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六幅过亿,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纪录,他是画坛鲁迅

吴冠中(1919—2010年),笔名“荼”,江苏宜兴人。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他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中国画擅长山水、花卉、走兽,尤精于风景类题材。作品融汇中西,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用色大胆,线条流畅奔放,画风独特,别具一格。代表作品有《长城》、《狮子林》、《巫峡魂》、《高昌遗址》、《春雪》、《交河故城》、《荷花(一)》等。


吴冠中(1919—2010年)

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第一名,进入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院,师从苏弗尔皮教授学油画,醉心于梵高、高更、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画派。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他毅然回到祖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法国政府授予其“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

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2016年4月4日晚,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在香港君悦酒店举槌,共推出146件拍品。其中,封面拍品吴冠中《周庄》以估价待询的形式上拍,起拍价为1.38亿港元,直接加价到1.5亿港元,最终以2亿港元落槌,2.36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吴冠中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纪录。

No.1 《周庄》油画1997作,成交价:2.36亿港元,2016年保利香港

在当代中国画坛,吴冠中堪称是一位十分复杂且颇具影响力的画家。在艺术上,他敢于创新,他独创的“彩墨画”独树一帜;同时,他也是“市场明星”,他的画作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此外,他更是一位“热点人物”,他总是直言不讳,每每引发激烈争议。

1992年,吴冠中写下不足千字的《笔墨等于零》一文,1998年的油画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展览的学术讨论会上,老画家张仃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对“笔墨等于零”论提出公开批评,于是形成张吴之争,由于两位老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即引起反响,开始了广泛的论辩。

吴冠中将笔墨理解成绘画的技巧,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张仃则认为,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争论持续好几年,美术界众多画家、理论家纷纷参与。笔墨价值之争不仅在香港、台湾引起反响,还波及海外华人文化圈,此次争论是关于笔墨历次争论中规模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一次。


《长江万里图》油画1974作,成交价:1.495亿元人民币,2011年北京艺融


吴冠中先生说他平生最崇拜三个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梵高,一个是他太太。鲁迅给他思想,梵高给他艺术的革命性,他夫人保证了他的后勤。他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实际上是艺术家的极端之言,为了强调美术家也应该具有思想的重要性。有个性的艺术家会下很多断语,千万不要一再地抠字眼,他就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因此才把话说得绝对,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吴先生不是这么说,人们能记住吗?比如吴先生说:“画家也要读文学啊!文学很重要啊!”说完,大家就忘了。他一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全都记住了。他还说“笔墨等于零”,也是为了强调,他怎么不知道笔墨不等于零呢?这是一句极端的话,不能拿字眼来抠,因为伟大的美术作品同样是不可比拟的。

吴冠中水墨画《狮子林》以逾1.4亿元价格成交,创下其中国画最高价纪录。

《狮子林》中国画 成交价:1.4375亿元 2019.6.3中国嘉德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所前所长、著名评论家水天中,回忆了吴冠中最后一次去他家的情景。“当时我接到清华美院院办来的电话,说吴先生要来拜访我。我很惊讶,就说还是我去看他老人家吧。院办的人说,吴先生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他执意要自己独自前去。”原来,吴冠中听说水天中因撰写评论吴冠中的文章而受到牵累,心中很是放不下所以执意亲自上门看望。“那次我们还谈了要出版一本评论集,吴先生特意强调要把带批评性观点的文章也加上。”可以告慰吴先生的是,这本评论集已经于当年1月出版。


《双燕》油画1994作,成交价:1.127亿元人民币,2018年北京保利

评论家邓平祥回忆了20多年前陪同吴冠中在湖南写生的日子。他认为,吴冠中是一位富贵而守清贫的艺术家。他对于艺术有着宗教式的虔诚和献身精神。吴先生的作品拍价上千万,但他还守着一份清贫,有一次去方庄他家时,看了很心酸,画室很小,也就9平方米,没有大的画案,大画只能直接在地上画,却画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创造出如此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可以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研究吴冠中。

《荷花(一)》油画1974作,成交价:1.3亿港元,2019年香港苏富比


从1982年起就从事吴冠中研究的评论家贾方舟,回忆起与吴先生的”约定”感到万分遗憾。有一次,他和吴先生谈起,打算出一本“吴冠中研究”的书,书名就叫做“此岸彼岸”。吴冠中当时欣然同意,不久后贾方舟到吴先生家中拜访,发现他已经设计好了写有“此岸彼岸”字样的封面,贾方舟心里非常感动。他伤感地说:“没能让吴先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本书的出版,这是我最遗憾的一件事。”最令人震撼的话:“我将仍奋力攀向我将跌死的高点”

贾方舟一直珍藏着吴先生给他写的十几封信,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封是1991年2月1日吴冠中写给他的:“我来日无多,我将仍奋力攀向我将跌死的高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感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孤独的人,他厌恶世俗的吹捧,对市场的炒作深恶痛绝。他是一位非常真诚的艺术家,对物质没有任何欲望,直到最后依然过着非常简朴的平民生活。


《荷塘》国画1997作,成交价:1.062亿港元,2019年保利香港


中央美院教授、评论家殷双喜认为,艺术家应该有献身精神,吴冠中是一位人民的艺术家,他是艺术界最敢讲真话的思想者。

侧重于当代前卫艺术评论的扬卫认为,有些年轻艺术家对吴冠中观点的理解有偏见,有误解。吴冠中所坚持的“艺术的审美”“艺术的本体”“绘画本身的魅力”,是很有价值的。是站在中国文化高地上的一种守望。吴先生从正面的角度关注中国人审美素质的提高,这是艺术家的责任。


《秋槿故居》油画2002作,成交价:7475万元人民币,2011年北京保利


对吴冠中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的评价,是艺术家身后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对此,与会评论家也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水天中认为,吴冠中对中国二十世纪的美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是不可替代的。

《漓江新篁 》油画 成交价:7417.5万元人民币,2018年北京保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认为,吴先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中国现代艺术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代艺术就是强调“强化个性,简化形式”,个性是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生于1919年的吴冠中,曾自称是“五四”的同龄人。王鏞认为,吴先生敢讲真话的勇气是继承了“五四精神”,他非常推崇鲁迅,勇于批判民族的劣根性。他在美术界讲真话、见解深刻,是很少见的。他说,吴冠中是一位有艺术气质的画家,他的一些观点,听起来很极端,但分析起来很深刻,吴先生的理论是“深刻的片面”。他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未来艺术发展将起到作用,我们把他的精神遗产继承下来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木槿》油画1975作,成交价:6900万元人民币,2015北京保利


中国美术研究院专门从事外国美术研究的王端廷认为,吴冠中的艺术是借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火种,在中国的艺术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如果说林风眠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开拓者,那么吴冠中是集大成者。吴冠中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红梅》油画1973作,成交价:6684万港元,2015年香港苏富比


吴冠中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是2010年3月初在老友朱德群的回顾展上。他为老友展览带来贺词一首:“苦耕耘,90春秋。心,沉于艺海;光,照耀寰宇。”话由心生,这何尝不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和概括呢。

《竹海》布面油画 成交价:RMB 4370万 北京保利2016


莫言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有历史的眼光、历史的角度,最根本的是我们作为后人确实应该尊重前人私生活方面的一些隐秘,不要过多地解读,尤其不要丑化。我们作为后人应带着恭敬之心来研读作品,然后思考他们的作品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历史年代发挥巨大的作用,以及他们作品为什么还受到现代读者关注,是不是继续发挥有益的作用。

《交河故城》纸本设色 成交价:RMB 4070万 北京保利2007春季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