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都可以如此神操作,你在焦虑,他们却在“以变制变”



文章出处:中外管理杂志

最近,海尔合肥洗衣机工厂的“一个流”用餐制,火了!

“一个流”原是精益生产的概念,指从前到后一个接一个次序进行,中间不等待、不交叉、不反复。海尔合肥洗衣机厂区的就餐区域,就采用了这种切块管理的方式,独立区域不影响,一次就能完成排队取餐、就餐、回收的流水过程。

真是熟读管理理论,复工都可以来一波神操作。

在海尔,除了“一个流”用餐,他们还事无巨细地把员工的理发和洗车问题都一并解决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全国性“难题”,早都二月二“龙抬头”了,超长假期“蓄积”的头发早已凌乱,但谁敢轻易去“洗剪吹”?

而大部分洗车店也都关着门,连鞋底的卫生都注意了,爱车却存在清洁盲区。

了解到员工需求后,海尔开启了一系列暖心行动:设立定点理发点,海尔各地园区将理发师请到园区内,严消毒、零等待、零聚集——员工理发,海尔买单!一推一剪皆是爱,点点滴滴暖人心。

视频加载中...

有趣的是,某造型工作室的Tony丁老师,在黄岛中德滚筒洗衣机现场为海尔员工免费理发过程中,使用卡萨帝洗衣机对用后湿毛巾进行烘干,效果非常好,而且杀菌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体验。Tony丁老师决定:“准备购置一台在理发店内配置使用,抗击病毒使用卡萨帝来护航。”

保持用车的健康环境,也是日常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海尔及时为员工提供免费洗车与消毒服务……所有服务都是提前预约,严消毒、零等待、零聚集,保障员工的安全。

在全国各地,海尔园区的防疫工作都成为了当地的“复工样板”。他们的初心是: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员工安心复工,舒心工作。

据说,海尔发布的《员工疫情防控指导手册》有近千页,涵盖上下班、开会、接待、用餐、办公用品消毒等多个复工场景,防疫常识打包送员工,时刻提醒,常温常新。

防疫无死角,用餐“一个流”,理个发、洗个车……神清气爽,安心复工,海尔人就在这紧张有序的复工生活中,静候春暖花开。

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像海尔这样“从容应对”。疫情让大量中小企业坠入了深深的焦虑与迷茫,甚至于生死一线。

前不久,清华、北大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的现状,其中一项是——如果不开工,企业现金流还能维持多久?数据显示:67%的中小企业,只能够维持公司两个月运转,其中有一半,又更只能维持1个月!而能够维持半年的,不到被调研企业总数的10%……

即便这10%的企业,现金流能维持半年,它们也面临着因疫情丢单和有单做不出的巨大挑战。它们后面还有正待开工的厂区,还有虽然政府承诺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但是肯定存在的偿还压力。而本来它们可以用来还贷的现金,现在也挪用于工资了。

即使没有疫情,大量中小企业原本就选择了错误的经营模式,造成其现金消耗速度过快,又或者在资金错配中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不少企业报表中“应收账款”的增幅,甚至常超过营业收入的增幅。而日常经营中,很多企业管理层对此并不在意,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无限放大。

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一直在公司践行零库存、零应收的原则,继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人单合一。在张瑞敏看来,所有被危机困扰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被库存和应收账款拖垮的。

张瑞敏曾说:“库存太大,经济危机一来,你有什么办法?只能把它贱卖,贱卖之后,更加难以为继。第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资金链断掉。没有资金链,你没法运作,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库存和应收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如果解决不了,只要一来经济危机,企业肯定完蛋。”

新冠肺炎与非典对经济的影响有何差异?非常时刻,为什么海尔认为此时的思维模式决定着疫情后企业的走势?外部环境寒冬凛冽,是自动投降、主动加衣,还是学会在风雪中做生意?用工、供应商、物流、店铺等怎样有效管控?原有营收下滑时,如何管好现金流?怎么全力削减成本、提高生产率并发动全员营销?究竟如何熟练运用《易经》中的不易、变易、简易,“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变危为机?

2月29日(周六)晚20:00,《中外管理之企业“战疫”复工进行时》第8期作为特别公益专场,我们特邀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分享《疫情之下,企业如何以变制变,变中求胜》,解读企业应对疫情的短中长期策略,给中小企业提供专属“定制”的管理输出和思维赋能。

同时,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专家曹仰锋,也将带来接地气的战术指导:《疫情突袭下的海尔战略组织韧性》。他将具体剖析:1.为何要“以变应变”?所有企业无论大小,都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2.面对疫情,海尔战略所展现的组织韧性优势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3.“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你也可以有;4、中小企业在当下的抉择与应对。


为什么海尔总能以变制变?

