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半圣人修身对后人的启发

为什么人要修身?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是人。

人实际上就是大脑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这个网络包含自己和自己之外的一切,你见到某人,你知道他人,说明他其实在见之前就已存在在你的大脑中,现实中光线刺激,把他从众多的人中选择出来。

从神经系统上信息流动来看:你是这个信息流上的一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所有的感觉第一次聚合点,这一点就代表着自己(self)。第一次聚合点进一步发展延伸就形成第二个聚合点,这一点就代表着自我(ego)。自我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第三聚合点,这个点就叫我。对我的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发现真正的自己(self)。

你这个网络具备两种力量,即兴奋和抑制,二者保持平衡,你与自己及外界和平相处。这一点很像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最重要

古代有很多人在修身养性,平衡阴阳等方面很有成就,最出名有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号称“两个半圣人”。他们的修身养性内容很多,下面是我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供参考。

儒家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原则,修身则是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第一步。

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好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改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躬行——“君子耻其言之而过其行。”

王阳明


王阳明修身格言

  •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和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非常相近。说的是,人出生以后,本身是没有善恶观念的,这种观念是心性的根本。

王阳明认为:“在心体上不能有任何的杂念和念头,就像眼睛里不能容一粒沙子一样。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

  • 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都是有良知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心如果失去了本体,那么良知就会被蒙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好好的一个人也就慢慢的变化了。

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这一观点和韩寒当年写的一篇文章《杯中窥人》的观点一致,就是说,人随着进入社会,慢慢的被腐蚀,就会心性发生改变。

  •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天生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可见良知强大的驱动力,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 为善去恶是格物

理学家认为的“格物”,就是分析现实事物,要认识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现实事物。后来,王明阳苦思7天7夜,一无所获。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格物”不是分析事物,而是社会实践,这里的“致知”也不是认识天理,而是践行天理。

知道了这重关系,就好理解“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了。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才能进入“不动心”境界。


曾国藩

这是曾国藩给自己以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强调修身就是坚持做平常事。

1、主敬;

2、静坐;

3、早起;

4、读书不二;

5、读史;

6、谨言;

7、养气;

8、保身;

9、日知其所亡;

10、月无忘所能;

11、作字;

12、夜不出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