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鸦片战争装备PK第一回:火枪


180年前,英国远征军不远万里跨越三洋、教训清国的那场战争,已然成为我们最深刻的近代史记忆。80万八旗绿营兵不敌千里迢迢而来的2万英兵,乍听起来似乎颇为震惊。然而,兵力多寡并非决定战争结果的关键因素,武器装备是这场战争甚为重要的一环。


英国挟工业革命之威打造的坚船利炮,曾给予清军雷霆般痛击。那么,英军是否果真对清军构成了降维打击?中英双方的武器装备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清军并非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与英军交战,而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清军也用火枪、火炮、火药,本质上与英国无异。不过,在火器质量上和使用效果上就差强人意了。


先来看清军在鸦片战争时用的火枪。


火绳枪兵勇 (出自《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


鸟枪,即当时清军所配备的单兵火器,它是一种前装滑膛火绳枪(火绳枪的改良版)。火绳枪这种火器中原王朝本没有,乃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军从日本倭寇那里缴获得来(倭寇的火绳枪由葡萄牙人传入)。明清战争时,清军又从明军那里偷学到了这门技术。鸟枪发射前,须从枪口装填火药,再塞入弹丸,以火绳为点火装置。


清军用的兵丁鸟枪由铁制成,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1至2发每分钟。单拎出来看,清军的鸟枪似乎也不赖,至少比大刀长矛先进得多,而且这鸟枪还是迭代更新版。


少年,你要真这么想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记住,清军的对手是当时全球首屈一指的霸权国——大英帝国。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又会造出怎样的火枪呢?


英军当时共装备了两种军用制式枪,一是伯克式(Barker)前装滑膛燧发枪。其点火装置为磨擦燧石。枪身长1.16米,口径为15.3毫米,弹丸重35克。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至3发每分钟。


燧发枪


一为布伦士威克式(Brunswick)前装滑膛击发枪 。点火装置为击发枪机撞击火帽。枪身长1.42米,口径为17.5毫米,弹丸重53克,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至4发每分钟。


击发枪


显然,英军初步跨进了火器时代,而清军只是踏进热兵器门槛。


与英军两种制式枪对比,鸟枪枪身过长、弹丸过重、射程过短、射速过慢、点火装置过于out了。枪身过长,装填弹药和射击均不方便(2米长枪谁用谁知道有多糟心),安装刺刀也不方便;点火装置依然是火绳,一遇风雨基本歇菜。而弹丸过重、射程过短、射速过慢,每一个都是致命硬伤,在英军的燧发枪和击发枪面前,鸟枪只能是摆设。


再则,得益于工业革命,英国冶炼技术的进步,其制式枪是工业级水准,按标准工艺制成;而清军的鸟枪仍然是手工匠人锻造,枪壁厚薄不均,弹丸也难以达到制式统一,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鸟枪的使用效果。


更悲催的是,就是这样的鸟枪,清军也不能人手一杆,经常是配合大刀长矛使用。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鸟枪数量不足,各地又上马赶制了一批,结果质量低劣得不行,竟不如100多年前康乾时期留下的鸟枪好使。


可以看出,当清军面对大规模手持先进枪械的英军时,手握鸟枪的他们也只得无能为力。敌人未见时,鸟枪乱放一通,敌军还未靠近清兵早已作鸟兽散在鸦片战争期间并不鲜见。诚然,大清从上到下,经济、政治、军事腐败透顶,混口饭吃的兵丁恐怕没几人愿意搏命护国(当时民族主义观念还未盛行)。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的落后,使清军想搏命也得掂量下:咱这是不是给“英夷”白送人头?因此,清军与英军接战常常是一触即溃,不过也有勇猛作战的。



火枪只是清军与英军武器装备的一部分,在鸦片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其实是火炮。清军与英军火炮的差距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期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