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汉武帝的一生,其实就是迷信的一生

  • 题/纵观汉武帝的一生,其实就是迷信的一生
  • 文/有疾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简介:

汉武帝在剥去他英明神武的外表之后,留下来的却是一颗迷信到病态的内心。纵观汉武帝的一生,其实就是迷信的一生。

汉武帝无数次在迷信的坑中跌倒,又无数次重归迷信。最终在他的晚年引爆了“巫蛊之祸”,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揭开历史的迷雾,让我们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让汉武帝变得如此迷信,面对接二连三的骗局还相信神仙之说。

(汉武帝剧照)

接二连三的骗局

汉武帝第一次信任的是名叫李少君的方士。这人本来很是穷困,可能研读过基本有关道术的书。在汉武帝招募天下懂道术的人,他就说:“我这里有吃了就能成仙的金丹秘方,并且我还在海上见过仙人安期生。”之类的话,然后就脱颖而出,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

于是汉武帝就开始按照李少君说的开始派人入海寻找安期生的踪迹,对李少君言听计从。

(汉武帝剧照)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神仙”一般的人物,竟然得病死了。但是汉武帝却根本不相信李少君会死,只是一个劲的说他是羽化成仙了。

如果说李少君只是一个开头的话,那么从第二位李少翁开始,汉武帝的迷信小火苗将会越烧越旺,最终殃及自身。

李少翁和李少君俩人没什么关系。李少翁能够得到信任,主要是有一次汉武帝的喜爱夫人去世了,这让他伤心不已。这个时候李少翁就投其所好,说自己能够沟通鬼神,把夫人的魂魄给召回来,让二人相见。

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然后李少翁就:

「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

其实这段的描述不就和现在的皮影戏是一个模子吗?

(汉武帝面对皮影戏,却深信那是他爱妻的魂魄)

但是汉武帝却坚信李少翁有“奇术”,将他封为文成将军,而且不把他当成臣属,用招待客人的礼节来对待李少翁。

但是,魔术这种东西时间久了总会慢慢穿帮,能够表演的就越来越少。过了一年多,李少翁的“法术”就不行了。但是李少翁还想赢得汉武帝的信任,就想了个法子,自己用丝巾写了一封书信,让牛吃到肚子里,然后告诉汉武帝。

「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

汉武帝一听,连忙让人把牛杀了,取出书信一看,上面写的东西十分怪异,看不懂。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李少翁的字迹吗?于是就把李少翁杀了。

(汉武帝剧照)

但是汉武帝选择将这件事情隐匿下来,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没过多久,汉武帝就开始后悔杀了李少翁,恰巧这个时候乐成侯丁义推荐了一个方士,名叫栾大。

这个栾大和李少翁是师兄弟。一见到汉武帝就说自己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神仙,自己有什么什么本事。然后话题一转,就说自己自己害怕也遭到李少翁一样的下场,不敢施展方术。

汉武帝却宽慰栾大说:

文成食马肝死耳。

李少翁是吃了马肝死的,不关我的事呀!

当时的汉武帝正为了黄河决口的事情发愁,于是病急乱投医,将希望寄托在了栾大的身上。

(汉武帝剧照)

于是汉武帝将栾大封为五利将军,后来觉得不妥当,又加封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和天道将军。赐给栾大为两千户的乐通侯。后来又看栾大单身,索性将自己寡居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解决了栾大的单身问题。

一时间栾大的名头使天下震动,燕赵之地的方士们无不弹冠相庆,都说自己有法术,能够找到神仙。

但是别看栾大这么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其实汉武帝暗地里还留了一个心眼。

在派栾大去泰山祭祀的时候,汉武帝就派人在后面悄悄跟着,眼瞅着栾大什么都没见着。但是栾大在回来的时候却报告汉武帝说自己见到了自己的神仙师父。

汉武帝就认为栾大的法术已经用完了,而且很多法术施展出来都没有啥效果。于是就把他杀了。

「而五利将军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上使人微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上乃诛五利」

虽然汉武帝三番四次被这些方士们欺骗,但是汉武帝的求仙、迷信的心思一点都没有衰退。到后来又重新方士公孙卿,不停地祭祀名山大川、修建工事。

吕思勉先生就曾说过:

