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怎么给家庭搭建完整的保护伞(二)

最近应邀做了一次分享。

主要聊了聊:

在不确定的风险面前,如何给家庭搭建起比较完整的保护伞

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节选3.31日的分享,共分为4个主题:

  • 对于哪些家庭来说,重疾险是必不可少的?
  • 3个步骤,判断你的家庭保障是否完备?
  • 香港和内地保险,从理赔、责任、价格上到底有哪些差异?
  • 从理赔和疾病发病率来看,什么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昨天,我们聊了前两个话题

今天我们接着后面两个继续。

3、 香港和内地保险,从理赔、责任、价格上道理有哪些差异

说到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找到我咨询的大部分人总会有这个观点:

听说香港重疾保险 “比内地保险好,而且便宜。”

但细问一下,好在哪里?便宜多少?

答不上来了。

之前在港真,你真的了解港险吗?

聊过关于港险的问题。

今天我来给大家系统回答一下。

1)重疾险产品形态

「重症责任」

香港的重疾险重症通常只赔1次,癌症、心脏病和中风支持多次赔付。

内地重疾险通常重症是多次赔付,有分组多次赔的,也有不分组多次赔付的。

这两年的主流产品还可以支持癌症2次赔。

甚至有些产品还可以支持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癌症都三次赔付。

比如之前聊的心中爱久久,一款啥都能赔的巨无霸重疾险

「轻症是否占用主险保额」

香港重疾险,轻症会占用重疾保额,假如一个人得两次轻症,就会用掉40%重疾保额。

下一次再罹患重疾,不好意思得扣除掉这40%已经赔付的钱。

而内地重疾,主流产品都是轻中症一般按照45%-60%的保额来赔付,轻症赔付比例是香港的2倍。

赔付额度多、次数多,而且还不占用重疾保额。

「豁免责任」

豁免责任两地差异也不小。

香港的重疾,是没有无豁免责任,通过只能豁免12个月的保费。

内地的重疾,中症、轻症均带豁免,也就是如果先罹患了轻症、或者是中症,对应赔付过后。

后面的保费不用再交了,但是没有赔付的保障责任继续有效。

后续如果罹患重疾,照样赔原来的保额,不会把已赔付的金额减掉。

「甲状腺癌」

香港,轻度甲状腺癌为轻症,赔付20%额度

内地,轻度甲状腺癌为重症

当然最近也看到新闻即将会调整重大疾病定义,后续内地的重症极大可能会将轻度甲状腺癌踢出去。

但这对之前买的朋友不受影响,还是以你当时的合同为准。

「保额分红」

香港是保额分红,但保底收益比较低,而且分红结算收益不确定。

内地重疾险不会直接分红,但是有额外赔付功能。

比如现在很多产品是60岁之前罹患重疾,额外赔付保额的6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相的增加保额。

「价格和费用」

香港,30岁男性,20年缴费,50万保额,12538港币

内地,30岁男性,20年缴费,50万保额 10115人民币

但如果是选择单次赔付,价格会更低一些。

所以,整体来说,内地的重疾险其实是要比香港的便宜一些。

「监管」

香港保险业监管以自律监管为主,采取的是偿一代制度,准入门槛也较低,1000万港元即可注册。

内地这边是以法律监管为主,有保险法、二代偿付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另外准入门槛非常高,人民币2亿起。而且银保监会批也不仅仅看资金和背景。

「理赔标准」

内地是有时效要求,30天必须出核陪结果,10天必须支付保险金。

但是在香港那边,是没有时限要求的。

可能有一些复杂的案例,可能赔了半年都没赔付下来。

尤其是早期的,保险公司要话很长的时间去调查。

另外香港的理赔,要比内地这边的理赔严苛的多。

如果出现纠纷,需要去香港打官司,那么费用是非常高昂的。

感兴趣可以搜搜“香港保险“海港城”事件”

另外外汇管制,每人每年就5万换汇额度,所以罹患重疾拿到赔付的时效性来说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理赔金额较大,也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全额兑换成人民币。

