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董皓副教授入选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2019年11月,刚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访学归来的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董皓收到了回国后的第一份“惊喜”:根据陕西省科技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名单的通知》(陕科办发〔2019〕121号),董皓入选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成为了该校近年来连续“与年俱增”的第8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董皓副教授

坚守科研的初心

对于董皓来说,科研是一件值得坚守的事情。他说:“做科研不能急,甚至要一代接一代地做。”

2013年,在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前夕,董皓所在的团队为了模拟极地环境的测试,在接近零下30℃的哈尔滨“享受”了将近十天没有供暖设备、呵气成冰的生活。为了确保调试成功,他们一直坚守在测试地点直到测试完成。

自2014年1月任教西安工业大学以来,董皓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5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

董皓将齿面啮合理论、齿面微观修形理论、空间有限元法等知识融入大型轮系力学特性的建模中,进一步拓展了传动机械学领域的大型复杂轮系的建模和设计方法论,科技成果同时被应用于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三研究所在内的多家军工院所的国防装备中,提升了国防装备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为我国动力传输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研路途漫漫,董皓始终秉持着渴望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做下去,做得更有活力并有所创新的热情和执着。

亦师亦友的热心

从教以来,董皓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在教授《机械设计》这门注重理解的课程时,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效果,每一次上课前他常常要用一周时间备课。他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联系实际,并适当拓展课堂内容,给学生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董皓副教授和学生在一起

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董皓副教授与学生亦师亦友,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有所指导,在生活方面学生也愿意和他交流。学生刘志宇说道:“老师对于工作非常认真严谨,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其他方面,他更像是个大哥哥给予我们很多帮助。”

作为学校足协一员的董皓,也是一个热衷运动的人。他常常笑着说,是足球拉近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坚持做好自己,努力生活,努力工作。”谈起对学生们的寄语,董皓脱口而出。从学生时代到为人师表,从教学科研到生活日常,对董皓而言,“坚持”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而他,也用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诠释着那句看似习以为常的“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了的人”。(通讯员 仇倩倩 杨飞)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