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猪”事件的一些衍生思考


素材来自于网络

20200425
星期六
阴有小雨

我也是蛮无聊的,在六个小时的网课后,把今天日记的落脚点放到了娱乐事件上。


“罗小猪”[1]事件发酵了许久,每一次有关联的言论(尤其是明星之间的),无一例外,都喜登微博热搜。今天的热搜,跟我一直蛮喜欢的Hebe有关。喧嚣缘起于Hebe在Facebook上转发了心理咨询师邓惠文[2]发表的一段评论,我从脸书上截了下来,供各位看官先行阅读:

这个简单的转发,引发了多大的多米诺效应,请各位看官自行微博,便知一二。

说实话,对于这样一段话的过度解读,让我略感始料未及。虽然措辞上的确有不当的地方,但在我看来,其实当事的两人,并非是完全针对周某某的行为稳妥与否的评判,她们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媒体圈的过度关注,以及讨论所谓社会公知的道德评判现象衍生出的社会负面效应。

这其实衍生出来几个可讨论的问题:

  1. 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他人是否有权予以曝露?
  2. 大众的舆论场,是否有权利对其道德审判甚至于言论霸凌?
  3. 媒体的过度关注与引导,会否对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看情况。这是个程度判断的问题,如果两个普通人吵架,互相污言秽语辱骂了对方,这种情况,因为社会波及面太窄,以私人的方式解决必然最有效。但如果换成是公众人物,甚至是全民偶像,在一些私人场合做出违反公众利益的事情或发出相关的言论,即便没有到达违法的程度,这种行为毋庸置疑是需要被揭露,比如曾经的“毕某某”。最复杂的,其实是关于私生活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公众人物与私生活的对立矛盾尤为激烈。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对于社会认知和社会价值判断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体多面,必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质疑。只不过涉及到其私生活,就有必要讨论是否将其上升为社会事件。

简单来看,这一样也是一种相对程度的判断,究竟这种“不堪”的行为的程度如何,以及对于社会的影响面究竟有多大?如果是诸如移情别恋这样的或许可大可小、社会影响面极其有限的私人事件,理性地以私人或者诉诸法律的方式解决,是社会影响以及对彼此伤害最小的方式。但如果私人事件有较广的社会影响面,且有可能存在衍生的其他社会危害的时候,理性的依托事实基础的曝露,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这次事件,通过当事人罗的回应,基本已经石锤了其“极其不雅”的个人行为,且这种行为出现了大面积的重复性。仅就事实而言,这其实已经不止是对于周小姐的个人伤害的问题,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了很多的不堪的社会现象,亦关乎道德认知与价值取向。所以,这是一个可被曝露的事件。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要拆分为几方面来分析。作为大众的舆论场,既然对社会人士进行道德监督,当然也有权利对其进行道德判断,毕竟“道德”二字始终是基于普罗大众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作为行为的主体人,做出对应的行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我们需要警觉的是,这种判断是否真的代表了社会层面的大多数,这种判断是基于自我的理性认知还是媒体的夸张引导。而这一点,恐怕就是很多人争执不下的最大问题。不得不说,网络世界的主要参与者,仍然是年轻人为主。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所有观点性输出,绝大多数都是40岁甚至30岁以下的“年轻”人士,对于这个人群(当然包括我在内)是否真正代表了大众的“道德”立场,我觉得这一点值得警惕,需要打个问号。其次,现今的网络世界,是言论自由的最大载体,但同时也是不当言论的发酵池,媒体的不当引导,非常容易使社会的舆论风向发生质的变化。

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已经鲜少有人关注消息传播的客观性以及确凿度了,“听风就是雨”在这个时代里,显得尤为生动。但“全民自媒体”即代表了“全民逐利”,所有的那些营销号、僵尸粉的背后都是赤裸裸的流量生意,但显然,这迎合了太多人的胃口。实际上,太多的社会事件里,真正关注于事件的真实性以及社会影响的人异常之少,人们总是抱着猎奇的心理、看热闹的心态,“肆意挥洒笔墨”、“指点江山”。就比如Hebe后来在微博的解释内容下,点赞排名第二的一句脏字,出自于名为“演员林某某”评论,后来在评论的列表里又看到了“演员古***”等等,我一开始以为是些藉藉无名的小演员,但点开主页后才发现,里面的个人介绍、微博内容、发博时间全部一模一样,除了照片和名字有所差别。这些营销账号,对于媒介传播的影响,既显而易见又不得而知。

当然,网络暴力和言语霸凌并不应该存在于真正理性的公知身上,只是这一点,是现在最让人无可奈何以及遗憾的地方。有人曾说”记者的笔是一把刀“,可网络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把”杀人“的刀,我们只能希望,大多数的人能保持一份冷静和理性的心态,慎用且不滥用这个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加锐利的武器。


第三个问题,其实真的是一件值得让人思考的地方。首先一点,大众的媒体资源,是否应如此集中地聚焦于这样一个”不良“事件里被消耗?其次,大众媒介对于某些事件的”道德立场“判断,是否正当确凿,是否会引导青少年进行倾向性地价值判断和主动地道德评判,而忽略理性认知、减少客观真实考证甚至损害法制建设?这是个挺大的命题,因为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无论选择正反两面,都有确凿的事实作为依据支撑其观点。

对于这样”不良“事件的媒体资源消耗,既需要考虑这种消耗的性质,还要估计不同性质背后对于社会传播影响的比率。所谓性质的区分,是基于媒体本身的立场出发,是客观描述事实的真相、挖掘背后的社会因素,还是只是以娱乐的心态消费大众认知,这是两个异常普遍但却截然不同的概念。而对于社会价值判断以及未来年轻人的认知导向的影响,则源于社会对于这两种”消耗“性质的舆论资源分配,前者自然正面意义更多,而后者恐怕负面导向更重。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在与纸媒时代是完全不同的舆论格局。纸媒时代的言论发表门槛很高,严肃是媒体主流的颜色;而现在言论的释放不存在任何门槛,娱乐与营销才是这个时代基本的色调,理性的声音虽然有,但少数人终究无法翻覆已存在的大的浪潮。

我们只希望,即便如此,也能有更多的公知们,能保有更多理性、多元的思考,谨慎地对世界发出每一份声音。


[1] 方便起见,使用艺名代替。

[2] 国际分析心理学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Jungian analyst),台湾精神科专科医师。(来源: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鄧惠文)


▲END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Panda Ponders

往期「墨城日记」推荐:

墨城日记㉔ | 疫情生活的“颜色”表达
墨城日记⑲ | 做这件事前,请先想想自己背后的民族所要背负的代价
墨城日记⑱ | 我们人类的表达,只有主观,莫论真实
墨城日记⑬ | 冷静对待文化传播,民族自信需要包罗万象的中国声音(阅读此文请移步公众号:Panda Ponders)

澳洲疫情日记

COVID-19澳洲确诊情况(截止至2020年4月25日3:00pm ):

澳大利亚全境新增20例,合计6,695例;维多利亚州新增3例,合计1,346例。

数据源:Department of Health, Australian Government

举报
评论 0