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啥拒收老人的捐款?

小罗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爆了。

那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要对两个群体进行批判。

一:批判慈善部门,劝其别再收下某些老人的捐款。

二:批判媒体行业,劝其别再为某些老人的捐款行为做正面宣传。

在文章的摘要部分,作者还充满戾气地强调了一句话:

国难当前,可以不要命,不能不要脸!!

不要脸?

谁不要脸?

按照那位作者的说法——

收下几十万,对于国家只是杯水车薪;

而捐出几十万,却要花光老人的毕生积蓄。

老人们孤苦体弱,生活在破旧的房子里,他们才是最大的弱者。

因此,收下弱者捐款的人,宣传赞扬弱者捐款的人,都是不要脸的人。

超市买菜都要货比三家的老人,你有没有想过他是怎么攒的50万?

卡上只剩下13块钱的老人,你有没有想过他这个月怎么吃饭?

捐掉一辈子存款的老人,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以后如何生活?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小罗看来,那位作者不仅大错特错。

甚至某种意义上,她还歧视了老年群体。

不信?

作为一名影评人,小罗就用几部影视作品,解释解释她为什么无知。

先说风靡老年圈,却在年轻群体中默默无闻的一代神剧:《刘老根》。

主人公刘老根,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一辈子在农村当主任。

步入老年后,刘老根功成身退,培养出了两个很有出息的儿子。

为了让刘老根安享晚年,大儿子大奎决定,把老父亲接到城里。

于是,刘老根离开农村,搬进了四百八十平的别墅中。

有立式空调,有家庭影院,有真皮座椅。

这家伙跟皇宫似的 皇宫

皇宫?

对刘老根而言,却更像是一座监狱。

工作原因,大奎和媳妇经常出差,把刘老根独自留在家里。

立式空调?不会用;

家庭影院?嫌闹腾;

真皮座椅?还不如硬台阶得劲儿。

在别墅中,刘老根既不能串门解闷儿,也无法通过工作去帮助他人。

好不容易,大奎晚上回家一次,刘老根凑上去想跟大奎谈谈心。

结果?

身为公司老总的大奎,根本就不想听,也不认同这位老农民的任何观点。

在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环境里,刘老根渐渐失语,过得还不如宠物狗开心。

没多久,刘老根就离开了城市,回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奢华别墅,变成了破旧瓦房;

四菜一汤,变成了大葱蘸酱。

若按那位作者所说,这无疑是一种底层弱者的生活。

可刘老根,却在这样的生活中,重拾了久违的快乐。

二儿子二奎提议,要跟大奎两兄弟一起,给刘老根在农村盖房买车。

可刘老根却对儿子待答不理,反倒去四处借款,谋划创业事宜。

几经转折,刘老根借到了一百万,开始创办龙泉山庄。

要知道,在二零零二年,一百万可是笔天大的巨款。

如果刘老根把这笔钱赔光了,他的生活将彻底完蛋。

到底为何,刘老根放着清福不享,非要去承担如此大的风险?

为了钱吗?刘老根并不看重,有口大葱蘸酱就够了;

为了女人吗?刘老根思想保守,有一个丁香就够了。

物质?安逸?房子和车?优渥的生活?

显然,这些我们最为看重的东西,都已被刘老根弃如敝履。

那么,刘老根究竟在追求什么?他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刘老根真正需要的,是自己被这个世界、被这个社会所需要。

换句话说,刘老根孤注一掷,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就像那首主题曲所唱:

不图英名流千古,只求无愧过百年,老鹰剩下一口气,它也要钻它一把天

在很多年轻人眼中,老人,就应该有一副所谓老人的样子。

比如,老人就应该闲庭信步;比如,老人就应该与世无争;

再比如,老人就应该养好自己的身体,其它事情全交给晚辈解决就可以。

可实际上,无论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

只要是人,在得到过生理和安全上的满足后,就都会产生三种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

然而很多年轻人,却在不知不觉中,企图阻止老年人追逐这三种需求。

剧里,刘老根想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自我的满足。

于是,刘老根不辞劳苦,好不容易拿到了投资和营业执照。

结果,却被身为村主任的二儿子二奎,滥用公职百般阻挠。

刘老根气得直跳脚,二奎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现实中,江苏的徐阿婆想为武汉做些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自我的满足。

于是,徐阿婆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好不容易带着九千元来到了慈善部。

结果,却被当地的村支书,滥用公职强行拒收。

徐阿婆痛哭不止,村支书还美其名曰“你挣钱也不容易”。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个对比不太恰当吧?

或许有人会觉得:村支书拒收九千元,怎么能叫滥用公职?

事实上,“慈善捐赠”对应的法律概念是“赠与”。

正常情况下,受赠者当然可以拒绝赠与,拒绝捐赠者的任何好意。

但,慈善组织并不是受赠者,只是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的一个中转站。

换句话讲,慈善组织只有中转捐款的义务,根本就没有拒收捐款的权利。

一个穷人家的青少年,节省一百顿伙食费,只为买一台梦寐以求的投影机。

结果钱攒够了,店主却拒绝售卖,理由是“你连饭都吃不饱还看什么电影”?

