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一命的Miata和颇具波折的EK3,是我人生中的小确幸



Author / Moore

今天《酷乐的故事》,我们会推送一位酷乐车友的“自传”——Moore。

他很幸运的拥有两辆很多人都很羡慕的车子,一辆是原厂状态的Miata NC,过去了很多年仅仅才不到6W公里,因为这辆小车他不仅十分喜欢,而且救过他的命,所以他一直不舍得去折腾,希望能够一直陪着自己就好。



另外一辆,是一台一波三折的思域EK3,这辆国内不太多的老车,1996年出厂,至今已经23岁了,依然在努力的奔跑着,并且有着国二的排放和「思域1.6」的备案。这辆EK在手里,不停的折腾折腾又折腾,获得了许多难以表述的乐趣。



按照Moore的原话来说,因为不知道这辆EK3何时会失去路权被强制退休,但是与其每天患得患失,不如去享受拥有EK的每一天就好了。



Moore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着这两台充满乐趣的小车,这是很多人不曾有过的体验。





这台救过我一命的Miata

让我愿意驾驶它一辈子



马自达MX-5是世界上销量最佳的跑车,但是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市场。



很简单,你想想看,这台车子落地价要三十多万,三十多万可以买太多太多很好的车子了,而你三十多万买这么一台双座车,日常代步几乎没有什么实用性,牌子还不“响亮” ,一般人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这里曾经叫三蹦子为马自达,为什么?



因为在南京被日军占领的时候,街上那些日本人开的三蹦子它真的就是马自达产的,马自达是做这玩意起家的,于是老一辈就一直把这三个字传了下来,还真是负面影响至深呢!



虽然大家都在网上说着「Miata是我信仰」之类的话,但是真的把「信仰」付之于实践的少之又少。



不作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跑车,MX-5的生产周期也很长,从1989年至今,平均8年换一代,现在已经是第四世代了。



我这台是3代,当年一汽马自达短暂作为经销商进口销售过,属于2009年的中期改款型。国内的第三代Miata NC只有一种动力版本,2.0的MZR引擎加上6速的自动变速箱,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即便如此,这车的保有量很小,加上所谓的“情怀”,真正车况好的二手车一车难求,就像我这台这种一共走了五万多公里,内饰基本处在全新状态,而且几乎没有改装史的车,在二手市场上根本是找不到的。



我能拥有这台Miata,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



南京的车友似乎都很喜欢在紫金山下的白马公园聚会,而我是没有这种组织的,我看见这台车是一次偶然的经过。



那是四年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这台马自达的型号,我盯了她大概有大半年,最后前车主因为要结婚缺少经费,无计可施,只好卖车换钱,然后我就立马过户了回来……



后来那个哥们儿有钱了,一直想把我这车买回去,可是我不愿意了,那时候我已经深深被这台小车所吸引。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Miata时的时候



可是Miata跟了我四年,我一直让它维持在原厂状态



有人说,没有手动波的Miata就仿佛失去了灵魂,对于这句话我不置可否。



Miata的乐趣,不同的车友,可以说出千百种。



诚然,自动波箱是有些无聊的,你只需要全力踩下油门,原厂170匹马力的MZR引擎就可以拉着这台小车全速冲刺,到了6700转就会自己升档,即便是所谓的手动模式亦是如此。







170匹马力真的很大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会觉得Miata的轮胎十分敏感,只要开始有磨损,你就能在驾驶室内感到最直观的感受。



其实,要不是因为有了电子控制和车神稳定系统的介入,无脑踩油门是很容易使车子失控的。我也纠结过是否要开始大刀阔斧的修改我的Miata,最终,因为Miata救了我一命,导致我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曾经有一次我和Miata一起在在高速公路,旁边的车莫名失控,当时我在最右车道,就看它笔直的向我冲来,我慌了神,下意识的把方向急向右再向左掰回,我的Miata就像小老鼠一样灵活的窜了回来,当时时速在100km/h以上,如果我开的不是Miata,我想我一定会翻车……



那天回到家,我一个人在车库待了很久,我抱着Miata的方向盘,心想她就是那台我想开一辈子的车子,我不愿意去“折腾她”,给她“做手术”,就让她维持原厂的样子一直留在我身边好了。



当然,保持原厂设定,感情方面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Miata保有量其实不算大,如果去改装,那么容错率非常小。



关键是我这一台车况实在太好了,到目前为止不过走了57000公里,如果稍有闪失,会有一种再也找不到一样完整的NC的感觉,大概我一向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吧!



