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完,第三批集采又来凑热闹,医药股请别碰药

11月28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意味着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的最终完成。

隔天,第三批集采消息在业内广泛流传,并且还有相应的文件传出,医药股集体大跌。

基于此,以下内容是对医保谈判结果和第三批集采的相关解读。

一、医保谈判结果

本次谈判确定了97个药品全国统一的支付标准。支付标准包括了基金和参保人员共同支付的全部费用,基金和参保人员分担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确定。协议有效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效期满后按照医保有关规定调整支付标准。有效期内,如有同通用名药物(仿制药)上市,医保部门将根据仿制药价格水平调整该药品的支付标准,也可以将该通用名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如出现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或药品市场实际价格明显低于现行支付标准的,国家医保局将与企业协商重新制定支付标准并另行通知。该通知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本次谈判准入目录共涉及150个品种,有70多家企业参与,是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谈判。本次医保谈判共谈判成功97个。其中,31个续约谈判品种中,谈判成功27个,续约成功率87.1%;本次新增119个谈判品种,有70个品种谈判成功,新增品种谈判成功率58.8%。

续约谈判成功的27个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26.4%。此次续约谈判品种为2017年医保谈判纳入品种,除去5个有仿制药上市的品种,共有31个品种进行了续约谈判。

新增谈判成功的70个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60.7%。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从创新领域看,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占大部分,其中丽珠集团的艾普拉唑(注射液)降价39%进入医保,恒瑞的吡咯替尼和硫培非格司亭谈判成功进入医保,正大天晴的雷替曲塞(注射液)降价56%进入医保。而在PD-1方面,此次医保谈判仅有信达的信迪利单抗成功进入医保,不过信达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针对的是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产品适应症太小。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

从医保局公布的名单来看,此次入选医保局谈判的药企中不乏外资企业,即原研药已进入市场竞争范围,而这仅仅只是纳入医保范围而已,可想而知下一轮的集采药品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

下表为进入医保品种的医保谈判降价情况。在热门品种中,海思科的精氨酸谷氨酸降价幅度最大,谈判前价格为330元,医保支付标准价格为54元,降价幅度达84%,恒瑞的阿帕替尼降价仅13%。而像目前市场没有竞争的安罗替尼、西妥昔单抗及奥西替尼此次谈判产品没有降价,由此可见只要短期内市场没有竞品的品种,药企议价能力很足,即便进入医保也不需要对产品进行降价(或只需要小幅)。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

二、从信迪利单抗看me too

今年以来,创新药被市场所看好。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创新药研发管线来看,绝大多数创新药都是me too类创新药,疗效与原研药相同,只是结构与原研药不同而已。
根据光大证券在二月份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已经申报的PD-1/L1的公司有:BMS、默沙东(MSD)、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康方天成、基石药业、康宁瑞杰、正大天晴、翰中生物、嘉和生物、科伦博泰、百奥泰、复宏汉霖、丽珠集团、石药中奇、誉衡药业、智翔金泰、广州兆科、海正药业、迈博斯、安科生物和友芝友,共24家,合计适应症超过100项。

在如此多的me too类创新药集中上市的大背景下,医保谈判必将成为买方市场。只要有一家药企大幅降价进医保,其他药企也不得不降低价格。尽管人口老龄化会带来需求的急速增加,但是面对如此大的供给,平摊到每家头上的销售额也不会很多,出现降价入医保增量不增收的概率会进一步加大。同时,老王在这里大胆的预测一下,后面一些处于一二期临床的PD-1可能会放弃临床。

因此,被纳入国家医保局,不等于药企业绩高速增长,而要具体看产品降价幅度及该产品的销售增长情况。典型案例是贝达药业,虽然2017年埃克替尼第二次降价,销售依然放量,但是营收却出现了下降,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

三、第三轮集采

继第二轮全国扩围谈判后,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同时到来,而这一轮带量采购的品种也将从前两轮的25个品种扩大到其他品种上。

近期业内流传出一份《关于报送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省上报35个品种2018年和2019年10月31日之前的采购量。

据通知显示,第三批拟集采药品品种涉及共有35个,包括阿卡波糖、阿比特龙、阿德福韦酯、阿奇霉素片、紫杉醇白蛋白结核型等,这些集采品种中大多数为口服剂型,只有一个注射剂,结合此前的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要求,由此可见,化学注射剂集采也已在路上。