「终武帝世,方士之所费,盖十倍于秦始皇,况又益之以事巡游、修宫室邪?」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汉武帝面对接二连三的骗局还坚定不移地去选择相信他们呢?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迷信的原因

1.迷信的传统

其实这要归结于先秦与秦汉时期整体的社会环境。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远不如现在,人们面对自然界中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就给它们安上了一层“神仙”的外衣。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又出来诸如阴阳家、道家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的方士集团。

而到了秦汉时期,当时的社会中弥漫着一股迷信的色彩。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中就曾经说两汉时期是:

「固仍一鬼神术数之世界也」,「秦汉人巫鬼之习,已可概见」

在汉朝天下初定的时候,巫和巫术甚至也成为了统治者维持稳定的必要手段,甚至还有专门的宫殿和职位来安置他们——“长安置祠祝官、女巫”。

在民间这种迷信色彩也很浓重。在汉文帝的时候有一次向边疆移民的活动,晁错就向汉文帝提议:

「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

(晁错剧照)

在汉武帝时期,这种情况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加强。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为观测天象的“日者”专门列了一个《日者列传》。

即使在在采纳董仲舒意见的时候,其中就有一条也是“天人感应”——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详,这也充满了迷信的色彩。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即使是汉武帝也不能冲破认知的藩篱,使得终其一生都对鬼神学说充满兴趣。



(董仲舒像)

2.汉武帝的成长经历

如果说前面所述的为汉武帝迷信的外因的话,那么就必然会有一个内因来使汉武帝沉迷于鬼神学说之中。

那就是汉武帝的个人成长经历。

汉武帝是一个活泼好动、固执己见并且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想要将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吸纳到自己手中的人。所以汉武帝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远享受自己的快乐生活。

所以当方士带着不老药的消息找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才能那么快的就接纳了他们的学说,并且不惜耗费巨资,甚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们为代价,让他们寻找不老药。

汉武帝从小生长的家庭也是其迷信鬼神的因素之一。

汉朝的皇帝们自不必说,在刘邦的时候“因秦太卜官”;文景之治的时候,占卜之风盛行。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就是一位深信占梦之说的人,在怀汉武帝的时候“梦日入其怀”,这在当时是吉兆的象征。

也为后来王夫人与窦太后联手,一起将刘彻扶上太子之位埋下了伏笔。

(窦太后剧照)

3.汉武帝神奇的病愈经历

对于汉武帝自身来说,一次病愈的经历加深了他对于方士、巫术的信任。

在公元前114年的时候,汉武帝生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

“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在这个时候有个叫发根的人就说在上郡有个巫医,能将神仙招下来治病。

汉武帝将这个巫医招到甘泉宫设置祭坛,到又一次发病的时候,这个巫医真的将神仙招下来了:

「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

这个神君说让汉武帝不要担心自己的病,症状轻一些的时候去甘泉宫与他会面,病自然就会好了。汉武帝听了这话,病竟然真的好了。

这一次的经历是汉武帝对于方士、巫术的信任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使自己三番五次受到欺骗,也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来面对神仙方术。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心够诚,就一定能够得到神仙的垂怜。

(汉武帝剧照)

结语

迷信神仙方术对于汉武帝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征大宛、淮南狱甚至三次巫蛊之祸等都与汉武帝迷信的思想脱不了关系。

但我们作为现代人,不应该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去评价古人,更应该根据时人时事结合大环境去看待历史,尤其是对待一些历史人物的行为更应该如此。

汉武帝固然迷信,但确是那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产物,汉武帝虽贵为天子,但也是一具凡躯,面对未知的事物他也需要有人来替他解释,但大臣们毕竟是儒家学士,并不是道家方士,所以在这些事物上的解释权自然就落在这些方士身上了。

由此可见,时代所产生的禁锢力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是位至君父也越不过藩篱啊!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汉武大帝》:一味软弱永无出头之日,对付欺凌只有硬刚

差点阴沟里翻船,汉武帝的灭朝之战就是一幕翻版的“宫斗剧”

蜀人思晋,成汉难“成”:上下离心的成汉政权亡国教训可谓深刻

南越国与汉朝的那些事:分分合合之后最终成为一家人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