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备考热点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编说丨近期,全国高中毕业班陆续开学,师生们从云端备考转战学校备考。今天(3月30日)起,本号将陆续为大家分享来自高三教师的学科智慧,也欢迎毕业班一线教师提供各科备考“锦囊”,帮助高考生在剩余时间做好复习。

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师、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阴江辉

背景材料

2013 年 3 月 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大基本问题。此次演讲全面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显著提升了这一理念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由倡议上升为共识,由理念转化为行动,在不确定的世界展示了强大的领导力、感召力、影响力。尤其是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时,中国驰援他国之所急,助他国之所需,为全球战疫注入了动力和正能量,为凝聚抗“疫”合力提供了中国经验,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共筑捍卫生命安全的防疫之墙,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考点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方面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上的内涵: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1、经济全球化。深刻体会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表现,明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必然性。"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的伟大实践。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最初只有60多个沿线国家表示愿意参与或支持。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2019年,已经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时只有57个创始会员国,截至2019年7月成员数量已达100个。

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尤其是疫情时期,中国没有闭关锁国,没有搞孤立拒交,而是与世界人民一道抗击疫情,并肩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不懈努力。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贸易金融部党支部积极响应总行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积极部署、迅速行动,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商贸资金服务力度,为贸易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同时也积极合作以增强贸易发展的外生动力。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和中国外贸不会因为一场疫病而停滞。开放、合作、创新的中国将会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二)从政治生活方面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的内涵: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1、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对话协商形式解争端、化分歧,在政治层面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国与国之间地位的平等性,注重维护弱国、小国的权利,坚持多边主义,开创大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交往新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外部环境。2017年9月,习近平出席国际刑警组织全体大会上指出,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中国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全面参与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国际和区域合作框架内的执法安全合作,创建了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建立了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中国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3、我国的外交政策。当前世界饱受霸权主义和强权之苦,众多中小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缺乏发言权,无从表达自身利益和诉求。同时,非传统安全风险在不断攀升,仅靠一国力量已经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国家之间平等协商、平等对话、平等相待,不搞对抗和结盟,而是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以超越传统的零和思维和强权逻辑,构建国际关系新模式。在处理各类非传统安全挑战时,则强调共享共建、普遍安全的理念,通过增进互信、加强协调、协商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安全、可持续安全。在对外政策的实践中,中国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提出不同的落实思路。

(三)从文化生活方面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上的内涵: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提出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要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古老与现代合作,本土与外来合作,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彰显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中汲取理论营养,认为在国际社会虽然存在多样文明、多种文化,但各国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可以多元共生、和平相处,从而实现优势共享、资源共享、发展共享。

2、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的坚持和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继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由中国再次提出的国际议题设置,倡导全人类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同振兴的主张,获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四)从生活与哲学方面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实世界面临的威胁,并不比想象中的世界危机轻松。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日益严峻。眼下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正演化为一场全球危机,威胁世界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冲击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版图。而谣言歧视和污名化的滋生,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的宣泄,更让团结精神蒙尘……危难关头,中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立足脚下,从实际出发克服自私狭隘的冲动,凝聚合力,携手抗“疫”,守护共同家园。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指导抗疫情。危难时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的唯一正确抉择。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会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分析世界发展。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大楼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结合中国哲学、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掌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遇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以来的发展,让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这一理念能够指导解决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全球性议题和深层次问题。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已逐渐超越国别和议题范畴,进入"全球治理新方案"和"国际关系新准则"层面。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这一理念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也为国际社会整体进步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认识到这一理念能够指导解决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全球性议题和深层次问题。

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命运共同体、创新平台等实践平台不断走深走实;在具体实践中,中国不仅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命运共同体等建设,还打造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国际机构、各类主场外交活动为代表的创新平台,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实践平台得以迅速落实推进。


延伸阅读:

阴江辉:高三政治备考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热点分析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商洛中学薛娥: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特级教师王金全:对高三历史二轮“线上复习”的建议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编辑:关中小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