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一半,有学生发热,怎么办?厦门举行学校应急演练!要不要戴口罩,也定了

先来说说开学准备。

厦门市领导调研开学准备情况

今天出版的《厦门日报》报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市长庄稼汉调研我市部分学校开学准备工作,强调要严格落实学校防控工作“两案八制”,全面做好开学前后校园工作,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落实人员摸排、体温检测、消毒通风、间隔就餐等预防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健康,教育教学平稳运行,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校园稳定。

报道说,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前往厦门医学院、厦门一中、厦门六中、集美中学、松柏中学、湖里实验中学,一一察看了体温监测卡点、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医务室等重点区域,详细询问防控工作流程和举措。

学校准备得如何?

报道说,各所学校为迎接开学作了充分准备——

  • 厦门医学院已对学生错峰返校、晨午检测、分散就餐等进行细致部署,并设置了首批34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房,应对突发状况,降低传播风险;
  • 厦门一中入校采用人脸识别的无接触体温检测;
  • 松柏中学设置了清晰显眼的人员分流标志;
  • 厦门六中设置了“分流教室”保证学生自习和用餐时有足够的安全间距;
  • 湖里实验中学爱心家长踊跃参与学校疫情防控,集美中学适当减少宿舍居住人数。

市领导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学工作,按照全省统一安排的时间,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推进教学工作。

市领导还要求,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各项防控措施的指导检查,指导学校设立临时隔离室,加强学校医务室的规范管理,切实保障防疫物资,对学校所需的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要优先保障。


再来说说戴口罩的事

学校开学后,

在教室里的学生要戴口罩,

这应该是确定了!

3月1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其中,把师生列入“特定场所人员”。具体是这样规定的:

特定场所人员

↓↓↓

01

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

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02

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

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回到今天主题。不管什么时候开学,但是,高三开学应该在望了。

一直以来,对于开学,大多数父母既怕它来,又怕它不来。他们最大担心是:万一同学中有人感染上新冠肺炎,怎么办?


厦门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培训

昨天,厦门市教育局通过视频,对全市学校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培训。

上周,市教育受理中心、思明区教育局、思明区疾控中心等联合在松柏小学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模拟学校开学后,遇到上课一半,班级突然有学生发烧了,怎么办?

市教育局体卫处处长洪建军说,这一演练是要为其它学校提供教科书式的应急指南。演练被制作成视频。

昨天下午,市教育局邀请思明区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主任医师阮菁如介绍了学校应急组织体系的建设,并播放应急演练视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分管领导、校医等通过视频收看。

几个要点:

每个学校都要设隔离室

学校发现发热病例的一个原则是:拨打120!由救护车或专门车辆送至附近定点发热门诊。总之,先送再说。

如果班级有学生被发现发热,发热学生会马上被隔离,送去医院。班级的同学原地不动,如果遇到中午饭,会打包到教室,等待发热学生检测结果。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视频从早上上学开始模拟。


这样进学校

清晨,学生们背着书包上学。为了防止学生在校门口聚集,学生将错峰上学,即不同年级甚至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上学时间不同。

校门口设置晨午检区,用水马隔成几道(依据学校校门大小),旁边有3个开放式帐篷,它们是设立室外临时发热人员隔离区。

入校师生按照间隔1米以上,依通道引导自觉配合检测体温。

视频显示,除了测体温,学生要出示健康码。

当然,具体健康码要如何申请使用,看学校通知。招考君在这里也提醒学校:可能要考虑到家里没有打印机的小伙伴。

发现体温异常者时,这么办?

视频显示,有位学生被测出体温异常(超过37.3),她立刻被引旁边的隔离区。顺便说下,如果测出学生体温异常,额温枪要立刻消毒。

隔离区里穿着白大褂的校医让学生先坐下,休息一下,然后用水银温度计再量一遍。可能是太紧张了,视频里的学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后,体温是正常的。

如果体温不正常呢?大家可以看看下文中关于发热处置的内容。

每日晨检,这样检

视频显示,学生和老师上课均戴着口罩。

班主任或第一节课任老师要负责每日晨检工作。视频说,中小学可采用集体询问的方式进行晨检,即问他们有没有腹泻等不舒服的情况。

课上一半,学生发烧,这么办

视频显示,第三节下课后,五年级学生王小小突然趴在桌子上,学生报告了班主任(李老师),班主任老师用额温枪为其测体温,发现该生体温为37.5℃。

李老师马上把学生带到教室门口相对独立的区域,请她继续戴好口罩。李老师还立刻用电话联系了五年段指定的健康护送员张老师和校医曾医生。

健康护送员张老师穿戴二级防护马上赶到,随即通过设定的就诊通道将王小小带至固定隔离室。

在学校隔离室,曾校医又对发热学生进行二次体温测量,并问了她身体情况,最近去哪里,有没有接触什么外人之类。

第二次测量体温,孩子体温测量后还是高于37.3度,曾医生就得打电话报告校长,并打电话报告区疾控中心,还要拨打120。

接到电话后,校长要立即把学生发热情况报告区教育局。

学生这样送到定点发热门诊

根据规定,只要学生是发热,就必须拨打120,用救护车或是指定的车辆,将孩子送到附近定点发热门诊。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通知孩子家长赶到发热门诊。

班级学生怎么办?

发热同学的班级怎么办?

发热同学所在的班级学生只能原地不动,视频显示,班主任让所有学生进行手部清洗消毒,区疾控中心也派人过来,调查与发热学生有过接触的学生。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个班的学生只能呆在教室里,持续佩戴口罩,直至发热学生明确病因。

据了解,检测结果一般在三个小时之内会出来。如果王小小只是普通的发烧,那么,班级该干嘛还干嘛,但是,如果是疑似病例,那么,根据规定,要转移有密切接触的学生和老师到集中的隔离留观点开展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教室要消毒。

所以,这是要开学了吗?

在领导到学校检查开学准备工作,以及应急培训会举办后,一直有人这样问:是要开学了吗?

主管部门的回答是:学校也要先准备好,才能开啊。

从目前的消息看,高三开学会先摆上议事日程。

今天又有一个省确定开学日期,广西省高三初三年定于4月7日开学。

-----------------------------------------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蓝碧霞 蔡镇金 摄影:林铭鸿

编辑:蒋含 审核:蔡文演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