不过Miata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和她相符的赞誉,毕竟保有量不多,很多人却喜欢拿它和86还有BRZ对比,纯粹是比马力,这是毫无意义的,这样说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一定要抬杠,那我还可以说,Miata是敞篷车,Roadster,它的乐趣是Coupe所不能比拟的。



就像我有一天晚上失恋了,我一觉睡到天亮,那天早上,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开车,于是打开Miata的顶棚,驶过光影斑驳的盘山公路,突然间,就觉得一切都释怀了……



我在二十三岁的时候遇见我的Miata,如今我我二十七岁了,可每次打开Miata的电动顶棚,放上自己喜爱的音乐,微风吹起了我的头发,这让我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少年模样。



十分感谢你,Miata。









这台一波三折的思域EK3

我决定享受它带给我的片刻美好



而我的另一台车,则是一台1996年出厂的本田思域EK3。



在国内,你想拥有一台老车很难,首先你得有熟悉的修理厂,其次,国内的政策苛刻甚至有些不讲道理,这让你的老车很容易就失去路权。



而目前来看,我的EK3手续还是“比较健康”的,它是2002年上牌,车子名录上登记的是「思域1.6」,这是按照第七代思域的名录备的案,排放标准达到了国二,而且2000年以后的车子可以全国通审核。



这让我的EK还可以合法的在路上跑个几年。



其实这已经是我的第三台EK3了。



我的第一台EK3,是当初花了9000元买来的,那台车架还不算太烂,但是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减震漏油、刹车漏油,底盘上的球头没有一块“好肉”,但是9000块钱加上有手续,也使我没有对它要求太多……





不过这台车当时开了一个礼拜就觉得没劲了,虽然前后双A臂的结构让它转向无比的精准稳定,可那台该死的M4VA四速变速箱,顿挫感强烈不说,最要命的是你正常驾驶,转速到了大约2800,它就升档了,这让EK的动力几乎可以用“孱弱”来形容!





第六代思域,当年国内正式引进的只有EK1和EK3,大部分都是自动档。



你想,在1997年的时候,一台思域需要27万人民币,如果是手动档,会不会有市场?那个年代人是不会看重它的改装潜力的。



就当我刚刚想上闲鱼把这台EK挂到晚上卖掉的时候,又阴差阳错的看见了我的第二台EK3,与其说是第二台,不如说是关键配件 —— 这台是原装手动档,虽然看起来就烂的一塌糊涂,而且没有手续,但是我可以确定那套传动总成是原装的。



于是拖了回来,进行了第一次拼装。





反正白色那台也不要了,所幸引擎也一起吊出来,进行比对,发现竟然还是第一台的引擎更好。



至于改装变速箱,工程并不算复杂,因为EK基本上是纯机械的结构,它不像E90自动改手动那么复杂,唯一改变的只有半轴和变速箱的支架。



然后为了追求完美,换上手动挡版本,没有档位显示的仪表盘,就可以了。





自动波箱大概比手动波箱重20斤左右,这20斤对于一台100匹马力左右的小车来讲十分关键……



装好之后开始试驾,问题又来了,暖风箱处漏防冻液……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防冻液的味道十分敏感,一闻到那不可名状的气味,就很怕是不是“开锅了”,不过还好不是发动机高温,而是暖风箱接口处破损。可能是心理素质不过硬,每次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我都会觉得很慌。



因此,大概我一辈子都成为不了车手吧。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对这款车仍然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因为那时候我手上没有手动档的车了,我只是想拼一台出来,寻求那么一丢“所谓的操控感”而已。



结果换上手动变速箱之后,这EK3就和重获新生了一样,立马可以拉高转速,且到7400转换挡,从那之后,才开始仔细研究EK车系,发现原装的D15引擎数据其实相当可以:





为此,我还特地从朋友那里拿来了装配着D16Y8V-TEC引擎的EG8,发现动力上的直观表现并没有强于D15太多。









然而,你要知道,每一次更换引擎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你实在难以确定,一台从别的车子上抬下来的引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也不能确定它是不是能输出全部的马力。



