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的奥秘:给自己21天,形成一个全新的好习惯

作者:金字塔与飞轮

这是飞轮在头条发布的的第7篇原创图文

习惯形成的三个要素

一. 暗示,行为,奖赏的飞轮

还记得在小的时候,幼儿园里面的老师会发给我们小红花,以奖励我们在幼儿园里面的良好表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帮我塑造一个良好的习惯。

习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在查尔斯·都希格所著的《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形成习惯的一个飞轮模型,那就是暗示,行为和奖赏

习惯的飞轮模型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用一个声音去刺激小老鼠,让他开始行动,小老鼠会循着巧克力的味道,通过不断的探索来发现巧克力。经过反复练习,小老鼠就会形成习惯,探索的时间减少,同时行为也更加顺畅。

科学家们观察了小老鼠中大脑的活动,发现大脑的活动也从原来的高频活动转变为了低频活动。接下来,实验人员把巧克力移走,小老鼠的行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它还是习惯性的跑到了巧克力原来所在的位置。

《习惯的力量》中所提到的小老鼠习惯实验

习惯,其实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人类来说,光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消耗25%左右的基础代谢。如果保持长时间或者是高速的理性思考,那么大脑用所消耗的能量将会更多。

由于过多的大脑能量消耗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进一步对个体造成生存威胁。所以,自然界演化出了一套系统来帮助个体通过形成习惯从而减少身体的负担, 用来帮助个体更好的生存下去。这个系统就是神经髓鞘,关于髓鞘的进一步解释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青云奖作品如何将知识转换成经验,利用PDCA模型来打造知行合一的能力

二. 三要素详解

1.暗示

暗示其实无处不在,最擅长运用暗示技巧的,就是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一旦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去购买钻石的冲动。这就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用钻石来形容高贵,奢华,典雅。因此,一颗永流传这词一出来,就勾起了人们的欲望,而通过满足这种欲望,大脑会产生多巴胺,从而得到满足和奖赏的快觉。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任何一种能够勾起人们欲望的词语,声音,想法,都可以被称为暗示。我们现在每天都被各种暗示所包围着,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大环境,只能尽量改变自己以求不被这些暗示所左右。

2.行为

这里的行为,就是表现出来的习惯行为。当我们得到了暗示而产生欲望的诉求,大脑中就会马上浮现起,上一次这个欲望是如何被满足的。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大脑的指令能够快速的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行为就这么产生了。

满足欲望的习惯

通过特定的行为,来满足暗示的需求,大脑就会给与自己奖励,这也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一种生存能力。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个体能以一种相对低能耗的状态生存下去。因为求存,是生物的一种本质需求。

3.奖励

打王者荣耀和读《逻辑学》这两件事,那一个更有可能会被大脑认为是奖励呢?答案是王者荣耀,因为王者荣耀5分钟内就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给大脑带来快乐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奖赏。

父亲和儿子在手机上玩游戏

而读《逻辑学》有没有可能带来快乐呢?短期内很难,但是当读懂逻辑学并学以致用后会发现很多灵光闪现的顿悟时刻,同样也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带来快感,那么,这时候大脑才会认为读《逻辑学》也是 一种奖励。

顿悟时刻产生的快乐

所以,改变习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如何获得适当的奖励

习惯可以被合理的方法所改变

一. 通过调整暗示和奖励,并利用飞轮模型来改变你的习惯

其实,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简单,只要定义好暗示和奖赏的方式,并遵循下面这个飞轮模型,就可以了

习惯是如何被改变的

当调整好暗示和奖励以后,在保持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情况下,刻意去改变一种行为,就能够改变习惯。

1. 将外部的暗示转变为内在的暗示

将亮闪闪的钻石,换成自己内心的感受,问一下自己,我真的需要它么?这样可以避免外部感官的刺激来激活习惯回路。从而达到控制习惯的目的。同时利用自己设计的一种专属的特定暗示模式,来进行习惯的控制。比如,掷色子,丢硬币,深吸一口气。

自我暗示

2.利用短期的奖赏来鼓励可以获得长期奖赏的行为

利用一些短期的奖赏来锻炼获得长期奖赏的行为。还是以《逻辑学》和王者荣耀为例。为了得到奖赏多巴胺,我们可以将打30分钟王者荣耀的行为替换成学习30分钟《逻辑学》,然后把5分钟的王者荣耀作为学习《逻辑学》的奖励。然后进一步用灵光闪现带来的快乐来替换王者荣耀,并最终将王者荣耀从习惯回路中剔除。