一个在外打工的父亲,每天省吃俭用挥汗如雨,只为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结果钱攒够了,校长却拒收他的孩子,理由是“万一你倒下了拿什么治病?”

如此做,跟那些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压制孩子自由意志的家长有何分别?

还要自己不吃饭 供儿子读贵族学校?

我儿子也只是读普通学校 有什么分别?

你只是个散工 凭什么?

你怎么顶啊?

电影《长江七号》

用自己眼中的价值,去衡量并阻止别人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叫道德绑架。

面对不同阶级,区别对待同一种事情,即便出于好意,也属于歧视行径。

《庄子﹒秋水》中,惠子问庄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问惠子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就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同理。

我们又不是老人,我们怎么就知道,老人捐款对他自己意味着什么?

就因为老人破衣烂衫,舍不得在物质上花钱,我们就认定他不该捐款?

那篇爆文的作者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手握二十万的老人,还要用旧日历糊墙,沙发破洞了也不换?

因为那些东西之于老人,就像别墅之于刘老根,根本就毫无意义!

让我大哥给你盖楼

我再给你买个车

再整个飞机?

我不需要啊!

《芳华》中的刘峰,是现在某些老人年轻时的缩影。

刘峰生长于红色年代,从小就受到雷锋同志的影响与熏陶。

朋友结婚买不起家具,刘峰就帮人钉沙发;

食堂的饺子没包好,刘峰就专挑破了皮的吃;

集体的猪跑出了圈,刘峰就立马放下饺子去抓猪;

祖国面临着战争与危险,刘峰就扛着枪,冲上最前线。

某些年轻人可能想说:刘峰付出那么多,最后还不是落得个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如此认为的人,无疑又是在用自己眼中的价值,去绑架别人眼中的价值。

多年以后,在一家书店,刘峰和战友偶然重逢,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曾经开朗爽快的郝淑雯,如今变得满腹憋闷,光鲜的外衣难掩怨妇的气质;

郝淑雯的丈夫陈灿,也从阳光俊朗的青春少年,变成了油腻的中年钱串子;

而,当年的部队女神林丁丁,在远嫁国外之后,则变成了一个臃肿的妇女。

反倒是刘峰,虽然外表粗陋,经常遭遇不公甚至欺凌。

但却仍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处事风格,保持着自己的初衷和本心。

好什么呀

陈灿整天忙的见不着人

他现在就是一钱串子

号再也不吹了

(刘峰)还跟以前一样

没变

为什么?

因为,在刘峰的价值观里,善良与奉献,就是可以不要任何物质回报的。

因为,在刘峰的价值观里,善良与奉献,本身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荣誉。

因为,在刘峰奉献自己善良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即使身处贫穷之中,刘峰仍能保持着踏实、坦荡、温和与知足。

我是在二零一六年春天

见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战友的

不由暗自感叹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

面目全非

虽然他们谈笑如故

但是不难看出岁月

对每个人的改变

和难掩的失落

倒是刘峰和小萍

显得更知足

话虽不多

却待人温和

我当然知道,二十一世纪,我们年轻人喜欢提倡利己,提倡个人主义。

但,利己和个人主义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什么值得歌颂的真理。

大难来临,每个人当然都有权选择明哲保身。

可我们不该在明哲保身的同时,阻止任何人自愿奉献他想奉献的东西。

时至今日,我没觉得任何公共媒体,有意号召老年群体捐出毕生积蓄。

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把自己看来伟大的事情写成了文章而已。

反观某些年轻的鸡汤号——

一边打着“为弱势群体道不平”的旗号,一边打压捐款老人的自由意志。

甚至企图用自我感动式的所谓人文关怀,把崇高的牺牲精神贬为负面典型。

在冯小刚担任制作人的另一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

主人公杨红旗的父亲杨胜利,是现在某些老人的另一种缩影。

杨胜利做了一生劳模,墙上贴满了政府的奖章和媒体的表扬。

到了晚年,杨胜利扔坚持把自己的特殊津贴捐给灾区和希望工程。

即使已经身患癌症,杨胜利依然认为,国家的毛发大于自己的生命。

杨胜利最大的遗愿,就是希望儿子杨红旗能做一次好事,得到媒体的表扬。

某夜,杨红旗果真在偶然间,救了一名正遭到歹徒强奸的女大学生。

为了满足父亲的遗愿,杨红旗来到报社,恳求编辑表扬自己。

结果,却被女大学生矢口否认,自己反倒落了个骗人的污名。

当然,女大学生不愿登报,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这本身也可说是合情合理。

但老人捐款,分明是不会伤到任何人的善举,为何还会有人觉得不该宣传?

是对底层弱者的担忧和悲悯?还是站在狭隘角度的自作聪明?

是汲取了西方社会的自由教育,还是对红色年代充满了无知和鄙夷?

倘若真的用心观察并了解过中国的老年群体,一切答案自会明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