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财报解读系列之中国平安—抄底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抄底

中国平安公布了2019年的财报。大家都知道,在2018年平安年报分析《关于中国平安年报的几点看法》的时候,老王(荔枝酱的合伙人)其实不是很看好平安。不是平安不好,一部分原因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另一部分原因是平安自身前几年快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导致现在的平安没以前那么好了。

我在《关于中国平安年报的几点看法》提到过,平安由于2015年到2018年之间代理人的高速扩张,导致平安的代理人质量(平均水平)持续下滑,从而导致费用率增高,产品性价比不高。规模的快速增大还让平安不得不卖的更贵来抵御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股东是安全的)。但是由于2015年至2018年众多原因,总体的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是在不断提升的,所以股价也在不断创新高。

2019年开始,平安代理人人数下跌,同时由于产品性价比较低,继续率开始下跌。当时我给出的判断是,代理人人数的下降会导致新业务增速放缓,继续率下降会导致续期业务增速放缓,在双重放缓的基础上,平安的业绩增速会放缓甚至下跌,导致股价上涨动力匮乏。很不幸被老王猜中了,从2020年一月的销售数据看,平安新业务和续期业务都降了,一月份数据可是2019年12月份谈的,那实惠还没疫情呢。

平安各月保费数据,老王整理

那么站在当下,现在平安的问题在哪?

1.代理人人数下降

平安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代理人下降。

对于以销售为主导的保险行业来说,代理人人数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保险属于长期性金融产品,专业度极强,外加21世纪初保险行业不专业的发展,造成“保险都是骗人的”心理壁垒,所以一般的保险销售,都是通过转介绍的方式来拓客。

2018年前后,恰逢90后大学毕业,许多90后或身边的朋友都有参加过保险培训,因此这些90后对保险并没有他们父母那一辈人那么抵触。再加上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以及90后爱探索的性格,一部分保险的销售从线下逐步转移至线上。目前这些转移至线上销售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短期保险(一年期的意外险、医疗险),而此类产品需要超高的性价比,众安在线就是在此基础上崛起的。

对于短期保险来说,投保人可以接受没有人服务。但是对于动辄10年20年的重疾险或理财险,保单十分复杂,投保人更需要人工讲解。人在交际中,存在150人交际定律,单个代理人服务的人数是有极限的,就算科技带来转介绍链式传播,在代理人下降的基础上,总客户群也不会大幅提高。

百度百科:150定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代理人人数为116.69万人,较2018年底141.74万人下降17.7%。

因此,平安想要保持原有业务量,一方面要开发原有客户的二次三次消费,另一方面要科技赋能代理人。平安也在积极做这两件事。

从下两张图可以看出,客户的人均合同数在不断增多。

科技也确实为代理人赋能了,但是无法弥补代理人大幅流失带来的影响。受代理人数量下滑影响,来自于传统渠道的新增客户同比下降17.5%至2167万人,来自于五大生态圈的新增客户数占总体新客户1490万人,占比40.7%。

因此,平安目前科技赋能还不能抵消代理人下降的影响,平安如果想要恢复原有的增长,必须要大量招人,并且将人员留存下来。

想要留存下代理人,就需要知道为什么代理人流失。

2.代理人流失的原因

平安代理人的数据基本上都在这张表里。

从代理人收入层面来看,代理人创造了更多新业务价值,但是收入并没有提高。这就意味着保险代理人卖了更多新业务价值率高的保险产品。从公司介绍来看,员工卖出了更多的定期寿险、疾病险、长期意外险。

和其他保险公司相比,平安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平安代理人卖产品更难卖;在自身内部相比,长期保障型产品天然的就比年金保险难卖,因为很多买理财的老年人不需要长期保障型产品,客户量自然就少很多。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平安代理人为了得到和原来一样的收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是平安员工大量流失的原因。

另外,在前天的公司业绩会上,公司高管明确表示目前公司的代理人人数远远不够,未来需要更多的代理人。

3.平安的问题能改么?

能改是能改,但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等。

为什么平安的代理人需要卖更多的长期保障型产品?继续卖理财不好么?其实这是行业问题。

134号文件以后,国家要求保险要姓“保”,打着保险旗号的理财险都需要变着花样绕过监管。这样就导致理财险的现金价值直接大打折扣,首返时间也越来越靠后。这样一来,理财险和货币基金完全没法比,如果代理人没有理财规划能力,单靠复利着一个卖点,是没办法卖出去的。你给我讲资产传承?身价不过亿不要提资产传承好嘛。

既然保险调结构是必然的,那么就必须优化产品,让平安的产品和市面上其他的产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这么做,一种方法是科技赋能,在新业务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各种费用率回馈客户;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强行降低新业务价值率。

如果强行降低新业务价值率来回馈客户,虽然是个立竿见影的好事,可以大幅提高平安产品的性价比,有利于代理人销售。但是新业务价值率的下跌势必会影响平安的盈利能力,如果因此导致平安在投资者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崩塌,股价会大幅下跌,平安自己就受不了。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平安这两年一直在提“科技+金融”了吧,这是他唯一的出路。可是平心而论,科技赋能是个慢过程。

4.继续率下降

在代理人人数下降的基础上,平安的新单承压,科技赋能也是个慢过程。平安后续的业绩只能靠续期来维稳。

可是年报显示平安的继续率依然在下降,续期也很难保住。19年半年报的时候,只是13个月保单继续率下降,到了年报,25个月继续率也开始下降。平安后续的续期保费可能要加速下跌了。

5.总结

平安的本质是没问题的,好行业好公司,并且公司还隐藏了些利润,不过前两年扩张带来的扩张病这两年显现了出来。所以说,财报出来后,平安股价并没有涨,反而跌了。

目前中国平安已经跌破了内含价值,但是我依然不会抄底。一方面,降息让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降低,前两年卖的越多,利差越大,损失越多。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不好,存在资产暴雷的可能性。

这个时间点,你会抄底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