但是买重大疾病主要的出发点还是解决得病治病的钱。

综上,其实从责任上还有价格上。

两地产品各有差异和优势。

单从价格和责任来说,内地重疾险这两年创新力度更强,更有吸引力。

4、 从理赔和疾病发病率,什么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说到重疾险应该关注什么,不得不吐一句真言。

外行总喜欢拉个表格对比疾病数量。

内行人,其实看的是得病概率。

关注的是:

哪些责任“最值”,

哪些责任是拿来“凑数”的。

比如说埃博拉病毒、疯牛病,这些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并不高。

先来看看年泰康人寿的理赔数据:

  • 恶性肿瘤仍然是理赔占比最高的:

总理赔占比高达77.82%,其中女性高达83%。另外2019年理赔数据显示重疾理赔集中在41-50岁。且从近3年来,31-40岁的重疾理赔占逐年升高。

  • 除了恶性肿瘤以外,理赔占比排名第二、三大高发重疾,比如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等。
  • 男女高发癌症有差异:由于身体构造不同,男女高发癌症也略有区别。因此选择产品的时候可以各有侧重,组合方式会更好。

所以,对于重疾险我们需要优先关注重症的责任。

而在重症责任里面,最应该关注的高发疾病分组是不是合理。支持多次赔付的产品,癌症有没有单独分组。

可不可以支持癌症、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这理赔占比高达85%以上的最高发3类疾病的多次赔付。

癌症的二次赔付间隔期是不是足够短,是不是限制条件少,复发、转移、新增、没治好都可以赔付。

责任好的产品。

这三类最高发疾病的都可以支持多次赔付,而且限制条件还少。

最后,为了方便理解。

我简单把现目前市面上重疾险产品总结为3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姑且叫做「传统型」

这一类就是属于比较早期,产品创新力度相对差一点,通常是普通消费者常听到的那一类公司产品。

传统型重疾有以下几个特点:

重症只赔1次,没有中症,轻症的赔付比例很低,一般为20%。

多次赔付、豁免责任、癌症二次赔付主险里面没有,可以花钱单独附加。

但附加之后,重症分组责任仍然有欠缺,比如把最高发的癌症、重大器官移植和终末期肾病放到一组,变相降低了二次赔付的概率。

捆绑其他产品,比如两全险或者终身寿险。

价格通常不低,以30岁男性,买50万保额为例,不附加癌症二次赔付和多次赔付的责任基础上,保费高达1.8万元。

第二类是以网络上销售的重疾险为主。

重症是单次赔付,含有中、轻症责任,赔付比例较高。

主险自带豁免责任,癌症二次赔付有些需要附加。

不带身故责任。

没有其他捆绑产品。

总保费以30岁男性,买50万保额,附加了癌症二次赔付,一年保费是7000元。

第三类属于责任比较全面,现在市场更为主流的多次赔付产品形态。

重症支持多次赔付,有分组多次赔付的,也有不分组多次赔付的。

主险自带癌症二次赔付,甚至有些产品, 比如之前聊到的「信泰心中爱久久」

还支持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的多次赔付。

主险自带中、轻症责任,且赔付比例高。

自带豁免责任、身故责任。

没有其他捆绑产品。

显然,如何是追求性价比和责任。

第一类产品是不太推荐的。

那么在服务的这么多家庭里,通常采取第二类和第三类产品组合的情况比较多。

这样就可以在压低预算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保额。

最后,关于重疾险配置。

品牌宣传和曝光其实并不重要,最关键是要回归你的需求本身;结合你的健康情况以及预算承受能力评估你的综合风险缺口。

关注条款和合同本身,保额做足,家庭成员保额分配做到科学和兼顾;该升级就及时升级;

健康保险做足了有养老、孩子教育需求的可以根据需求考虑年金、终身寿险的升级和配置。

总之保险不是一锤子买卖,后面很重要的一块是服务本身。

回顾分享上半场:

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怎么给家庭搭建完整的保护伞(一)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点个在看再走哦~

今天周五,有个好心情

更多保险干货和案例知识,讲给你听~

相关阅读:

到底要有多少,你才敢放心地变老?

三口之家保险怎么买,看完这篇基本差不多了

200万重疾保额,到底够不够?

作者Kris:

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

阅读更多,关注公众号:「番茄保」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