就像我曾经看了网上的文章,自己动手改了一台F20B的CG5,可是最后不过是个能走的车,离我想要的车相差太远,改出来没一个月就不要了:







当然,这位不是今天的主角,不再赘述。



EK3在换上代号为S4C的原装手动变速箱之后,其它设定也是需要进行修改的,除了换了新的底盘件,新的分缸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更换掉了原厂的水箱,因为那个水箱散热并不算好,这对于一台老车来说是致命伤。



其实D15引擎的表现并不差,虽然没什么马力,但是它给你的回馈相当好,尤其是5000转以后那种直接的动力反馈,我一直都觉得小马力车是有乐趣的,在不更换引擎的前提下,你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使它变轻,更敏捷……



于是我换上了碳纤维的机盖,Enkei的轻量化轮毂,一度拆掉了后座椅,拆掉了后排音响,拿掉了备胎,清空了后备箱里的一切,我甚至考虑过是不是要拆掉车子的空调系统。



可是夏天的南京气温直逼40摄氏度,我又很想保留EK3的代步功能(也因为如此,所以没有更换引擎,D15引擎走一公里大概只要4毛多钱),最终妥协保留了空调。



还有一点,就是国内的EK玩家总有一个误区,EK的低扭表现十分差,而大部分玩家给它配上的则是“冬菇头”,要知道,这样的设定会丧失更多的低扭,正确的改进方式应该是配上高流量风格。



台湾一个牌子叫Simota,性价比来看还算可以,虽然换上去并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但是先这样吧!





从此之后,我便开始了一天开Miata一天开EK3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今年下半年,我的城市开始全城禁行国一排放的汽油车了(那台EK3是1997年的手续,毫无疑问是国一),那几天我很不开心,因为从禁令通知到实施,不过一个月的缓冲期限,这让我觉得自己和EK在进行死亡倒计时。



你要知道,一台车子,如果失去了路权,那么和被剥落了生命毫无区别。不过,一切事情总会发生转机,似乎在车子这一块,我总是十分幸运。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在卖一台2002年上牌的EK3,和我那台还是同样的颜色,于是二话不说,把那台02年的车从郑州拖了回来 —— 这台EK,拥有更好的车架,更完备的电器系统。



当然,又是那熟悉的M4VA四速自动波箱,孱弱的动力,顿挫的冲击感,这似乎就是EK3的通病呢……



我真的是无法忍受那该死的波箱哪怕一分一秒。





之后的课题就很简单了,放弃我之前的那副车架,把所有被改良过的部件全部移植到“新”的EK身体里,包括上一台的引擎。



同样是D15,只有之前那台是可以一脚踩到7400的断油转速的,其余两台,一台烧机油,一台迷之抖动,因为我有一台工况最好的引擎,为什么抖动,也没有排查的必要了。





这一次,因为车子原装度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于是我又开始向“原汁原味”妥协 —— 重新换上了原厂的机盖,装上了后排的绒布座椅,不过后音响和备胎那当然是没有的,对于一台小排量车,你甚至觉得哪怕只是少掉5KG,它的感觉都有微妙的变化……



其实EK3相对于EK1的“底子更好”,这么说也不准确,区分EK3和EK1的方法是引擎,EK3用D15,EK1用D16,但是恰好国内那批进口来的EK1是高配的,带气囊以及天窗,这增加了不少的重量。



最后充上了冷凝剂,我的EK3真的完整了



如今,我又可以开着我心爱的H牌小汽车行驶在紫金山麓了。



虽然我不知道它何时会再失去路权,但与其每天患得患失,不如去享受拥有EK的每一天,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的人生中拥有过这两台如此充满乐趣的小车,这是许多人都不曾有过的体验。







后记



我一直都在关注酷乐订阅号,大概这是我最喜欢的车子的订阅号了,每次都能学到许多干货,而不是像有些汽车博主纯粹只是在卖弄以及炫耀。



我真心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总是能机缘巧合遇见这些有趣的小车。还记得我从前对车子一窍不通,我甚至不知道日产就是尼桑,直到后来大学毕业了才开始去学习去了解。



这四年来我成长了许多,我甚至找不到我和车子近期的合照,曾经我把我的名字贴在miata上,那时候恨不得全世界人都知道这是我的车子,而如今,我只想静静的照顾着她们…



我始终相信人和车是有感情的,你对她们好,她们就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 Moore



今日日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