下表为网传的第三批集采名单,从集采药品名单来看,集采药品基本上为市场常见用药,且药品临床价值高,且单一品种生产药企数量基本在3家以上,从上一轮集采的结果可以看出,只要药品生产家数多于3家的,药品降幅均较大,因此第三轮药品降价幅度或更猛烈。

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

四、二甲双胍竞争最大

从第三批集采名单来看,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二甲双胍,无论是二甲双胍缓释剂型还是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均有13家药企生产,因此,毫无疑问,其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

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

据IDF统计,2017年全球有4.25亿名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11位成人中就有1人患上糖尿病,潜在2型糖尿病患者多达3.52亿,预计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29亿。2017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约400万人死于糖尿病,相当于每8s就有1人死亡。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大,2017年糖尿病患者达到1.14亿人,预计2045年将达到1.5亿人以上。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目前国内治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以阿卡波糖、双胍类用药、胰岛素以及GLP-1类似物为主。

在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中,二甲双胍是仅次于阿卡波糖的超级大品种。目前国内样本医院二甲双胍市场份额仍以原研药为主,其中施贵宝占86%。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二甲双胍被纳入2018版国家289种基药目录,根据国务院要求,属于“289基药目录”的品种,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因此,国内生产二甲双胍的厂家竞争越来演越烈,仅盐酸二甲双胍的活跃投标企业就达119家。

五、六个品种集采竞争相对缓和

除了以上竞争激烈的品种,也有部分竞争较为平缓。如:福多司坦口服常释剂型、甲硝唑口服常释剂型、铝碳酸镁咀嚼片、美洛昔康口服常释剂型、莫西沙星口服常释剂型、碳酸氢钠口服常释剂型,以上6个品种目前市场上只有3家,且包括原研,因此相对其他品种而言,以上6个品种药品降价幅度或许会相对较小。

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

六、紫杉醇白蛋白进入集采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采品种中有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不集采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和脂质体白蛋白。紫杉醇是一种经典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属于及其常用的临床肿瘤化疗药物。经过改良后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增强了给药的便捷性,提高了疗效,适用于多种晚期及转移后的肿瘤治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由美国阿博利斯生命科学公司开发,最早于2005年1月再美国获FDA批准上市,2008年进入中国。石药集团白蛋白紫杉醇于2018年首仿上市,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该款产品销售额已突破10亿大关。

2018年石药集团的白蛋白紫杉醇市占率仅有9.3%,其竞争药品多西他赛、紫杉醇酯体、紫杉醇市占率分别为38.9%/38.3%/13.5%,白蛋白紫杉醇的快速增长,也是逐步替代普通紫杉醇的过程,白蛋白紫杉醇的强大产品力加上公司的肿瘤销售团队,可见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资料来源:国元证券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第三批集采将其纳入集采范围,目前市场上共有4家企业竞争,尽管竞争压力相对二甲双胍较小,但仍存在降价空间,因此对于石药而言无疑是巨大利空,毕竟紫杉醇白蛋白是石药的大药,且近两年来公司没有新产品。由于紫杉醇白蛋白为注射剂,因此第三批若集采该品种,注射剂或从此进入集采范围。

七、腾笼换鸟在路上

从信迪利单抗大幅降价进医保,到白蛋白紫杉醇集采,这些原本药企报以巨大希望的药品一个个跌下神坛。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医保没钱了,医保局慌得一批。所以大家会发现,今年以来政策发布的频率越来越快。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

药品作为一个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商品来说,产业链中一直赚取了不该有的超额利润。在医保基金充足的情况下,“以药养医”的模式无须改变。但是在医保基金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超额利润,就需要被治理。医保局在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不仅和医生药企的信息就完全对称,强大的支付能力也给予了医保局超强的议价能力。所以我们在研究医药股的时候,应该跳出原先的基于产品导向的研究路径,转而向基于政策导向的研究路径。

那么我们在研究医药股的时候,重中之重就是研究“新医改”的发展路径,寻找政策的避风港。大家看本公众号其他医药股的研究,基本上也是基于政策的研究。

图片来源:雪球嘉年华现场拍摄

“新医改”的重要方向就是“腾笼换鸟”,总结起来就是调结构和相互制约供给调结构、流通调结构、产业链利益分配模式调结构、医疗服务和药品调结构,互联网医疗和传统医疗相互制约(处方权)、药店和医院药房相互制约、药品电商和药店相互制约。新的机会就在结构调整中、相互制约中产生。

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

关于调解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浙江省8月1日已经实施,山东省在11月14日已经发文调节医疗服务价格,湖北省也在11月29日发文调节医疗服务价格。腾笼换鸟正在路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