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另眼再看秦汉两朝的对外扩张

  • 题/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另眼再看秦汉两朝的对外扩张
  • 文/玉衡,莫道少年无愁绪,世间皆醒我独醉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某种角度来讲,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就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也在一直强调统一的封建王朝下,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通过分析秦、汉两个朝代的对外扩张对国内的影响,进而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更加真实的认知。

(中国历史纪年表)

秦伐匈奴

秦国一直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自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以解决北方边患。

虽然对于秦朝来讲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内地百姓在兵役、徭役和赋税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后来天下百姓最终反叛,帝国瞬间分崩离析。

后人主父偃就曾这样描述这场战争:

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饟,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公元前214年-前212年秦朝疆域示意图)

从主父偃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秦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征调了全国的青壮年前往北方戍边,从而导致内地劳动力短缺,无人耕田,生产的粮食和布匹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而且中央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至边疆,“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高企的运粮成本也在侵蚀着秦朝的统治基础。总之,这场战争在秦朝国内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震荡。

故此可以看出,秦朝时期战争虽然在边疆,但是中央政府动员的确是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以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国家和百姓是无法长时间支撑这场“局部战争”的。最后“盖天下始畔秦也”。

(陈胜吴广起义吹起了反秦的号角)

汉武帝时期的拓边战争

汉武帝时期不断用兵于边疆,虽然极大的扩张了汉朝版图,但是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正常生活。

司马迁就评价道:

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集之。数岁道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费拟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

(汉武帝像)

“率十余钟致一石”,司马迁也同样提到了征讨西南夷时运粮成本高昂。而且边疆的战事也同样波及到内地,“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

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换句话说,整个四川的税赋还不足以支撑朝廷在西南夷地区的军事活动;

而朔方的战事本来与山东无关,当地人民却也被卷入其中,可见边疆用兵,内地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彼时大臣严安就对常年累月的对外战争看得比较透彻,他曾上书汉武帝说:

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濊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茏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也,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公元前89年汉朝疆域图)

这段文字里面,严安提到:汉武帝所发动的对外战争,乃是“人臣之利”,而不是“天下之长策”。

以当代人的观点来看,汉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关切点与百姓的关注领域往往是不一致的,彼时的边疆征战更多的是为了巩固其政权统治、打击外部入侵、维护国家权威。

但是长期的对外征讨并不是统治国家的长久之策,战争并没有给内地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反而严重影响了国内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内地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离心倾向。

(汉武帝北征匈奴示意图)

统一王朝的离心因素

1、愿意做诸侯之民、不愿做天子之民:

秦、汉两朝的对外战争,对于社会财富和人口的消耗非常巨大,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国家疆域虽然得到了扩张,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服役的路程也越来越遥远,且当时百姓服役还要自己准备钱粮衣物等,所以百姓对朝廷发动的战争没什么好感。

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就注意到:

“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苦属汉而欲得王至甚”。

兵役和徭役苦不堪言,异地百姓承受着众多与自己无关的义务,疆域不断扩张、对外战事愈发频繁,履行这些义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彼时的民众很怀念当初的诸侯时代而不愿意做汉朝的臣民。

(西汉初的七国之乱)

2、边境郡守权力的膨胀:

自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郡守就承担着管理地方、沟通中央的重要角色。汉朝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同样采取设置郡守的方式来管理,我们姑且称之为边境郡守,与内地郡守不同,由于负有抵御外敌、对外发兵的职责,所以边境郡守往往权力更大,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大臣严安对于这一点分析得很透彻:

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旁胁诸侯,非公室之利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万世之变,则不可称讳也。

严安的忧虑不可谓没有道理。边境郡守管辖的地方大多都是关隘险峻之地,易守难攻;而且拥有数量不菲的军队和武器,天高皇帝远,简直可以称为“土皇帝”。据此,统一的中央王朝是不允许他们过度膨胀的。

若国家实力尚存,中央控制力足够强大,还能有效管理边境郡守。但如果中原内部发生战乱或者反叛活动,中央政府无暇顾及边境地区时,边境郡守就会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从两汉之际和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中,足以证明边境郡守的确可以发展为一种威胁国家统一的离心因素。

(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

3、两种离心因素,互相影响,互为诱因:

中央连年对外征战,内地百姓负担繁重,不愿履行与当地无关的义务,故此百姓对朝廷多有不满,而当中央实力渐微,无暇顾及各地郡守尤其是边境郡守时,地方郡守又可利用当地民心顺势割据为王;而郡守拥兵自重后,反过来还可以安抚属地百姓,缓解矛盾,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割据形势。

结语

秦汉时期的对外扩张,历史大多给予的是正面积极的评价:两个朝代在我国版图轮廓、民族融合以及政治文化制度形成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但是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对外军事活动带来的还有逐渐高涨的民愤、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据,而这些都对以后王朝分裂和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秦为何连续六朝,代代明君?难道真的是运气好吗?

秦孝公给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却成为了商鞅的催命符

差点阴沟里翻船,汉武帝的灭朝之战就是一幕翻版的“宫斗剧”

《汉武大帝》:一味软弱永无出头之日,对付欺凌只有硬刚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