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跳楼:你那么重视教育,为什么孩子宁死都不向你求助?

作者:八段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

2019年10月24日,成都市某校初三学生、14岁的男孩王佳乐陪妈妈一起吃完晚饭,在房间里大喊一声“妈妈我爱你!”后从14楼跳下。

佳乐生前就读的是成都名校的重点班,据家人说,佳乐阳光外向,长得很帅气,身高已有1.76米,比较招女生喜欢;平时学习成绩不错,运动也好,很喜欢打篮球,在比赛中获得过亚军。

这么可爱的孩子还在花季就离开了,家人都特别难过。

可他在留给妈妈的遗书中写道:你们以为我十分阳光,其实我在很多事方面心里都十分难受!

王佳乐留给妈妈的遗书

如果说中国父母是最重视教育、最爱孩子的,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可是这么爱孩子的家庭,为什么孩子宁死都不向父母求助一声呢?


01 时代病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15岁少年陶成鹏不堪忍受欺凌自杀的事件,视频里最让人难过的是那个少年在离开之前其实是求助过的,但没人当回事。

本来好好上学的孩子突然变得经常逃学,开始还不肯说原因,后来实在忍不住就对父母说了有人在欺负他。

父母带着孩子去找老师反映情况。结果老师竟然说,你家孩子学习那么差,比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不如,干脆回家去得了!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听了老师的话除了难过也只有忍气吞声。他们劝孩子忍一忍,可绝望的孩子,最后忍不下去了。

孩子走了以后,记者去采访老师,他不承认有这件事。他说,我只是个数学老师,有些事我真管不了。

一个班主任就只关心学业?学习不好,孩子是否被羞辱都无所谓了?

但这事能让老师承担责任吗?整个社会都在谈教育,其实所有人最在乎的还是学业和成功。

功利化的最可怕结果是人们不再相信生命的美好了,因为我们浪费掉生命去追求的都不是什么美好的东西。

别说老师了,连把生命交给孩子的父母都没有对孩子讲过,生命到底有什么宝贵之处。

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老师曾提出的“空心病”概念,他发现这个中国最顶级学府的优秀学子中,至少有30%的学生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这些学生中有不少会试图自杀。

北大学生有“空心病”其实很自然。社会在发展,人们都会更重视生命本身的尊严和意义,可在现实中又找不到。既然这样,遇到冲突的时候,放弃生命这个选择也很正常。

古代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是你想放弃就可以放弃的;六七十年代人们认为人应该有理想,生命不独属于自己。

那么现在呢,我们到底怎么看待生命这件事?好像教育不重视这件事了。

02 生命重要吗?

2016年4月,沃顿商学院(就是特朗普闺女毕业的大牛校)三年级学生,华裔女孩Olivia卧轨身亡,起因是学业压力太大。

她已经临近崩溃了,但因为不敢想象对父母说要放弃学业、哪怕是暂时休学一年,父母该觉得多么丢脸。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舍弃生命。

其实没有父母真傻到宁愿孩子死也不同意放弃学业的,但只要活着,罪还是免不了。

在“华裔女杀父母案”中,小学成绩很好的詹妮佛,上了中学以后成绩从“A”降到了“B”。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伪造了整整四年的高中成绩。

然后,她又接着伪造大学、上班,终于被父母发现了。结果父母对她严厉制裁,还不让她和男友再来往,男友提出了分手。

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她。她和男友共谋,请人制造了一场凶案,杀死了母亲,父亲也被重创。

詹妮弗的父母恰恰是对教育十分“重视”的。

小时候,詹妮佛从来没有节假日,每天晚上都要十点后才能睡觉,各种训练和学习都排满了。

不堪压力的她,经常通过自残来解压,而“重视教育”的父母竟然都没发觉。

遇到困难也不可能向父母求助,反正他们也不会真正在意自己的感受。

在这种本末倒置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价值观早已经混乱了,怎么能分清孰轻孰重?杀人或自杀都不奇怪。

我们天天谈教育,可到底什么最重要?

03 你们帮得了我吗?

内蒙古女中学生被人大代表性侵案中,直到案发这些孩子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每次看到这类新闻,我都想,她们还这么年轻,太可惜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父母呢?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是最应该求得父母的帮助吗?

但父母真的帮得了她们吗?

第一种可能,是父母根本帮不了。像那个自杀的少年一样,父母都在忍耐着生活,他们哪有能力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二种可能,是孩子认为父母帮不了。说了也许结果更糟糕。

如果孩子犯错,做了什么不被接受的事情,家长通常会有什么反应?是严厉制裁,还是试着去发现背后的原因并坦然接受?

电影《少年的我》让校园霸凌话题又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

在校园欺凌中,你会发现这些孩子很少会和父母求助。因为被欺负的孩子会有一种羞耻感,为什么我会被欺负?是不是我本来就是个傻瓜,我活该?

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太多的担心,或者太过害怕而不敢说。

本来让他们主动求助就很难,如果父母平时再很少体谅就更难。愿不愿意说,其实取决于父母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出了事孩子宁死都不愿意向父母求助,这才是现代教育最大的失败。


03 你是好妈妈吗?

有一次,小男人从学校回来明显不太高兴,问他也不搭理。

自己玩乐高的时候,他哼起歌来,歌词只有一句话:“你就是个失败者!”

这话可从来没听到过。我问他,“谁说的?”

“一个老师。”

我急于了解情况,很自然地接着问,“他为什么要对你说这话?你做了什么事吗?”

他没吭声,谈话就此结束。

孩子睡着以后我又想起这件事,忽然浑身都冒出了冷汗。出冷汗不是因为一个老师敢这样随意地说话,而是我竟然对这件事做出如此的反应!

表面上看我很理智,希望全面了解情况以后再做定夺;深层的意思却是: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老师才会这么说。

可他能做什么事值得这样定性呢?亏我还是教育心理学专业,可悲啊!

这一次,成年后自己选择的教育理念终归没敌过从小受教育留下的烙印,我的自动化反应还是那一套根深蒂固的老观念。

大道理谁都会说,可真正表现出来的态度会出卖你。

在潜意识里,我一定是认为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骂人,孩子才是会犯错的那个;小孩子不应该玻璃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了。

在无比宝贵的第一时间里,我却表达了这么一种混蛋逻辑!他又怎么敢和我继续探讨?

被外人伤了心没关系,可被家人补刀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天,我对儿子说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小男人吓了一跳,问为啥?我说:“这老师太没水平了,他说出这种话就没资格当老师。”

小男人说你就别添乱了,我能自己解决。但他脸上的表情明显变得轻松了,临睡前他对我说,“你是个好妈妈。”

看来我已经不知让他失望过多少次了,好险啊!

自以为是那个什么都懂的大人,其实孩子在用不露痕迹的方式试探着你,看你究竟够不够格做一个可以被信赖的人。

大门不会永远敞开。父母和子女,从来都是最难沟通的。

儿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改正错误。希望终有一天,我们能让你真正感到:任何时候,爸爸妈妈都愿意无条件支持你。

我们对你只有一个硬性要求。

活着,有尊严。

.END.

作者:八段锦,已出版《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东坡心理传记》,微信公号“心理八八”(bdjxlbb),喜马拉雅fm: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