也许有人会说,逻辑学太难了,学很久我也学不会,无法带来灵光闪现的快乐。那么,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人们真正学会一种技能,需要多久。

二. 21天,可以基本掌握一个新的技能从而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你的习惯

是的,你没有看错,21天,我们的身体就能掌握一个新的技能。不过,想要在21天内掌握一个技能,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

1. 首先,克服心中对新知识的恐惧

很多人不愿意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其原因并不是智商因素,而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因为害怕自己学不会而浪费时间,或者觉得太难了而因此止步不前。形成这样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因为从小被老师,家长说不聪明,因此对知识的获取产生了抵抗的心理。有些可能是有过痛苦学习的经历,比如枯燥无味教材,缺乏老师的指引等。

其实,这些心理因素,只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并取得一些成果,就会逐渐的减弱,甚至消失不见,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勇敢的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吧,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2. 其次,找到一个平台和环境

想要更好的迈出第一步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平台和环境,非常重要。想锻炼的话,最好是选择一个健身房或者公园;想学习的话,参加一个培训班;想做饭的话,一定要有厨房和炊具。有平台和环境的帮助,才能更容易找到第一次成功的感觉,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如果短期内实在找不到对应的平台,那么也可以自己搭建一个。比如,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一套全新的厨具,一套全新的健身器材等,不过把目标设低一些,然后再慢慢找适合自己的平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 最后,保持专注而有效的刻意练习

专注指的就是要把身心全部调动起来,刨除杂念来进行练习。把手机置于静音模式,排除外界的所有干扰。争取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从而得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锻炼结束之后,记得给自己奖赏,一顿美食,一部电影,利用多巴胺来平复自己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从而为下一次专注训练做准备。

三. 形成行为的飞轮模型

最后,我们把上述的三点归结为一个飞轮模型,这就是形成行为的飞轮。

将自己心中学习的欲望转化为一种引力,使飞轮转动起来,从而克服恐惧,寻找并利用平台,并进行专注的练习。只要21天,就能够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21天法则

为什么是21天呢?21天法则指的是一个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

它分为三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 1-7天的不习惯

在这个阶段中,因为人体对于新的习惯和老习惯之间还有冲突,旧习惯的神经回路会干扰新习惯的神经回路形成,因此,身体对新的行为会产生天然的抗拒与不适应。尤其是前三天,尤为强烈。这段时间需要坚定立场和信心,坚持习惯的改变,逼身体改变。

二. 第二阶段: 7-21天的诱惑

在这个阶段中,新习惯的神经通路已经基本打通,并开始形成神经髓鞘,但是旧习惯的神经回路依然还会保持比较敏感的状态,因此,身体对于旧习惯的诱惑,依然存在。这一个阶段需要重点注意自己的意志力,不要败给了旧习惯的诱惑。大部分减肥失败的案例都是输在了第二阶段。

三. 第三阶段: 21天之后的稳定

熬过了21天,神经髓鞘的生长也基本成型了,这时候的新习惯,就好似自己的好兄弟一样,如影随形。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将逐渐接受了这个习惯,它也就真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了。那么老习惯呢?它们其实还存在我们的身体内,只不过,我们现在就多了一条可以控制的习惯回路,而未来的人生,也因为多了一种行为,从而多了一份可能。

小结: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记住习惯三要素所形成的飞轮模型,就可以自我进化。

  1. 习惯形成的三要素:暗示,行为,奖赏
  2. 形成习惯的重点为找到合适的奖赏

通过掌握一门新技能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需要21天,把握住三个要素

  1. 克服心中对新知识的恐惧情绪
  2. 找到一个平台和环境
  3. 保持专注而有效的刻意练习

最后,注意21天法则中提到的三个阶段

  1. 1-7天的不习惯
  2. 7-21天的诱惑
  3. 21天之后的稳定

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利用21天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习惯,从而改变自己的未来。


金字塔与飞轮模型:

人们的思维网络形态类似金字塔,加上富含哲理的飞轮模型,可以形成一个拥有哲科思维的思考模式。利用这个思考模式,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提升职场能力。关注本头条号,带你做一个走心的职场人。

欢迎收藏和转发,谢谢品鉴,你们都是最棒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