自以为非、早早布局、顾己顾人,在海尔身上,你能发现“变”是永恒的,随着时间、地点、社会条件的改变,海尔的行为、组织模式始终在变,在进化;“不变”也是永恒的,有些东西却一直坚持、始终不变,那就是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不懈追求。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而且变化越来越大、变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如何应对变化,已经成为所有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企业来说莫不如是。对海尔而言,35年前砸下去的大锤,就早已标志着“变革”将内化于海尔自身,成为海尔的一种生活方式。

正如张瑞敏曾经所说:“用一句话说,我们是天天都在想着‘以变应变,以变制变’”。而这35年中,不断创新并打破平衡的背后,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海尔。可以说,海尔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都离不开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理念。

“无中生有”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只有掌握了多种解决供需矛盾的钥匙,企业在“抗疫”和复工复产中才能响应快速、行动准确。

海尔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在其独特的、不断自我迭代的模式之下,把这些需求分类,进而逐个定制化解决问题。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是这种关键钥匙之一。卡奥斯COSMOPlat是海尔2017年对全球发布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亦是海尔“数字化重生”的成果,不仅对内部对接,更给外部各种资源进行赋能。

为什么COSMOPlat的中文名叫卡奥斯?因为卡奥斯是混沌之神。混沌在西方被称为“万物之母”,有了混沌以后才有了后面无数的神。卡奥斯的意思是从无中生有,从没有的东西中产生新的物种。卡奥斯COSMOPlat将用户需求和智能制造体系连接,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有了用户的参与,需求端明确,“用户需求”驱动企业创新,企业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如此良性的循环往复、不断自我进化,把以往的“企业和用户之间只是生产和消费关系”的传统思维,转化为了“创造用户终身价值”。

这种精准的、升级的解决供需两端的模式,在疫情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物资供需信息不明确、需求无应答以及物资供应不透明、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都随之暴露出来。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卡奥斯COSMOPIat的一个创客在工作群里提出搭建一个资源对接平台的想法,迅速得到海尔各方响应。1月27日,平台上23名创客即自发组织无边界链群团队进行开发。

随后的48小时里,不断有链群主动抢入,参与者连轴转,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微信开会到凌晨三四点……仅用48小时,在1月30日,卡奥斯COSMOPlat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上线。


平台紧急上线后,其供需信息及时、准确,零距离互联互通,并可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匹配资源的功能,立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2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负责人马涛,将医院对体温枪的需求提报到卡奥斯COSMOPlat。10小时后,马涛成功联系上能够提供体温枪设备的深圳市长坤科技有限公司,并得到1000个体温枪的医疗物资。

此前,马涛的医院已经向社会求购一周,却无法解决需求。卡奥斯COSMOPlat10个小时就精准解决问题的速度,让马涛感到诧异和惊喜。2月2日晚,马涛又在平台上追加了两万个体温枪。

卡奥斯COSMOPlat接到需求后,再次实现精准对接、快速匹配,第一时间响应院方需求,完成了医院与深圳市长坤科技有限公司的匹配。当卡奥斯COSMOPlat精准的供需信息反映到其他公司的时候,也将会为公司的复工生产赋能。在重要的医疗物资——口罩的需求对接上,卡奥斯COSMOPlat与山西省侯马市政府、侯马经济开发区及生产企业积极对接,紧急启动医用口罩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

2月7日,由卡奥斯COSMOPlat成功赋能山西省首条全自动医用口罩产线落地

依托卡奥斯COSMOPlat强大的供应链生态能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整合资源,第一时间为侯马市提供了医疗口罩端到端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在48小时内完成了核心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调配。2月7日,由卡奥斯COSMOPlat成功赋能的山西省首条全自动医用口罩产线落地,日产标准一次性医用口罩达10万只。现在,面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难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已迅速迭代为企业复工增产服务平台。企业可根据平台上的需求信息,精准开工,订单先行。需求方亦可在卡奥斯COSMOPlat上发布需求,进而快速匹配资源。

山东淄博服装企业海思堡集团,依托卡奥斯COSMOPlat强大的生态供应能力,在三天内实现了复工转产医疗防疫物资。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为海思堡集团高效精准匹配防护服、口罩等物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同时提供产线规划、流程工艺操作等全流程解决方案。

由卡奥斯COSMO赋能的海思堡集团,在3天内实现了复工转产医疗防疫物资

从1月30日平台上线以来,已服务全国医院930家,社区、企业等500多家,成功发布和匹配防护物资需求5000多万件。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各地医院、医疗企业、物流企业等组织机构上平台发布、对接供需信息。

卡奥斯COSMOPlat是海尔“数字化重生”的重要成果,但却不是唯一一把钥匙。你会诧异于这场疫情之下,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海尔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神经末梢的能动性。


“管理百家大讲堂”,是由近30年中国最具市场影响力、张瑞敏、车建新等名家每期必读的企业管理专业月刊——《中外管理》杂志,从今年2月发起的于每周二、四、六晚20:00—22:00开讲的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线上课堂。

“管理百家大讲堂”生于中国企业之危之痛,围绕新冠疫情以来各类受冲击行业及企业,特别是近年受冲击的广大中小企业在转型期、疫情期及后疫情期,所面临的诸多经营管理实战难点和痛点,在线实现标杆找经验,深入找症结,务实找方法,抬头找希望!

“管理百家大讲堂”首创了国内双嘉宾制直播。每期两小时,由一位标杆企业名家与一位资深管理专家联袂奉献。企业名家会用从代表性行业的个性问题,和代表性阶段的共性问题,基于自身当下实践为案例现身说法,为在线企业家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实操思路。管理专家会从基于一线实践总结出的诸多共性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化,为在线企业家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行动框架和执行工具。

目前已登上“管理百家大讲堂”的名家嘉宾有:中国建陶第一品牌、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手撕免薪信的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世界第一的中国隐形冠军、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中国首家上市海洋公园的大连圣亚总裁肖峰;中国私人飞机第一人、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广誉远董事长郭家学等。


-END-

策划/皮皮海

版权所属海尔集团,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错过的往期干货#

海尔集团春季校园人才校招启动 | 是心动的感觉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社招启动 | 看了这么久,要来工作吗?

疫情期间家中杀菌怎么做?知道这几点很重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