是要早于公元1048年的。

可见我国的钟鼓楼报时起始于唐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